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双亲亡,藏心入宫
《大胤志•将军》大胤朝弘兴十二年,护国大将军莫南风与狄戎二十万大军正面交锋,凭借手下五千精兵极力突围,终因势力悬殊,力尽而亡。狄戎可汗念及大将军之英勇,与大胤签订契约,十年内不在挑起战端。
盛京将军府
当太监把这个消息通知给莫府上下的时候大夫人李妍如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两眼一翻往后倒去。众人手忙脚乱的将她扶到椅子上,又是扇扇又是倒水,好不热闹。
忙乱的众人之中有两个人显得格外突兀。她们不急不忙的起身,不带任何感情的看着大夫人。
“公公,不知道皇上可还有别的话?”
传旨的太监听见有人叫自己,这才注意到身边的人。白色的长裙,上面用上等的绣工刺着几株梅花,那绣工竟是比江南进献的还要好上几分,可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那布料却是下等的。再看她的容貌,虽然尚且年幼,可是眉眼之间,举手投足之间俨然有着一番魅惑模样。圆滑世故的太监心里已经料想到这人是谁,略退一步,弯腰施礼。
“奴才见过二小姐。”
莫府二小姐莫九如,此时正站在原地看着魏贤忠。她伸手虚扶一下,“公公何须多礼,九如只是孤女,以后还要仰仗公公多多提点。”
魏贤忠原本准备站直的身子一怔,瞬尔恢复正常,可是他的这一点小动作还是被九如看着眼里,眼中开始出现笑意。
魏贤忠站直之后仍是微低着头,“是,还有一道懿旨。”魏贤忠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可以让所有人都能听见。果然,原本围聚在大夫人身边的人都停了下来,大夫人身边走出一个粉衣少女,比九如稍大一些。
她走过来,跪在了原来的地方,九如没有丝毫犹豫,走到她身后同样跪了下来。
“臣女若央接旨。”“臣女九如接旨。”
原本跟着九如身边的婢女也安静的跪在一旁。魏贤忠看了一眼她们,挥动拂尘,尖锐的声音响了起来。“太后娘娘懿旨,宣护国大将军之女莫若央,莫九如进宫,随身教养。以慰大将军在天之英灵。”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太后会在这个时候宣召她们入宫。九如似是早就料到一般,领旨谢恩。若央看了九如一眼,眼中满是猜忌,看到九如淡定自若的模样更是心生疑虑。
魏贤忠宣读完之后正准备登上马车回宫的时候九如身边的婢女追了上去,将手中的一块手帕包裹着的东西塞到他的手里。“魏公公,这是我们小姐的小小心意,请公公务必收下。”
类似这种情况魏贤忠早已经是见怪不怪,可是现在手里这东西他却是不知道应不应当收下。他一抬头就看到九如站在门口,笑吟吟的看着自己,思虑几番还是将手中的东西收下。
马车走远后墨染回到九如身边,有些不解。“小姐,你不是说那件首饰十分珍贵,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用的吗?”
九如侧身看着早已经空荡荡的大厅,“墨染,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再也不回来了。”
墨染有些不解,“我们不是进宫吗?怎么会不回来了呢?虽然大夫人和大小姐对小姐不好,可是这里还是小姐的家不是吗?”
“家,早已经不是家了。”
九如看着头顶小小的一片天空,露出一个讳莫如深的笑容,“娘……”
九如和若央进宫的那一天天空下着小雨,今天刚好是大将军的七七之日。九如坐在属于自己的那顶不甚华丽却能遮蔽风雨的小轿里,从怀里的包袱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牌位。上面用朱砂写着“母亲夏侯嫣之灵位”。
今天不单单是大将军的忌日,也是她母亲的忌日。在魏贤忠带着圣旨来到将军府之前将军府的死士早就已经将大将军战死的消息带了回来。而自己的母亲,原本以为不爱父亲的母亲竟然选择了悬梁自尽,追随父亲。那天九如穿着白衣,那是她唯一一件白色衣裳。
九如将灵位贴着自己的脸,泪水止不住的流下来,“娘,以后再也不会有人欺负我了,我再也不会让他们欺负我了。你要保佑我,娘。”
到宫门口,两人走下小轿。意料之中若央双眼红肿,身着白衣,耳边簪着白色小花。她看到九如时一时呆愣。
“怎么了阿姊,我不好看吗?这可是我最好看的衣裳了。”九如张开双臂,红色裙裾间用金丝绣的一只只蝴蝶竟像是展翅欲飞一般。
若央轻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岂容你如此放肆!”
九如没有理会,只是径直走到通往皇宫内院所乘的软轿旁,“阿姊,若是再不快点太后娘娘可等急,那样可不太好啊。”
九如咯咯的笑了,若央想要说什么却是欲言又止,沉着脸坐上旁边的软轿。
宫门大开,明黄色与大红色堆砌的宫殿逐一的呈现在九如面前。她尽力克制自己的心情,可是这般宏伟的建筑还是带给她极大的震撼。
天有些亮了,那淡红的阳照在高高宫殿的金瓦上,被反射的闪闪发光。雄伟的石砌青狮威严的镇守两旁。诗句中的雕栏玉砌就在眼前,泛着寒色的光芒;不时地有几个穿着暗红衣裳的太监和疏着髻的宫娥低眉踩着小碎步和她们的轿子擦身而过,神色匆匆。这就是皇宫,一个冷漠高傲的地方,一个连鸟儿都不愿歌唱的地方。九如并不喜欢这个地方,可是她知道这里是世间权利的最高峰,也只有在这里自己才有机会掌握力量,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
太后的寝宫近在眼前,我们走下软轿,只见上方站着一个穿着华服的贵妇人。她慈善的笑着,对九如和若央伸出双手,“来,到哀家这里来。”
那一瞬间,九如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一年她十一岁,若央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