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凝砂砾石材料力学特性、耐久性及坝型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4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及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胶凝砂砾石材料是一种新型筑坝材料,其材料特性介于混凝土与土之间。通过对胶凝砂砾石材料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得出胶凝砂砾石材料的力学特性,为以后胶凝砂砾石材料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将来胶凝砂砾石材料在工程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2.4.1 试验方法

胶凝砂砾石材料立方体抗压试验试件,按照试验规范要求,一组成型3个试件,拆模后,在标准条件(标准养护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0℃±5℃,相对湿度在95%以上)下养护到规定龄期。

尺寸为150mm×150mm×150mm的二级配标准立方体试件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到达试验龄期时,从养护室取出试件,并尽快试验。试验前需用湿布覆盖试件,防止试件干燥。

(2)试验前将试件擦拭干净,测量其尺寸,并检查其外观。当试件有严重缺陷时,应废弃。试件尺寸测量精确至1mm,并据此计算试件的承压面积。如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不超过1mm,可按公称尺寸进行计算。试件承压面的不平整度误差不得超过边长的0.05%,承压面与相邻面的不垂直度不应超过±1°。

(3)调整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的距离,将试件放在试验机下压板中间位置,保证试件中心与试验机的下压板中心相重合,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试件的顶面相垂直,然后调整上压板与试件的距离,使上压板与试件即将接触。

(4)调整完毕后,根据试验规范设置加载速度为0.3MPa/s和相应的试件尺寸及破损常数,开动试验机,试验机自动以设定的加载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载,观察试件的受压过程,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试验机继续加载直到荷载峰值与当前加载值满足破损常数的要求,此时试验机自动停止加载,活塞退回,认为试件已破坏,最后记录破坏荷载。试验如图2.4-1所示。

img

图2.4-1 150mm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尺寸分别为300mm×300mm×300mm、450mm×450mm×450mm的三级配和全级配立方体试件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到达试验龄期时,从养护室取出试件,用湿布覆盖,并尽快试验。测量试件尺寸,精确至1mm。当试件有严重缺陷时应废弃。

(2)将试件放在试验机上下压板中间,上下压板与试件之间应放有钢质垫板。试件的承压面应与成型时的顶面相垂直。开动试验机,当垫板与压板将接触时,如有明显偏斜,应调整球座使试件受压均匀。

(3)试验机以6MPa/min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不得冲击),直至试件破坏并记录破坏荷载。试验如图2.4-2和图2.4-3所示。

img

图2.4-2 300mm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img

图2.4-3 450mm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2.4.2 水胶比对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水胶比是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比值,在现代工程中,水泥、粉煤灰等被作为常用的胶凝材料。胶凝砂砾石材料是骨料与胶凝材料、水经拌和后的一种低强度材料,用水量对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的影响尤为重要。此次试验主要针对水胶比为0.8~1.6之间的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进行研究。

水胶比与立方体试件28d抗压强度关系曲线(以水泥用量50kg/m3,粉煤灰掺量40kg/m3,砂率0.1、0.2、0.3、0.4为例)如图2.4-4所示。

img

图2.4-4 水胶比与立方体试件28d抗压强度关系曲线

由图2.4-4可以得出,水胶比对胶凝砂砾石材料的28d抗压强度影响作用显著,且大量试验数据说明,在工程常用配合比范围中,各种配合比下,存在最优水胶比,且最优水胶比和砂率紧密相关。工程常见砂率为0.1~0.4,对应的最优水胶比在1.0~1.4之间。砂率高时,对应的最优水胶比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SL 314—2004)规定,碾压混凝土的水胶比在0.43~0.70之间,由于碾压混凝土的强度与水胶比成反比,且过高的水胶比对碾压混凝土的耐久性也不利,因此,水胶比宜小于0.70。但碾压混凝土总胶凝材料用量C+F(C代表水泥,F代表粉煤灰)通常大于130kg/m3,因此规定碾压混凝土总胶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130kg/m3。其胶凝材料总量明显高于胶凝砂砾石材料,两种材料工程常用的配合比中,每立方米材料中的总用水量都在80~100kg/m3

