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令的失败属性
你知道吗?我们所有人在内心中都还是孩子,想去试探事物的界限,不喜欢被禁止去做什么事情。我们都知道“挑战反应”,而且我们都了解那种想去挑战禁令的想法。我们本来不会对某些东西感兴趣,但是禁令会让它们充满了刺激性——只是因为它被禁止去做。无论这个禁令是来自别人还是我们自己,都会有这个效果。
努力尝试去戒烟的人会严格地告诉自己:“我不能再吸烟了,因为……”这样就唤醒了潜意识中名字叫“尽管”和“叛逆”的两个小人,于是潜意识中会出现这样的对话:“注意!主人有些东西要被拿走了,我必须阻止这件事!”此后你的潜意识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你的计划,不论戒烟对你的长期健康而言是好事还是坏事。相同的道理,节食一般来说也很难获得长期的成功。禁令代表了消极的动机,其力量是薄弱的——潜意识总会找机会去挑战禁令中不允许做的事情。
如果真想成功戒烟,必须靠内在的驱动而不是外部的禁令,而你的潜意识也必须理解,通过改变能够赢得一些特别美好的东西。
请你不要再把吸烟的理由单纯归结为尼古丁作祟,并以这个认识作为开始的起点。请仔细回忆,在第一章中我曾经解释过哪些内容?这种化学成分虽然能够通过刺激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受体来促使吸烟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如果仍然经常吸烟,尼古丁的作用就不怎么明显了,所以尼古丁不是(持续)吸烟的理由。如果尼古丁真的能让人产生依赖,那些曾经试过吸烟的人肯定会对它立刻上瘾,而这肯定不是实情:在德国约有25%的成年人都在吸烟,但曾经有一段时间,这个比例是现在的两倍。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人都吸烟成瘾,一个人会喜欢吸烟,必定有摄入尼古丁之外的其他原因。
我知道,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烟瘾并不是受尼古丁的控制很难。为了让你能够打开思维接受这个新的认知,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再为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尼古丁不是吸烟成瘾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