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MS生态与应用开发实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2 移动应用生态发展历程

在今天的移动应用商业领域,我们常常谈及“生态”这个词语。“商业生态”(Business Ecosystem)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3年5月《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由相互作用的组织和个人形成的经济共同体。生态成员组织包括供应商、用户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生态系统领导者带领成员调整投资方向、找到相互支持的角色,朝着共同的愿景迈进。移动应用生态体系,主要是由开发者、用户和生态平台三者共同组成。开发者希望快速、低成本地将其开发的产品变现获益,用户希望获得良好的使用体验,生态平台则一端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支持,另一端为用户带来丰富的应用体验,从而形成整体。我们将从3个阶段介绍移动应用生态的发展形态和主要特征。

1.构建分发平台,形成生态模式

在移动应用发展的初期,用户使用应用经常面临如下问题:一是应用查找不方便,用户经常找不到合适的下载网站,或者在网站上找不到所需的应用;二是下载的应用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安装使用后可能会给用户造成损失;三是通过网站下载安装应用过程复杂,需要一定的技能要求,对新手不友好、用户体验差。因此,用户希望有一个便捷、安全的渠道来获取应用。

对于开发者来说,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需要自行将应用发布到多个网站,发布效率低、后续维护工作量大;二是第三方网站众多,用户入口分散,不利于应用推广和快速获取用户。因此,开发者希望有一个高效便捷的应用分发渠道,来帮助自己在降低应用分发投入的同时,还能够获取更多的用户。

这个阶段,无论是开发者还是用户,都期望有一个统一、便捷的应用分发平台,来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各智能终端厂商纷纷建立了应用分发平台,如苹果公司带来了App Store,谷歌公司发布了Google Play,华为公司推出了华为应用市场等。应用分发平台的推出,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开发者的应用可以直接通过统一的应用分发平台高效分发;而用户可以通过应用分发平台一站式完成应用的查找、安装和升级。

应用分发平台的建立,使得开发者的应用可以快速直达用户,开发者只要能开发出优质的应用,就能通过应用分发平台获取很多的用户,得到更多的收入。同时,用户通过值得信赖的应用分发平台查找、安装以及升级应用,综合体验得到了极大提升。应用分发平台成为早期生态平台的雏形,以应用分发平台为中心的生态体系就此形成,如图1-2所示。

图1-2 移动应用生态发展初期

2.提供全面支持,扩充生态阵营

随着移动生态的快速发展,各大应用分发平台的应用数量与种类也开始逐渐增加,同类或者相似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何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来开发出一款优质的应用来抢占市场,成为开发者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从零构建一款优质的App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开发者需要考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服务器资源、关键技术问题的突破、研发人力成本、业务模式创新和安全隐私保护等。这意味着开发者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并耗费相当长的研发周期才有可能达成目标。而在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下,研发周期的长短足以决定一款产品的成败。因此,开发者希望能够由生态平台为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提供移动应用开发中常用的基础能力或服务、提升交付效率的工具以及有创新性的技术平台,以便降低其投入成本,缩短应用开发周期,聚焦业务创新。

这一时期生态平台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生态平台希望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让尽可能多的应用加入其生态圈,以便快速扩大应用的体量,进而为终端用户提供丰富的应用选择。而要达成这一目标,生态平台需要解决如下两个问题:问题一,如何提供有竞争力的能力或者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其生态圈?问题二,如何让开发者的应用在其终端设备上有更好的应用体验,从而帮助开发者更好地获客,建立一个与开发者相互依存的良性共生关系?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需要生态平台依托自身终端设备或者平台优势,来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这包括提供移动应用领域的基础能力或服务,丰富的推广与激励资源以及关键领域的技术支持,以帮助开发者进行业务创新。这些支持既是开发者所急切需要的,也是生态平台实现自身良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在这一时期各大生态平台纷纷提供了大量的开放能力及服务,来帮助开发者缩短应用开发周期、提升应用开发效率、支撑应用快速上架,从而确立自身在生态圈中的竞争力。

我们来看下各大生态平台是如何积极进行能力开放的。在开发领域,各大生态平台开放了各种SDK,将各自软硬件的能力开放给开发者。例如,为开发者提供定位、地图、云空间、数字版权保护、游戏等基础能力。在效率提升方面,各大平台纷纷推出新的工具与语言,例如Apple的XCode工具集、Swift语言,Google的Android Studio以及华为的DevEco Studio等。这些工具与语言极大地解放了开发者的生产力,提升了应用开发效率与构建质量。此外,生态平台也推出了AR、VR、AI等前沿技术来帮助开发者在各自的业务领域高效地进行业务创新。得益于这些丰富的开放能力以及生态平台提供的全方位支持,各主流生态平台的移动应用也得到了极大丰富,很好地提升了应用的业务体验,增强了开发者与生态平台之间的依存关系。

3.促进深度融合,共建命运共同体

截至2020年5月,全球移动应用数量已达500万款,与移动互联网诞生初期仅有数百款相比已是天壤之别。如何增加App数量已不再是整个移动生态面临的首要问题,甚至一些体验差的应用已逐步在各大应用平台下架。今天,生态平台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帮助更多的优质应用成长、获利并最终获得商业成功,同时,生态平台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首先,生态平台提供更多精细化运营的能力,帮助开发者更好地运营其App。如Google Firebase和华为HMS Core提供的Analytics能力,都可以帮助开发者进行用户行为分析、用户洞察及精细化运营,以便开发者及时做出产品策略的调整。

其次,生态平台不断增加新的生态入口,通过多样化的交互方式,让App变得更容易触达用户,增加了流量和变现机会。如Apple公司的Siri助手,让用户通过语音与手机交互快速找到想要的应用;华为公司的“智慧助手”,可以帮助用户一键直达常见应用,享受情景智能服务,快速接收各类资讯。

同时,生态平台的应用类型也在发生变化,如华为公司提供的“快应用”,是一种新型免安装应用。开发者不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去拉动客户下载App,也无须频繁推送原生应用的升级,这样大大缩短了开发者和用户加入生态体系的时间周期,更易于推广传播。

在经历了“构建分发平台,形成生态模式”“提供全面支持,扩充生态阵营”和“促进深度融合,共建命运共同体”三个发展阶段之后,今天的生态平台更加关注如何帮助开发者更快、更好地获取利益。开发者为了打造更好的“爆款”应用,也更加深度地参与到生态平台的使用中来。开发者与生态平台开始成为结合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可以预见,未来的移动应用生态,将迈向更加智慧化的时代,聚合终端、内容,不断创造多样化、多入口的全场景的应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