为了进一步说明“最优水胶比”问题,再考虑长龄期因素,水胶比对材料后期强度的影响,设计了在砂率为0.2,水泥用量为50kg/m3,粉煤灰掺量为30kg/m3、40kg/m3、50kg/m3时,水胶比分别为0.8、1.0、1.2、1.4情况下的配合比,测得90d抗压强度。水胶比与立方体试件90d抗压强度关系曲线如图2.4-5所示。

img

图2.4-5 水胶比与立方体试件90d抗压强度关系曲线

可以看出,当水泥用量为50kg/m3、粉煤灰掺量为30kg/m3时,材料90d抗压强度在水胶比为1.2时达到最大,此时用水量为96kg/m3;当水泥用量为50kg/m3、粉煤灰掺量为40kg/m3时,材料90d抗压强度在水胶比为1.0时达到最大,此时用水量为90kg/m3;当水泥用量为50kg/m3、粉煤灰掺量为50kg/m3时,材料90d抗压强度在水胶比为0.8时达到最大,此时用水量为80kg/m3。材料的后期强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其最优水胶比逐渐降低,但幅度不大,最优水胶比在1.0~1.2之间,每立方米材料中的总用水量依旧都在80~100kg/m3之间。

以上结果说明,在水泥用量为50kg/m3时,90d龄期最优含水量,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主要是因为粉煤灰在增强材料后期强度时的作用明显。而材料在不同配比下,28d龄期最优水胶比均为1.0,主要有两种可能:①28d龄期粉煤灰作用弱,有效胶凝材料总量少,含水量要求多;②试验所选胶凝材料总量在80~100kg/m3较多,水胶比最小为1.0,不一定最优。通过以上分析,胶凝砂砾石材料用含水量表述其水的添加量可能更合适,胶凝材料在80~100kg/m3时,其最优含水量为80~100kg/m3,但二者成反比关系,即胶凝材料用量多时,含水量取小值,反之,胶凝材料用量少时,含水量取大值。这与一般碾压混凝土规律基本一致。

胶凝砂砾石材料施工中,骨料尽量不筛分,砂率尽量不调整,在同样胶凝材料用量的情况下,通过寻求最合适的用水量来提高材料强度。“最优含水量”的发现,为胶凝砂砾石材料工程应用提供了指导。

2.4.3 砂率对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砂率是影响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砂,作为工程当中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材,不仅起到调和拌和物性能,改善材料工作性、和易性等作用,同时也起到一定的填充作用,与胶材、水拌和后形成的砂浆对材料强度有一定的影响。胶凝砂砾石材料坝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就地取材,经济环保,在河流上筑坝,河道中的含沙量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能够就地取材合理利用,通过探究砂率对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的影响,可以为工程上选址筑坝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分析在同一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情况下,砂率分别为0.1、0.2、0.3、0.4的抗压强度,如图2.4-6所示。

img

图2.4-6 砂率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关系曲线

可以看出,砂率从0.1到0.2,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砂率从0.2到0.3、0.4,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则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图形出现“拐点”现象,即胶凝砂砾石材料配合比设计同样存在最优砂率,砂率为0.2时,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最大。

分析原因在于:胶凝砂砾石材料不同于其他混凝土材料,主要是通过胶凝材料、砂子和水简单拌和为胶结物包裹骨料从而形成一定强度,伴随着砂率的增大,在胶材用量一定的情况下,包裹骨料表面的胶材浆量就相对较少,这使得骨料之间的胶结力相对下降,拌和物的工作性也较差;此外由于胶凝砂砾石材料石子骨料粒径的不同,试件内部会形成孔洞,随着砂率的增大,这部分孔洞逐渐被砂填充,但由于沙粒之间的胶结力较小,承载能力差,不稳定,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的情况下容易形成破坏面,快速破坏,导致材料强度的降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最优砂率”问题,再考虑长龄期因素,砂率对材料后期强度的影响,设计了在最优水胶比为1.0,水泥用量为50kg/m3,粉煤灰掺量为30kg/m3、40kg/m3、50kg/m3时,砂率分别为0.1、0.2、0.4情况下的配合比,测得90d抗压强度。砂率与立方体试件90d抗压强度关系曲线如图2.4-7所示。

img

图2.4-7 砂率与立方体试件90d抗压强度关系曲线

可以看出,砂率从0.1到0.2,胶凝砂砾石材料90d抗压强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砂率从0.2到0.4,胶凝砂砾石材料90d抗压强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图形出现“拐点”现象,即胶凝砂砾石材料配合比设计也存在最优砂率问题,28d强度和90d强度规律一致,即砂率为0.2时,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最大。

胶凝砂砾石材料最大的优势就是: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做到对粗骨料、细骨料不筛分,保证其原级配。水利工程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各地方料场的砂率也不尽相同,当砂率特别低或特别高的时候,可以对砂率进行人为调整,使其尽量最优。

