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篇第三
天道四時行,百物生,無非至教;聖人之動,無非至德。天何言哉!
〔集注〕善學者,目擊道存,無假於言也。
〔發明〕“聖人之動”,即禮儀、威儀也。“至德”,仁也。天言教,聖言德,互文耳。
天體物不遺,猶仁體事無不在也。“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無一物而非仁也。“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旦,及爾游衍”,無一物之不體也。
〔集注〕“體物”,猶言爲物之體也。“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莫非肫肫之仁,自然流出。不仁,皆虚文矣。“出王”,謂出而有所往。旦,亦明也。衍,從容之意。人即天也。詩人以出往游衍,天必與俱者,正明其充塞無間之義也。朱子曰:“此數句,從赤心片片説出來,荀、楊豈能到!”
〔發明〕朱子曰:“‘體物’,謂物物有個天理;‘體事’,謂事事是仁做出來。凡言體,便是做他那骨子。無一物不體,猶言無一物不將這個做骨。”
上天之載,有感必通;聖人之爲,得爲而爲之也。
〔集注〕載,事也。上天之載,寂然不動,而感則必通;聖人之心,寂然無爲,而得爲則爲。明其順應而無所矯强也。
〔發明〕“有感必通”,時行物生也。“得爲而爲”,禮儀、威儀也。
天不言而四時行,聖人“神道設教而天下服”。誠於此,動於彼,神之道與!
〔集注〕聖人穆穆在位,而天下自然化之於此。有神焉,故曰“神道設教”云爾,所謂“誠於此,動於彼”也。
〔發明〕聖人以禮儀、威儀教天下,而國不異政,家不殊俗,真有不怒而威者,所謂神道也。何以神?誠而已。
天“不言而信”,神“不怒而威”。誠故信,無私故威。
〔集注〕四時運而不易,天之信也;禍福響應而無常,神之威也。
〔發明〕聖人誠,故神,天道誠,故信,一而已。神,似不指禍福言。
天之不測謂神,神而有常謂天。
〔集注〕明天與神之非有二也。
〔發明〕此言天神合一,以見聖人即天也。
運於無形之謂道,形而下者不足以言之。
〔集注〕即有形之中而指言其無形之道。曰“運於無形”,非外形而别有運於無形之道也。
〔發明〕“誠於此,動於彼,神之道與”,此“運於無形”者也。時行物生、禮儀威儀,特其形下者耳。《易説》曰:“無形迹者,即道如大德敦化是也;有形迹者,即器見於事實如禮是也。”
“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天道也。聖不可知也,無心之妙,非有心所及也。
〔集注〕此即《易大傳》語,而言天道。“無心之妙”,雖聖人有所不能知也。
〔發明〕此極贊天道。“無心之妙”,非聖人有心所及也。要知有相之道,非聖人誰與歸?
“不見而章”,己誠而明也;“不動而變”,神而化也;“無爲而成”,爲物不貳也。
〔集注〕此即《中庸》語,而言聖人之事。“不見而章”,所以成己;“不動而變”,所以成物;“無爲而成”,推原其本也。
〔發明〕此下三章,皆言聖人能以有心而合無心之妙。“不見而章”,即後章“默成而信”意。“不動而變”,即前章“聖人神道設教而天下服”意。“無爲而成”,總上二句。“爲物不二”,言所以如此者,由凡爲物者總不外一誠耳。
己誠而明,故能“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爲而成”。
〔集注〕申明上意,本於一誠而已。
“富有”,廣大不禦之盛與!“日新”,悠久無疆之道與!
〔集注〕此明《易》“富有”、“日新”之語。“不禦”,言不盡也。
〔發明〕“富有”、“日新”,所以形容“章”、“變”、“成”之盛也。至此,則聖人功業一天矣。
天之知物不以耳目心思,然知之之理過於耳目心思。天視聽以民,明威以民,故《詩》、《書》所謂帝天之命,主於民心而已焉。
〔集注〕帝天之命,皆主於民心,初不以耳目心思也。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居民上者,可不畏與!
