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黄老思想治国的极致
汉文帝之所以在后世地位这么高,说到底是因为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什么叫盛世呢?首先要符合一条,那就是得富裕,国家和人民都有钱。
初中课本里讲到“文景之治”时,也主要是讲,当时国库里的钱多得多少年都用不着,串钱的绳子都腐烂了。那么,哪来那么多钱呢?挣来的吗?不是,是铸出来的。当时全国上下,几乎是谁愿意铸钱,谁就铸。
至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史记·平准书》
这说的就是人们可以自己铸钱。
同样的情况,《汉书》里是这样写的:
孝文五年,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汉书·食货志》
汉文帝五年,就是公元前175年,这一年贾谊正在长沙国当太傅。一听说汉文帝竟然出台了这么个政策,他立即写了一道奏疏:皇上啊,您得赶紧停止这个政策。不但要严禁民间铸钱,还应当把铜矿等资源全部收归国有,从源头上控制,让民间想铸钱,都弄不到原材料。
汉文帝竟然不听。
另外一个大秘,也姓贾,叫贾山,也反对这个政策。
钱者,亡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贵。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不可长也。——《汉书·贾山传》
钱这东西,本来不当吃不当喝的,就是一块铜,可是它有一个神奇的功效——能让人变得富贵。
这个功效可不了得,让谁富贵,这是人主、是皇上驾驭人的操柄。如果放开禁令,那皇权不就没威势了吗?此风不可长!
汉文帝一概不听,铁了心了,坚持推行这个“使民放铸”的经济政策,而且这个政策一直维持了三十多年,直到汉景帝晚期才废止。也就是说,它几乎贯穿了整个“文景之治”时期。而“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当然与这个政策是有关的,甚至很可能它就是“文景之治”的关键因素。
其实,汉初,刘邦就搞过一次向老百姓开放铸币权的政策,当时还是跟项羽争霸的时期。
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史记·平准书》
当时都还是用秦朝铸造发行的铜钱,叫“秦半两”,同样是“秦半两”,重的和轻的,分量有差一半多的。据说,这是货币史上常见的现象。因为,铸钱是有成本的,一块铜材再加上加工费、管理费,最终出来,它能直接购买的东西未必抵得上成本。所以,铸钱并不是稳赚不赔的,有可能亏本,也可能收益非常低。
为了利益最大化,铸钱的人或机构就会一点一点偷工减料,钱币就会越来越轻薄。同时,还有一个劣币淘汰良币的问题,人们在交易过程中,会把分量足、成色好的钱币留下,尽量拿轻薄的劣币往外花,最终流通的,便都是劣币了。
刘邦当时忙于打仗,没有专门的人才管理铸钱工作,外行管这个事,又控制不好成本,从中无利可图,索性放开,让老百姓自己铸钱。这一放开不要紧,他也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监管,结果怎么着?通货膨胀,因为钱不值钱,物价飞涨,所以饿死了很多人。然而,有些精明的商人却因为囤积粮食物品什么的,发了大财。
所以,刘邦就恨上商人了。等他正式当了皇帝之后,便下了道命令:
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史记·平准书》
贾人就是商人、商贾,不能穿丝绸的衣服,也不能乘车,小破车可以坐,几匹马拉着的那种豪车不能坐,你有钱也不能买。我让你有钱没地儿花,你炫富,没门!还有,我提高你的税率,让你多交税,让你富不起来。
刘邦不知道,商人多交的税最后还是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招其实不管用。商人到什么时候都是富裕的。
不过,刘邦这个命令在后世影响很大,商人名义上的社会地位一直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所谓的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上的皇权时代一直发展不起来。
刘邦这个放开铸钱的政策,大致在他即皇帝位之后就废止了,汉惠帝时期又正式出台了盗铸令,严禁盗铸。
可是盗铸并没有被禁止,尤其很多诸侯国也都在或明或暗地铸钱。所以,所谓劣币淘汰良币的现象一直存在。
到了汉文帝时期,劣币都劣到了一定程度,必须要整顿了。于是,汉文帝推出了一套标准版的新版铜钱,叫“四铢钱”。铢是一个重量单位,一两等于二十四铢。四铢钱,顾名思义,重量应当是四铢,六分之一两。可是,这种铜钱上面还是写着“半两”字样。与此同时,还是“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
“除盗铸钱令”是汉文帝以黄老思想治国的一个极致表现。
汉文帝身上还有哪些方面,体现出他深受黄老思想的影响呢?简单讲,就是“三宝”。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老子的人生三宝,汉文帝都有。
先说慈,就是慈悲仁爱。你可能会说,汉文帝把亲弟弟、亲舅舅都给逼死了,能说慈悲吗?这些都是有原因的,他们要么谋反、要么杀使者,本身犯的都是死罪。一个皇帝的慈悲,主要是体现在对天下百姓的慈悲仁爱上。他废除了好几项肉刑,轻徭薄赋,这就是大慈悲。
还有一个大方面,就是跟匈奴对抗的情况,汉文帝的态度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能少打仗就少打仗,吃点亏,也忍着,以防守为主。汉文帝对南越国也是怀柔安抚。为的什么呀?
