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周考
周考这种东西本来是不存在镇中学的,更加不应该存在在初中一年级。自从来了莫言老师,于是就有了周考。索性这种现象只存在三班和四班,其他三个班还没有提前感受到毕业班的待遇。
李新池对待考试在外人面前总是显示的是不屑一顾,其实心里能有多重视就有多重视。哪怕是考试开始的前一秒都在认真看题,在这一点上只有成天乐是真的不重视。戴着耳机,听着任贤齐的心太软。心软不软,莫言看不出来,但是心真的挺大的。
莫言飘过去的眼神,成天乐是一点没注意到,但是柳菲菲就看见了。她拉了拉成天乐的衣袖,意图提醒成天乐,莫言老师已经到了门口。成天乐是真没明白,把右边的耳塞给柳菲菲戴上了。
这一幕看见的人并不少,但是大家都憋着笑。顿时,全班由热烈讨论的气氛,变得鸦雀无声。成天乐并没有注意到,柳菲菲的内心是绝望的。这下好了,没救上成天乐还搭上了自己。
柳菲菲直接把成天乐另一边的耳塞也给拉了下来,成天乐仍然没有反应过来。他以为柳菲菲想两个耳塞戴着一起听,然后,他把柳菲菲摘下的耳机,善意地给柳菲菲给戴上了。
全班同学都感觉自己已经憋不住笑了,只有莫言面无表情地看着成天乐和柳菲菲。
“你是不是傻,是不是傻。都要考数学了,你还听英语,你是对莫老师有意见,还是对数学有意见。”柳菲菲实在无语,突然站起来大声说道。
表演的无懈可击,只要莫言不亲自过来听,大概率柳菲菲完成了自救,同时也拉了成天乐一把。可惜,演员成天乐不在状态,只是一脸懵逼。
“没有呀,我听的是任贤齐的心太软。你仔细听,认真听。”成天乐开口说道。
这时候全班同学再也憋不住了,都笑了起来。柳菲菲觉得生无可恋,果然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成天乐就是猪一样的队友,蠢得让人不忍伤害。
“你听多少遍心太软,老师的心都不会软。挺放松呀,看来还是作业不饱和呀,恭喜你成功地吸引了老师的注意。从此你就是四班作业最多的崽,你终将获得刷题达人的荣誉。单放机和耳机都来出来吧,也让老师享受享受。”莫言走到成天乐面前冷笑着说道。
“求原谅,求放过。不是每一个男生都叫李新池,也不是每一个女生都叫黎光薇。”成天乐故作求饶道。
“提到女生,倒是把柳菲菲忘了。你挺有想法,演技也不错,老师我差点就信了你的鬼话。柳菲菲你也得加点担子了,免得把精力用错地方。”莫言扭过头看了看柳菲菲说道。
柳菲菲只觉得天旋地转,这不是猪队友,这是猪神队友。她扶额后可怜兮兮地看着莫老师,希望能够获得一丝丝同情。
“我的错,错误地估计了队友,我认了。”语气之悲凉,令人侧目。
“老师,一人做事一人当,要罚就罚我,我正想和李新池较量较量,我认真起来连自己都怕。”成天乐义站起来正言辞地说道。
“你别说话了,我就想安静地考试。”柳菲菲有气无力地对着成天乐说道。
成天乐一脸不解,心里想到,女孩的心思真难猜,你怎么猜也猜不到。
“准备考试,李新池、黎光薇上来发卷子。”莫言没有搭理那对神奇地组合,而是直接宣布考试可以开始了。
李新池经过成天乐座位的时候,鄙视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同情地看了托着腮,两眼无神的柳菲菲。所以同桌很重要,这么一对比欧阳振就算是很好的同桌了。至少李新池觉得目前看来是这样的,好与坏都是靠对比的。
四班的学生都紧张地望着发试卷的李新池和黎光薇,黎光薇假装从容地发着试卷,只是动作略显慌乱和急迫。只有李新池不紧不慢地一张一张地发着数学卷子。这速度看得等待试卷的同学心焦不已。
“李新池干什么呢,学乌龟呢,磨磨蹭蹭。快点发,你看看黎光薇那边。”莫言也看不下去了。
“哦。”李新池无所谓地说道。
然而,他也就是稍微加快了一点速度。那些本来已经心焦的人,经过这样稍稍地等待,反而镇静了下来。而那些心急的学生已经开始心浮气躁地审题答题了。
回到座位上李新池并没有立刻开始答题,而是闭上眼睛,平复心情。一分钟过去,他睁开了眼睛,答题正式开始。
半个小时过去了,最后开始答题的李新池,最先交了试卷。他没有检查,也从来都不肯检查。因为他深信,任何事情都只有一次机会,每一次都需要全力以赴。这个世界从来不会给任何人第二次机会,所以任何事情一次就必须做好。
李新池交卷了,除了成天乐,没有人注意到。为了显示自己与李新池有一战之力,他也跟着交卷。这是他第一次不检查就交卷,不过他仍然有信心。题目并没有多难,除了最后二道为了拉开分数而设置的题。幸运的是,刚好这两道大题,成天乐都会。
成天乐用力站起来,尽量自然地制造声响,提醒同学们他成天乐也交卷了。成天乐迈着六亲不认地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到讲台。
“闭嘴,不要说话,如果没考好,你会知道老师的关心有多恐怖的。”莫言没有给成天乐说话的机会。
毫无疑问,成天乐全班明骚第一,而李新池暗骚第一。有句话说得好,明骚易躲,暗骚难防呀。
何其道摇摇头,他已经习惯了成天乐的傻劲。这是普通考试,又不考速度,检查一下它不香吗。不仅仅是他,黎光薇也觉得成天乐有点傻。快手李惯来走的是快速路线,做题千遍,手速最贱。这不是其他人能比的,做题的数量都不是一个级别。这完全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