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四季古诗词](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09/36610109/b_36610109.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感遇·兰叶春葳蕤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6C525/19428974601807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image_32_0_new.jpg?sign=1738886178-tNRqg7orByJCNxWpy8gg1pHpreg4o6mQ-0-4ff3aed14bb8e608a9c1c45c889ca0a2)
说字解词
葳蕤(wēi ruí):这里指草木枝叶纷繁的样子。
林栖者:栖居山林的隐士。
坐:因为。
作者简介
诗意生发
兰、桂、美人,是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兰、桂多象征美好品性;美人多象喻君子;这里指林栖者。
春兰枝叶纷繁、秋桂皎洁溢香,是草木的本心(性),无论是否有美人去欣赏,它们都是那样生意盎然、自成佳节。
张九龄这首诗托物言志,告诉世人,无论是否有人欣赏,我张九龄都是这样自成佳节之人。
为什么他要这样说呢?他是盛唐贤相,不仅有胆有识,举贤任能,政绩卓著,而且是文坛领袖,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钱起、綦毋潜等都得到过他的奖掖。后因奸臣李林甫等诋毁而被罢相,贬为荆州长史。这样一名杰出人物,却“不遇于时”,所以作“感遇”以寄意。
生逢其时、怀才有遇,是贤才俊士的理想。但贤才俊士们常常因种种原因,不遇而落魄。如何面对这样的境遇?张九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遇时与不遇时,我都是我,我都是自成佳节之人。
请注意“自”的意义:“春”时之兰,必“自”葳蕤,这是“本心”;“秋”时之桂,必“自”皎洁,这是“本心”。这里的“春”与“秋”不可颠倒,“兰”与“桂”不可颠倒。这就是“自”成“本心”,这就是“自”成“佳节”!也就是说,遇与不遇是别人的说法,别人怎么对待我那是别人的事,与“自”无关。有“自”者,绝不理睬这些。这也是这首诗最高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