恶烦苦百姓。——《史记·孝文本纪》
打起仗来谁遭殃?当然是老百姓遭殃。
汉文帝对国防的态度,绝对称得上是大慈悲。
其次,什么叫不敢为天下先?举个例子,当初,贾谊在第一次见到汉文帝时,就建议对历法、礼制等做全面的改革。汉文帝听完,很赞同,却没有立即实行,而是非常慎重地循序渐进地一点点尝试开展。这种谨慎、持重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最后,再说他的俭,也就是俭朴。他在位二十三年,国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出现了盛世,可是,他自己过的可以说是穷日子,吃的、用的、住的、坐的,都还是吕后那套东西,吕后当初用什么,他就还用什么,规格半点儿也没提高。
宫室园林都还是老样子,从来没搞过装修扩建。有一次,他住的地方打算建个露台,找工匠来一合算成本,得用一百金。他很惊讶。
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史记·孝文本纪》
百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资产。
省省吧,不建了。
他平常穿的衣服,也都是普通料子做的。他给他最宠爱的妃子慎夫人规定,不许穿太华美的衣服,那种长长地拖到地上的礼服不许穿。屋子里的窗帘帷幔也不许绣花,不能有这些装饰,要给天下树立一个俭朴的榜样。
汉文帝还做出一个垂范后世的榜样,就是薄葬。这又是一个值得考据研究的大题目:中国的殡葬文化。
中国文化有厚葬的传统。历史上的厚葬,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秦始皇,修个坟墓就发动了七十万人,殉葬陪葬的人和物品无数,结果导致国都亡了。
民间的情况怎么样呢?估计也都是厚葬为多,你看早年的陈平、周勃,都是在白事上混饭吃的,都是干殡葬业的,说明老百姓在这方面投的钱不少。
这种厚葬的传统,应当与儒家文化有关系。孔子反对殉葬,但他并不反对厚葬。《论语》里讲,颜回死后,师兄弟们想厚葬他,孔子认为不合适,因为颜回很穷,他自己的积蓄根本厚葬不起。结果,最后师兄弟们还是凑钱厚葬了他,孔子也没说什么。
孟子甚至讲过一句话,说绝了:
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公孙丑下》
在任何情况下,君子都不应该在父母身上省钱。所以不管你有什么理由,都不能薄葬父母。
那么,汉文帝为什么能坚持薄葬呢?一个原因是,他是坚持给自己薄葬,而不是给他父母薄葬,所以不用担心别人的指责。他要求: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史记·孝文本纪》
霸陵是他为自己预造的陵墓,修建材料一切从俭,不能用金银铜锡,也不要从平地上起丘陵。而且,他的遗诏里面还要求:
归夫人以下至少使。——《史记·孝文本纪》
自己死后,后宫里面,夫人以下的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全部遣散回家。
民间的凭吊、祭祀也都从俭,尽量不给老百姓添麻烦。这既是俭,更是慈。汉文帝的这些好品质影响深远。
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汉文帝坚持薄葬的根本原因,就是汉文帝的治国思想是黄老道家的思想,跟儒家不一样。对于厚葬还是薄葬,道家根本不在意,甚至持相反的看法。
汉文帝在给子孙们的遗诏中讲:
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史记·孝文本纪》
这就是典型的庄子思想。天下万物有生就有死,这是自然之理,你们不必为我的死而哀伤。
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史记·孝文本纪》
我看透了生死之理,也就不怕死了,厚葬什么的都没有意义,所以我要薄葬。你们不必太悲哀。我在位期间,生怕做错什么事,辱没了先人,所幸天下太平,死而无憾。现在,我要带头薄葬,不给国家和百姓增加负担。
对薄葬的规格,他在遗诏中也有细致的交代。
公元前157年六月,汉文帝驾崩于未央宫,享年四十六岁。不过,在皇帝里他也不算短寿了。
司马光对汉文帝最后的评价是:
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资治通鉴·汉纪七》
汉文帝作为一国之君,率先垂范,以仁厚、俭朴、勤劳的个人品质,影响臣民,化民成俗。天下之安宁太平,老百姓之生活富足,以后的朝代很少有达到的了。
所以,曾国藩拿他与舜、禹还有周文王相提并论,也不为过。
另外,汉文帝在临死之前,还给将要继位的汉景帝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帮助汉景帝度过了执政期间最大的危机。那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