2.4.4 水泥用量对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水泥是目前在国内工程中运用最广泛的胶凝材料,胶凝砂砾石材料工程特性之一就是水泥用量较少,水泥用量是影响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研究水泥用量对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的影响,在水胶比为1.0的前提下,控制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总量分别为80kg/m3、90kg/m3、100kg/m3,分别说明砂率为0.2、0.3、0.4时,每立方米拌和物中水泥用量的增加对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如图2.4-8所示。

不同砂率情况下,每立方米胶凝砂砾石材料中,水泥用量每增加10kg,材料抗压强度可提高百分比见表2.4-1。

img

图2.4-8 水泥用量与抗压强度关系曲线

表2.4-1 水泥增量与抗压强度关系

img

注 表中C表示水泥用量,F表示粉煤灰掺量,单位为kg/m3

可见同等条件下,每立方米胶凝砂砾石材料中,水泥用量每增加10kg,材料抗压强度可提高15%~22%。且当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总量小于100kg/m3时,在最优水胶比、最优砂率下,水泥用量为40kg/m3时,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可达3~5MPa;水泥用量为50kg/m3时,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可达5~6MPa;水泥用量为60kg/m3时,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可达6~8MPa;水泥用量为70kg/m3时,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可达8~10MPa。

同时“超贫胶结材料坝研究”中有以下结论:试验用425号水泥和525号水泥,取10kg/m3、20kg/m3、30kg/m3、40kg/m3、50kg/m3、60kg/m3、70kg/m3、80kg/m3和100kg/m3共9个水泥用量,研究水泥用量对超贫胶结材料强度的影响。试验时调整水胶比的大小,使试件能够成型为原则,试验结果如图2.4-9所示。

img

图2.4-9 水泥用量与超贫胶结材料强度的相关性

由图2.4-9可知,水泥用量增加,超贫胶结材料的抗压强度增大。当水泥用量在50kg/m3以下时,水泥用量变化对超贫胶结材料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当水泥用量大于50kg/m3时,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超贫胶结材料强度增长明显加快。

综上所述,在胶凝砂砾石材料当中,水泥作为胶凝材料,起到主要的胶结作用,水泥用量的增加对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的增强作用显著,水泥用量是影响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2.4.5 粉煤灰掺量对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胶凝砂砾石材料作为新型筑坝材料不仅经济实用而且绿色环保。粉煤灰作为当代现代化工业废料,掺入胶凝砂砾石材料之中,不仅能够提高材料强度,还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的耐久性能。此次试验中,为了研究粉煤灰掺量对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在水胶比为1.0的前提下,控制水泥用量分别为40kg/m3、50kg/m3、60kg/m3、70kg/m3,分别说明砂率为0.2、0.3、0.4时,每立方米拌和物中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对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粉煤灰掺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关系曲线如图2.4-10所示。

img

图2.4-10 粉煤灰掺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关系曲线

不同砂率情况下,每立方米胶凝砂砾石材料中,粉煤灰掺量每增加10kg,材料抗压强度可提高百分比见表2.4-2。

表2.4-2 粉煤灰增量与抗压强度关系

img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每立方米胶凝砂砾石材料中,粉煤灰掺量每增加10kg,材料28d抗压强度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大多在1%~10%之间,离散性大,不能清楚地反映粉煤灰掺量增加对材料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分析原因在于:①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除小部分粉煤灰参与二次水化反应提高胶凝砂砾石材料的强度外,剩余未参与反应的粉煤灰充当惰性填料,起到微集料的填充效应,填充胶凝砂砾石材料试件内部的孔隙,减小材料孔隙,改善材料的和易性、密实性和防止粗骨料分离,从而起到提高强度的作用;②由于粉煤灰本身的特性,其二次水化反应对材料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后期,在此28d龄期内,粉煤灰特性尚未完全发挥,因此对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的增高并不明显。故通过90d龄期试件试验,进一步研究粉煤灰对材料后期强度的影响。

2.4.5.1 粉煤灰最优掺量研究

水利工程中,大多都会掺入粉煤灰,尤其是碾压混凝土坝,其粉煤灰掺量最高达总胶凝材料的70%(江垭水电站)。《胶结颗粒料筑坝技术导则》(SL 678—2014)中也提出,在用胶凝砂砾石材料筑坝时,可掺入粉煤灰。但对粉煤灰是否存在最优掺量,掺多少时最经济,并未提及。此次试验中,为了解决这些疑问,设计了在水胶比为1.0、最优砂率为0.2的前提下,水泥用量为50kg/m3、60kg/m3时,粉煤灰掺量分别为20kg/m3、30kg/m3、40kg/m3、50kg/m3、60kg/m3、80kg/m3、100kg/m3情况下的配合比,测得90d抗压强度。粉煤灰掺量与立方体试件90d抗压强度关系曲线如图2.4-11所示。

