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学习宏观经济学之前,了解该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特点是十分必要的。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有其特殊性,下面我们就简要介绍一下宏观经济学中主要的研究方法。
一、总量分析法
总量是反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状态的经济变量。一是个量的总和。例如,国民收入是构成整个经济各单位新创造价值的总和,总投资是全社会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的总和,总消费是参与经济活动各单位消费的总和。二是平均量或比例量。例如,价格水平是各种产品与劳务相对于基期而言的平均价格水平。
总量分析法就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如对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额、投资额、银行贷款总额及物价水平的变动规律的分析等,进而说明整个经济的状态和全貌。总量分析主要是一种动态分析,因为它主要研究总量指标的变动规律。同时,它也包括静态分析,因为总量分析包括考察同一时期内各总量指标的相互关系,如投资额、消费额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等。在宏观经济学中运用总量分析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宏观分析中有些总量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而得到。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就像每棵树是森林的基础一样。例如,社会的消费总支出是由每个人的消费支出加总得到的;全社会的总投资是由每个厂商的投资支出加总得到的。宏观分析中也有一些总量是由个量加权平均加总得到的,如宏观经济学用价格指数来描述整个经济中的各种产品和劳务价格的总体平均数。
第二,有的时候,微观经济学中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例如,降低工资对每个厂商来说都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增加生产并增雇工人,但我们却无法从每个厂商降低工资的加总中得到整个社会能增加生产和就业的结论,因为如果每个厂商都降低工资,则工人们的消费支出会下降并使总需求下降,从而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就业下降。可见,尽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并不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对微观经济是正确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也是正确的。
第三,有些时候,一些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就根本不能直接加总。例如,一个社会的经济景气情况发生变化时,各个厂商的投资意愿可能有很大差异,也许有人会认为经济可能会开始走下坡路从而投资意愿和投资支出下降,而另一些人可能会认为经济会继续向好,从而投资意愿强烈,投资需求旺盛。在这样的情况下,宏观经济分析就难以通过将各厂商的投资直接加总而得出总投资会增加或者减少的结论。
可见,在进行总量分析,运用加总方法时需要谨慎,要区分能否加总的不同情况,以及弄清楚加总能否达到研究宏观经济行为的目的。
二、均衡分析法和非均衡分析法
均衡分析法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和必要抽象。第一,均衡与均衡分析,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任何一个经济决策者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决策以增加利益时的状态。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在假定各经济变量及其关系已知的情况下,考察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状况的分析方法。第二,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察整个经济系统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单一的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况和条件。
非均衡与均衡是相对而言的。非均衡理论强调预期的不确定性。这实际上暗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信息是不完备的,搜集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交易不可能完全是均衡的交易,非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非均衡理论认为,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是不完全竞争的情况,包括垄断竞争的情况,因此,应将不完全竞争作为研究的重点。非均衡理论打破了几百年来统治着经济学界的均衡观。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性,时间序列中的经济运行总是相互发生作用,行为人搜集信息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在均衡价格达成以前,交易也是可以实现的。而均衡理论却将上述现实情况通过大量的假定抽象掉,或者说,均衡理论正是凭借舍弃上述现实生活中的复杂性才得以存在的。非均衡分析正是要将这些复杂性考虑在内,以创建一套更加逼近现实生活的理论,而这套理论却不可能建立在优美但空洞的均衡观上,它的思想基础是更具有说服力的非均衡观。
三、存量与流量分析
存量(stock)是指某一指定的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量。如某年某月某日银行的金库中存有500美元,则银行的存量为500美元。某年某月某日某一时刻全球的人口数有60亿,则此时全球人口的存量为60亿等。存量与流量有区别。流量是指一段时间(period)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它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测度的,其大小有时间维度;而存量则是在某一时点上测度的,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
在经济学中,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它是在一定时期内测度的,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例如,反映社会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分配情况的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收入总额,投资总额,流动资金增加额等都是流量。
存量与流量分析
流量和存量对于理解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变量的关系及其特征和作用至关重要。例如,在财富与收入这两个经济变量中,财富就是一个存量,它是某一时刻所持有的财产;收入是一个流量,它是由货币的赚取或收取的流动率来衡量的。存量与流量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如一定的国民收入来自一定的国民财富;存量又归于流量之中,即存量只能经由流量而发生变化,如新增加的国民财富是靠新创造的国民收入来计算的。
存量分析和流量分析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分析方法。存量分析就是对一定时点上已有的经济总量的数值及其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流量分析则是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经济总量的变动及其对其他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中,既可以从存量着手,也可以从流量着手。
四、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中常用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中也经常用到。如当我们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时,首先会涉及静态分析,由它说明当前经济的性质特征,发现存在的不协调或者失衡现象。但是,当我们把以前的经济状况与当前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或者把我国的经济状况与某一外国的经济状况进行比较时,就会涉及比较静态分析法。然而,如果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当前的经济情况是怎样由以前的经济情况一步一步地发展和变化的,我们就会涉及动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是对经济变动的过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以及这些变量在某一时点的速率等。因此,动态分析法侧重于把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各个变量在时间维度的变动规律将成为模型研究的重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以及通货膨胀理论等,采用的都是动态分析法。这些理论模型都要借助对经济指标动态变化的具体考察来反映经济的运行过程。
五、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法
规范分析法(Normative Analysis)是经济学中经常提及的概念,属于方法论的一种,但不仅仅应用于经济学中,在实际中很多场合下都有应用,十分广泛。规范分析法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皮尔尼克(S. Pilnick)提出的一种方法,作为优化群体行为、形成良好组织风气的工具,它也是团队建设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工具。规范分析涉及已有的事物现象,对事物运行状态做出是非曲直的主观价值判断,是力求回答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例如,对于“效率比平等更重要”,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定理这样说,有的人会认为效率重要,而平均主义者会认为平等更重要。这就带有主观评价,这就是规范分析,说明的是实际上“什么应该怎么样”这个道理。
规范与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它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樊刚指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经济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从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假设,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于现实得出的假设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设,使理论结论更加接近具体事实。”如“20世纪70年代世界油价暴涨主要是由垄断力量达成的”。这句话就是比较客观的,是一个人通过经济模型得出的结果,你无可辩驳,这就是实证分析,只说明一个客观状态,并未说这个客观状态好与坏,或者应该怎么改善之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