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饮食
改变心情是最简单的目标,通常也应该是你首先着手实现的目标。圣奥古斯丁原本是修辞学教授,也是基督教出了名的擅长布道的神父之一。他说,奥妙在于,不仅仅满足于抓住受众的同情心。只有让受众哭泣,他才能满意。(许多聚会大概都不会邀请奥古斯丁去吧。)作为有史以来最高明的一位布道者,他通过纯粹的情感火花,让不信教的人皈依基督教。改变受众的情绪,让他们更容易被你的论点所打动——那就是要把他们放入倾听的心情里。
在家里试试这一招
想看看人们是否真的做了你请他们做的事(他们是否渴望相关的行为),那就创建“承诺比率”:算算他们分别回答了多少次“哦,再说”和“好的,亲爱的”,统计他们按你的请求去做的次数。我曾在3天时间里达到过70%的成绩——刚过及格线。(如果你没有孩子,说不定会做得更好。)
和第二个目标(让受众认同你想要的东西)相比,让他们落泪不算难。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是尼克松任总统期间的国家安全顾问,他使用过一种经典的说服方法。他为总统拿出五种方案供其选择,把最极端的方法放在一首一尾,而把自己偏好的那一种放在中间。根据基辛格的说法,尼克松不可避免地总是选择“正确”的方案。(虽说这并非最微妙的手法,但我曾在企业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见过它的成功运用。)
在商店里试试这一招
和基辛格一样,零售商随时都在使用“金发女孩”技巧(Goldilocks technique),用低价垃圾货和高价商品来让自己的畅销商品显得恰到好处。下次在购买电子产品时,你不妨让销售人员先向你展示中档版本,接着根据你的需求和预算下调或上浮。
通常,由于大多数争论发生在两个人之间,因此在大多数时候你只需对付两个选择——你的和你对手的。我女儿小多萝西是个特别难打发的对手。尽管比起她哥哥来,她不怎么喜欢争论,但他们两个人可以有同等的说服力。她会轻轻柔柔地发起一场争论,你根本没意识到,就已经进套了。
我曾到伦敦去见她,她在那儿读大学。到伦敦的第一天晚上,她请我到一家廉价的印度餐厅吃晚餐。我想扮演一位慷慨大度的父亲,带她去了其他地方。猜猜谁赢了。
我:我们还是可以吃印度菜,只是去个更高档的地方。
小多萝西:当然可以。
我:你知道有什么地方可去吗?
小多萝西:哦,伦敦到处都是这种餐馆。
我:嗯,那你知不知道哪家特别些?
小多萝西(含混地):哦,知道。
我:这附近有吗?
小多萝西:不太清楚。
我:所以你宁肯在自己平常吃东西的地方招待你老爸?
小多萝西:如果您乐意的话,当然啦。
我:我不乐意!
接着,我为自己失去耐心而感到内疚,但这可能正中了小多萝西的下怀(虽然她才不承认呢)。我们在她惯常去的地方吃了东西。她赢了,她把我的内疚感当成了自己的情绪目标。就算她事先准备过西塞罗式的演讲,也不可能干得更好了。西塞罗兴许还会表示赞成:最有效的修辞是无形的。小多萝西本能地知道这一点。她伶牙俐齿,但知道该怎样克制,以此赢得争论。尽管如此,小多萝西的任务还是相对容易。我们总归都要吃晚餐,不是去这儿,就是去那儿。她只需要把我朝着她的选择推就好。
第三个目标,也就是让受众做某事或不再做某事,是最困难的。它需要达到一种不同的、更个人化的情绪层面——一种欲望。假设我完全不想去吃晚餐,小多萝西就要动用多得多的争论才能把我弄出门。用一句老话说,这就像是让马喝水。如果你愿意,可以给马吃点盐,激发它对水的渴望(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说成是唤起它的情绪),你可以说服它跟着你去溪边(选择的部分),但要让它承诺喝水,就是最为棘手的修辞问题了。
在书面提案里试试这一招
在对文档进行概述之后,对你的目标做两部分的盘点:①你是否想到了所有的益处,并将之与其他选择做了权衡?②它的可行性如何?与其他选择相比,它有多廉价或简单?现在,对照检查概述中的这些要点,你涵盖了所有方面吗?
除了用欲望激发受众以外,你还需要让受众相信:采取行动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管你想让他们做的是什么,都不会太费劲。几年前,我在罗戴尔出版公司担任编辑主任时,听说另一个部门的一些人正在制作饮食书。老天,我想,又是一本饮食书,就好像市面上的这类书还不够多一样。另外,他们打算给这本书起的书名,我完全无法理解。它提及了某座大城市里的一个具体街区,一个大多数美国人可能从未听说过的地方。作者是一位心脏病专家,恰好住在那里。但谁会买一本名为《南海滩饮食》(The South Beach Diet,该书首次出版于2003年,十分畅销)的书呢?
说服警报
自嘲式幽默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吹嘘方式。提到自己在前公司里有过一次头脑发热的瞬间,远比另一种叫人讨厌的说法要好得多。后一种说法我们都见过:“我是一家出版公司的高级经理,我离开那年公司有2300万名客户。”前一种手法的学名叫作低调炫耀。
这么看来,我是个蹩脚的畅销书预言家。但事后回想,我可以解释为什么书名其实也没那么糟糕。“南海滩”唤起了人(也就是你)穿着泳衣的形象。它说,假期是人们减肥的一个主要原因。罗戴尔的编辑们让读者想象出一个自己很想达到、极为个性化的目标,来刺激读者的情绪:你,穿着泳衣,看起来棒极了。欲望的部分就说到这儿。这本书的副标题还采用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手法:医生设计的万无一失的美味速效健康减肥计划。没有痛苦,完全安全,即刻得到效果……除了“你可以敞怀大吃,自有救生员来搭救”以外,他们还按下了所有的按钮。于是人们纷纷采取行动。这本书已经卖出了数百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