由图2.4-11可知,在同样水泥用量、同样水胶比、同样砂率前提下,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立方体试件90d抗压强度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走势,说明在该材料中,粉煤灰存在最优掺量问题。进一步分析,当水泥用量为50kg/m3时,粉煤灰掺量为50kg/m3时出现峰值;当水泥用量为60kg/m3时,粉煤灰掺量为60kg/m3时出现峰值。可见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水泥+粉煤灰)的50%时,为“最优掺量”。在寻求最优掺量的同时,著者进一步研究粉煤灰掺量为多少时,对材料强度提高的效率最高,增加速度最明显,如图2.4-12所示。

img

图2.4-11 粉煤灰掺量与立方体试件90d抗压强度关系曲线

img

图2.4-12 粉煤灰掺量与立方体试件90d抗压强度增加值的关系

由图2.4-12可知,在同样水泥用量、同样水胶比、同样砂率前提下,当水泥用量为50kg/m3时,粉煤灰掺量为30kg/m3时,强度提高比最高(斜率最大),此时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水泥+粉煤灰)的37.5%;当水泥用量为60kg/m3时,粉煤灰掺量为40kg/m3时,强度提高比最高(斜率最大),此时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水泥+粉煤灰)的40%。可见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水泥+粉煤灰)的40%左右时,为“经济掺量”,即掺入粉煤灰增加强度的效率最高。

2.4.5.2 粉煤灰掺量对材料后期强度影响研究

为了研究粉煤灰掺量对材料后期强度的影响,著者设计了在水胶比为1.0,水泥用量为50kg/m3,砂率分别为0.1、0.2、0.3时,粉煤灰掺量分别为30kg/m3、40kg/m3、50kg/m3情况下的配合比,测得90d抗压强度。粉煤灰掺量与立方体试件90d抗压强度关系曲线如图2.4-13所示。

不同砂率情况下,每立方米胶凝砂砾石材料中,粉煤灰掺量每增加10kg,材料抗压强度可提高百分比见表2.4-3。

img

图2.4-13 粉煤灰掺量与立方体试件90d抗压强度关系曲线

表2.4-3 粉煤灰增量与抗压强度关系

img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等条件下,每立方米胶凝砂砾石材料中,粉煤灰掺量每增加10kg,材料90d抗压强度会增强,增幅在5%~20%,比28d抗压强度增幅大。砂率低时,增幅偏上限,砂率高时,增幅偏下限。也说明当砂率较低时,粉煤灰起到了代替砂的作用,使试件填充更密实。

2.4.6 龄期对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龄期是影响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的因素之一,在混凝土的研究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增大的,但若在试件中掺入一定量粉煤灰,由于粉煤灰的自身特性,材料后期强度会提高。

以水泥用量为50kg/m3,粉煤灰掺量为30kg/m3、40kg/m3、50kg/m3,砂率为0.2,水胶比为1.0、1.2、1.4的配合比为例,试验结果如图2.4-14所示。

img

图2.4-14 90d强度增长率与水胶比关系曲线

可以明显看出,胶凝砂砾石材料的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长而增大,这和混凝土具有相同的性质,龄期越长,强度越大。90d龄期的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为28d龄期抗压强度的110%~140%,在水泥和粉煤灰作用下,180d龄期的胶凝砂砾石材料抗压强度为90d龄期抗压强度的115%左右,且材料90d和28d强度增长率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大。大水胶比可以使材料后期强度显著提高,但此时的水胶比不一定是使材料强度达到最高的“最优水胶比”。

2.4.7 尺寸效应

尺寸效应是材料的一种力学性能,是随着材料几何尺寸的增长,强度的试验值呈下降趋势。在混凝土试验和土工试验中常常存在尺寸效应,直接影响材料的真实强度、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胶凝砂砾石材料是一种新型坝体材料,主要运用于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由于实际结构往往很大,进行真实结构系统试验的可能性很小,往往是以试验室小型尺寸试件得出的破坏结论来指导实际结构工程,因此,需要针对胶凝砂砾石材料的尺寸效应进行研究,为以后指导胶凝砂砾石材料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基础。

