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脱贫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梨花飘香时

马卫民

每年春天,关桥河湾的梨树就开出一片白色的花海。春风吹来,花枝摇曳,树影婆娑,整个河湾弥漫着一股淡雅的花香,令人心旷神 怡。

2020年4月17日上午,由海原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关桥乡人民政府主办,宁夏老庄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海原县第三届文化旅游云节庆系列活动暨2020年“关桥网络梨花节”云开园活动正式开幕。

关桥乡党委书记马海燕介绍:本次活动主要由“云节庆+旅游”“网红+网货”“旅游+农业”三部分宣传推介组成,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充分整合社会媒体资源,通过活动预热、直播、后期视频及内容产出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全面提升关桥乡特色农业和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乡,打造亮丽关桥名片,助推脱贫攻坚,引领乡村振兴。

这次梨花节将采用全新旅游理念,活动期间通过云直播、云游览、云互动、云发布、云连线、云消费等方式来推介海原县特色农业和旅游资源。4月17日到19日每天14时至16时,广大游客可以利用观看抖音直播的方式直接线上“云赏花”,跟着网络主播漫游海原关桥乡,足不出户就能饱览梨花吐蕊迎春的别样盛景,领略当地风土人情,了解独具海原地方特色的美景美食。线下活动也同样精彩,游客不仅可以到梨花河谷亲身感受“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参加梨园摄影大赛一展才艺技能,定格花开美丽瞬间,还可以在关桥乡梨花小镇方堡村民就创联办的农夫市集、梨园人家品尝当地农户制作的梨园风情特色小吃,通过品尝海原美食,体验梨花盛会。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组织海原县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代表参加,集中展示展销海原县高端肉牛、小杂粮、香水梨、硒砂瓜、马铃薯、红葱、小茴香、红梅杏、牛肉、羊肉、清水河小产区碱性枸杞等特色优质农产品,让广大网络游客能够买到真正“质优价廉”的海原好网货。

据了解,2020年海原县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域旅游推进会精神,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农业”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海原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特色优势,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布局打造了海原县贺堡河流域梨花谷百年梨园风情区和南华山休闲自驾游两条旅游品鉴路线,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自古以来,生活在关桥河湾里的人,就对梨树情有独钟,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山脚河畔,凡是有点空闲的地方,都种上了梨树。

每一棵梨树都没有辜负农人的希望和期盼,它们拼命地生长,努力地成熟,在春华秋实的更替中演绎着生命的轮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梨花一开,情不自禁,你追我赶,一头跌进春天的怀抱。一片片洁白如雪的梨花,绽放在温煦的春风里。梨花开得极其安静,在属于它们的世界里,铺成朴素无华的海洋。

在关桥人的眼里,梨树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份得天独厚的礼物。

在关桥乡方堡村,我碰巧遇见方堡村驻村第一书记穆海彬。刚刚39岁的穆海彬,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2019年初,穆海彬来到关桥乡方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仅一年多的时间,穆海彬已经熟悉了这里的一切。

驻村期间,穆海彬利用原单位的科技扶贫资源优势,相继在方堡村实施了“香水梨丰产集成技术示范”“生物防控技术在经果林上的高效利用”等项目,累计投入各类科研资金220多万元,全力为方堡村的香水梨产业保驾护航。

为了降低农户香水梨种植风险,丰富果树品种,穆海彬积极协调宁夏绿洲德林核桃苗木有限公司为村里的老百姓免费提供苗木和技术,示范种植核桃70亩、6个品种水蜜桃60亩,并积极争取项目,引进玉露香梨树种苗20000余棵。

穆海彬告诉我,本届网络梨花节以“心约生态海原,情醉关桥梨花”为主题,分为“云节庆+旅游”“网红+网货”“农业+旅游”三个篇章,以“线上节庆”活动为主,“线下节庆”活动为辅,通过云直播、云游览、云互动、云发布、云连线、云消费的方式,邀请游客一同“网”约海原关桥,“云”游30里梨花河谷。

除了线上活动,线下活动也同样丰富多彩。梨园网络摄影大赛也于17日同时开启,摄影爱好者们用镜头聚焦海原之美,用摄影艺术独特的视角,记录下海原关桥花开的精彩瞬间。4月18日,在关桥乡方堡村梨花小镇主会场,由方堡村民就创联办的农夫市集、梨园人家举办了美食品鉴会,邀请到场的游客品尝当地农户制作的梨园风情特色小吃,感受地道海原美味。