〔發明〕此言天人合一之理。見善事人者,乃所以善事天也。
“化而裁之存乎變”,存四時之變,則周歲之化可裁;存晝夜之變,則百刻之化可裁。“推而行之存乎通”,推四時而行,則能存周歲之通;推晝夜而行,則能存百刻之通。
〔集注〕此借《易》語而言人之存心。蓋吾心之神,即天地一闔一闢之變,往來不窮之通。存之,而四時、晝夜之變通不外於是也。
〔發明〕此借《易大傳》語立説。《易》“存”字輕,此“存”字重。《易》曰:“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之謂通。”四時所以成周歲,晝夜所以成百刻,不過陰陽代謝周流而已。《太和篇》所謂“陰陽兩端,循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也。存之者,至誠無息,純亦不已之謂。存變則化可裁,有誠則無不明意;推行則能存通,有明則可至於誠意。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不知上天之載,當存文王。“默而成之,存乎德行”,學者常存德性,則自然默成而信矣。存文王,則知天載之神;存衆人,則知物性之神。
〔集注〕此亦欲人之存心。文王“純亦不已”,即“上天之載”也。故存文王所存,“則知天載之神”。“德性”者,衆人所受於天之正理。“常存德性”,所謂“存衆人”也,故“知物性之神”。
〔發明〕上言“變、通”者,神也,天道也。顧“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即聖人且不能以有心及無心,將孰從而存之?天命文德,總一不已。存文王而得其穆穆緝熙之精,則天載變通之神自可明也。然聖凡懸絶,又孰從而存之?“合虚與氣,有性之名”,不以聖人加,不以衆人減;一人不爲獨,衆人不爲同者也。學者能“體虚空爲性,本天道爲用”,是謂“常存德性,則自然默成而信矣”。“默成而信”,即“不見而章”意。“知物性之神”,則“不動而變”,亦由之矣。成己成物,原無二也。物性動静相感之性,即寒暑晝夜之道也。
谷之神也有限,故不能通天下之聲;聖人之神惟天,故能周萬物而知。
〔集注〕“谷神”,本《老子》語。谷而謂之神者,言谷之虚也,故聲達焉,則響應之;然其神有限,“故不能通天下之聲”。“聖人之神”,即天也,故知周萬物。
〔發明〕“周萬物而知”,即上章“知物性之神”。於此見能存衆人則亦天矣。
聖人有感無隱,正猶天道之神。
〔集注〕“有感無隱”者,有感即應也。
〔發明〕“能周萬物而知”,自然有感無隱。若是,則一天道有感必通之神矣。
形而上者,得意斯得名,得名斯得象;不得名,非得象者也。故語道至於不能象,則名言亡矣。
〔集注〕象者,猶言性情、情狀。凡有實得者,必可名言,可名斯可象。如實見天道,斯得其元亨利貞之名,得其名斯得其生長收藏之象。苟恍惚不可爲象,豈復有可名言哉?
〔發明〕“形而上”,即天與聖,誠神之妙運于無形者也。名、象必因得意而有,意則不必待名、象而有。故不得意,未有得名、象者也;既得意,則名、象俱忘矣。
世人知道之自然,未始識自然之爲體爾。
〔集注〕不識其體,不得其意者也,亦無由見其參前倚衡之象。而所謂知者,非真知矣。
〔發明〕寒暑晝夜,此道之自然也。其一闔一闢之變,往來不窮之通,則所以爲物之體,而物所不能遺者也。世人不得其意于名、象之先,斯識者鮮矣。
有天德,然後天下之道可一言而盡。
〔集注〕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也。
〔發明〕“有天德”,則德行默成。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爲而成矣,故可一言盡天地之道。
正明不爲日月所眩,正觀不爲天地所遷。
〔集注〕天下之物皆不足以摇之矣,惟有天德者能之。
〔發明〕《易説》曰:“正明正觀,是己以正而明日月、觀天地也。”蓋日月所以常明,天地所以常觀,只是一個正理。我以正明之、觀之,則任他日往月來、月往日來,豈爲眩惑?任他寒往暑來、暑往寒來,豈爲遷移?是以天地之道,一言可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