为了进一步探究试件尺寸对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的影响,此次试验以二级配骨料为试验原料[中石子(20~40mm):小石子(5~20mm)=6:4],成型试件为尺寸为150mm×150mm×150mm、300mm×300mm×300mm、450mm×450mm×450mm的立方体试件,试件中骨料的最大粒径为40mm,搅拌成型后养护至28d龄期,试验结果见表2.4-4。

表2.4-4 胶凝砂砾石材料不同尺寸试验结果

img

从表2.4-4可以看出,尺寸为300mm×300mm×300mm试件的抗压强度低于150mm×150mm×150mm试件的抗压强度,且300mm×300mm× 300mm试件的抗压强度为150mm×150mm×150mm试件的抗压强度的87.5%;尺寸为450mm×450mm×450mm试件的抗压强度低于150mm× 150mm×150mm试件的抗压强度,且450mm×450mm×450mm试件的抗压强度为150mm×150mm×150mm试件的抗压强度的71.5%。

分析原因在于:胶凝砂砾石材料胶凝材料用量较少,在同一骨料级配的情况下,试件尺寸越大,材料的相对密实程度越低,骨料之间胶凝材料的胶结作用越低,此外,试件尺寸的增大,使得试件承压面与轴心距相对增大,试件的抗压强度减小。因此,试件尺寸越大,材料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越低。

2.4.8 骨料级配对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骨料级配对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胶凝砂砾石材料骨料主要以卵石为主,通过少量胶凝材料的胶结作用将不同粒径的骨料胶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建筑材料。因此,作为主骨架材料,骨料对材料强度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此次试验针对二级配、三级配、全级配骨料进行了多组试验,分别采用4个不同粒径的卵石,即小石子(5~20mm)、中石子(20~40mm)、大石子(40~80mm)、特大石子(80~150mm),研究级配对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此外,为了进一步探究骨料粒径对胶凝砂砾石材料强度的影响,此次试验在参照原有规范比例的基础上,对试验组骨料粒径比例进行了调整,具体试验结果见表2.4-5。

表2.4-5 不同级配料抗压强度

img

不同级配下,对应的抗压强度见表2.4-6。

表2.4-6 不同级配28d的抗压强度

img

由表2.4-6可以看出,随着胶凝砂砾石材料骨料级配的增大,材料强度总体上体现出降低的趋势,骨料级配对胶凝砂砾石材料试验强度有较大影响。同种配合比前提下,三级配300mm×300mm×300mm立方体试块28d抗压强度是二级配150mm×150mm×150mm立方体试块28d抗压强度的75%左右;全级配450mm×450mm×450mm立方体试块28d抗压强度是二级配150mm×150mm×150mm立方体试块28d抗压强度的65%左右。

三级配、全级配试件强度低于二级配试件强度,分析原因,一方面由于级配影响,另一方面也与试件尺寸有关。

另外,在三级配的试验中,调整不同粒径骨料的掺量,研究不同级配对材料强度的影响。试验数据见表2.4-7。

表2.4-7 骨料级配不同时的抗压强度

img

从表2.4-7中可以看出,同样配合比前提下的三级配试件,不同粒径骨料的掺量,对材料强度影响很大。试验抗压强度最大值是最小值的近2倍。可见,骨料级配良好与否,对材料强度影响重大。

土的级配情况是否良好,常用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来描述,级配良好的土,能同时满足Cu≥5和Cc=1~3。

不均匀系数:

img

曲率系数:

img

式中:d60、d30、d10分别为粒径分布曲线上纵坐标为60%、30%、10%时对应的土料粒径。

参照这种方法,绘制出3种不同骨料(粒径5~20mm、20~40mm和40~80mm)不同掺量的粒径曲线,求得Cu和Cc值,参考土料级配优良判别标准,寻求胶凝砂砾石材料骨料级配优良与否的判别办法,如图2.4-15所示。对应的Cu和Cc值见表2.2-8。

当骨料级配同时满足Cu≥5和Cc=1~3时,材料的抗压强度均集中在5.34~5.71MPa之间,均值为5.52MPa,标准差为0.16,分布很集中。骨料级配不能同时满足Cu≥5和Cc=1~3的两组强度分别是平均强度的58%和84%,其强度明显偏低。

img

图2.4-15 不同掺量的粒径曲线

表2.4-8  Cu、Cc

img

可见,骨料级配对材料抗压强度影响很大,级配良好的骨料强度较高。可参照土料级配良好判别标准,用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来描述,级配良好的骨料,能同时满足Cu≥5和Cc=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