漫步在古色古香的百年梨园,内心总会滋生出一股难以言状的特殊情感。开满梨花的老树,一身洁白,素雅淡定,枝丫相连,树冠呈伞状,它们站立成一道亮丽的风景,齐声呼唤春天的到来,一起爆发出蓬勃向上的力量。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要去就去梨花开放的地方,尘世刚刚睁开眼睛,洁净如初。漏在梨树下的阳光,淡薄至极。梨树枝头,小鸟鸣啭,清脆的叫声随风荡漾。梨园深处,种满苜蓿和韭菜,那些蓬蓬勃勃的绿,在湿润的泥土里奔放。农人播下的每一颗种子,都孕育着成长的希望。

古往今来,梨花在文人的眼中是悲情与伤感。宋代诗人苏轼说:“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这是一首极其伤感的诗,诗人看到梨花盛开而感慨时光流逝,抒发了青春短暂,人生如梦的哀愁。唐代诗人杜牧也写过:“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杆。”杜牧从另一个角度发出物是人非、时光如水的感叹。

体味古人的心境,我暗自思忖:没有繁华落尽的悲壮与凄美,哪有丰硕与甜美的果实?

梨花在关桥农人的眼中,是希望,也是发家致富的寄托和依靠。关桥乡河湾村是香水梨的主产区,每年4月,是河道里梨花飘香的时节。路过关桥的各个村落,总会看到沿途错落有致、姿态各异的梨树,缀满如雪似玉的梨花,站在梨树下的农人,目光清澈,笑容灿烂。

我久久徘徊在梨园深处,不肯离去。在这样一个美好时刻,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只有用心体味大自然带给人类的无限风光。此情此景,我多想把自己变成一朵洁白的梨花,开在人间最美四月天。

在关桥乡政府所在地,我实地走访了由华润集团帮扶打造的华润希望小镇,这是华润集团定点帮扶海原县之后的一个重要公益扶贫项目。

海原县华润希望小镇位于海原县关桥乡。关桥乡距离海原县城及同心县城均30公里,车程大约30分钟。小镇规划总面积43公顷,涉及村民343户,1200余人。2016年成立项目组,2017年6月开工建设, 2019年6月28日竣工。

漫步小镇,景色五彩斑斓,一个“生态宜居”“特色产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的美丽小镇呈现在我的面前。

据了解,华润希望小镇总投资1.35亿元,其中华润集团投资1.1亿元。自开工建设以来,按照边拆边建的工作思路,围绕关桥晨曦、墓园追思、花红烂漫、烽火夕照、红色记忆6个模块进行建设,就地新建改建民居,彻底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每每谈及华润希望小镇,关桥村百姓的言语中都会流露出满满的自豪与感叹,他们见证了小镇建设的全过程,很多人通过在工地打工,有了一定的收入。

华润希望小镇在规划建设的时候,就着力打造风格统一的沿街商铺,总建筑面积15840平方米。商铺分上下两层,户户宽敞明亮,家家宜商宜居。新建的商铺全部分配给小镇村民自主经营,村民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把临街商铺打造成关桥村群众购物休闲娱乐的核心商业 圈。

除了沿街商铺,华润希望小镇还根据关桥的历史,打造了“关桥晨曦”“墓园追思”“花红烂漫”“烽火夕照”“红色记忆”等乡村旅游景点,为关桥的全域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新建的产业帮扶中心,我遇见了几个学习刺绣的妇女,她们曾经整天“围着灶台转”,没有收入,经过专业老师的培训和指导,都走上了自主创业的舞台,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撑起了家中收入的“半边天”。

过去,有不少妇女也想改变,但受文化程度和现实条件所限,近处找不到合适的活计,出远门又怕别人笑话。刚开始动员妇女参加培训的时候,很多人半信半疑。都不敢相信能在家门口,通过绣花、剪纸把钱挣下。

2019年6月,海原县的对口帮扶单位——华润集团在关桥乡关桥村建设的海原华润希望小镇竣工,村里的烂土路成了硬化路,广场上健身器材、儿童娱乐设施应有尽有……旨在帮扶当地妇女就业创收的润农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随即开课。

刚坐到宽敞明亮的合作社教室时,很多人都不适应,习惯了做饭洗锅、喂牛喂羊的女人们,静不下心来,穿针走线要么针掉到地上,要么把手扎得流血。图案绣不好,粗细不一致,手眼不协调。

静不下心、坐不住就强忍着,家里再忙都不能落下一节课,回家都带上工具继续学……仅仅半年时间,她们的技艺就颇为成熟,每周收入在1000元左右。

剪纸、回绣是海原县2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中海原回绣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年来,海原县越来越多的妇女从“灶台”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走上了脱贫致富路。目前,海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业孵化基地已孵化专业合作社12家,带动744户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

按照马海燕的说法,关桥乡遵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积极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书写好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篇章。

请相信,世上的鲜花一定会盛开的,美好的事物,也一定会接踵而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