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道徽——太极图说
道教以太极图为道徽,道士在作法之时,法衣上、道幡上都赫然绣着太极图图案,是以太极图是道教的标志。
太极图作为道教的标志有什么意义呢?读者诸君切不可小看了这一标志,这里面有着大学问。
第一,“太极”的观念历来为道家所主张,道家最先提出“太极”。
庄子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这是庄子论“道”,其中“太极”指天,“六极”指地,“道”是宇宙本原,先天地而生,“太极”比起“道”要低一个层次,所以“道”在“太极”之先。太极是什么呢?道家学者认为太极就是“太一”,或简称为“一”,所以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这点,易学家也是清楚的。韩康伯在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作注时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那么什么又是“无”的状态呢?韩氏取孔颖达《周易正义》,作疏曰:“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另一位东汉易学家虞翻注《易》,称太极就是太乙:“太极太乙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为什么又叫太乙,除了音同通假外,还涉及道家先民对“北辰(北斗)”的信仰,乙正是北斗七星(夏时为九星)的象形,可见离古未远的易学家们还知道太极就是道家所说的太一。简要之,太一、太乙皆太极之称谓。
对中华文化产生巨大影响者,无外儒、释、道三家。儒家原先不谈太极,只讲中庸,所谓“夫子之道,惟恕而已”。儒家讲太极是直到宋代才时兴。宋儒为了振兴儒学,在吸收了道、释二家之说以后,以义理为主,兼谈性命,才提出宋儒的理学,周敦颐、朱熹才画出了太极图。自宋至今,也不过八九百年,显然太极的发明权无论如何也到不了儒生手中,倒是因沾了一点黄老的边,周敦颐、程颐、朱熹几个宋儒被《宋史》列入《道学传》,宋学也称道学了。
释教,本是外来宗教,经汉晋东来天竺僧人传法,以及唐玄奘西去取经,传入中国,虽然经过改造,成为中国佛教,但其教义教规仍遵印度佛教。佛家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才是佛门标志。对那些不识梵文,道行很低的僧人,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佛家的标牌了。
既然儒、释二家,都自有信仰,不会以太极为他们的标志,唯一能与道门一争高下的就只有易学。
《易经》的成书,据郭沫若考证,大约是秦汉之际,比起战国时期的《庄子》明显要晚。《周易》中“太极”的概念后《庄子》而出。当然,对《周易》的成书年代也有持异议者。近人张立文认为不迟于战国中期,如此,《周易》也不比《庄子》成书早。再说,易学的源头不过推到文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这是《周易·系辞》上的话。起于中古,已属渺茫;作于文王,倒有实录。而道学源头则由来已久,远的黄帝不说,以有文字可考者,在舜禅位于禹的原始公社制后期,道家学派的精粹思想已处处可见。《尚书·虞书·大禹谟》说:“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我们把虞舜的话与后世老子说的话相比较,就不难看出,老氏之学,实上古道学血胤。
早期的道书从不同角度阐述太极,而易学著作则重点论述卦爻。
先看战国时人们认为,“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庄子·天下》)。这里的太一,接近于形成天地万物的炁(气),又有点通于道,所以成玄英疏曰:“大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悟其指归,以虚通太一为主。”“泰一者,执大同之制,调泰鸿之气,正神明之位者也”,“中央者,太一之位”(《鹖冠子·泰鸿》)。这是把太一与神和北极星(北辰正中)相联系,反映了先民对天(自然)、神至高无上力量的崇拜。
再看秦代时人们认为,“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吕氏春秋·大乐》)。据司马迁所言,《吕氏春秋》除收儒家之说外,还广采道家及阴阳、名、法、墨各家之言,保存了许多先秦旧说及古代史料。此处太一类“道”,为万物本源。汉·高诱所注“太一,道也”可证。
再看汉代时人们认为,“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原道者,卢牟六合,混沌万物,象太一之容”,“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微宫者太一之居”(《淮南子》)。太一在刘安眼里,一指为气,再指为道,三指为神,成了自然、社会、人类,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
凡此种种,足以说明太极观念源出道家,并与时迁移,根据自我需要应物变化,一步步建立了自然、社会、人三合一的本体理论,这是任何古易学著作难以望其项背的。
第二,太极图来源于道教是个不争的事实。
早期的图式可见于《道藏》一百九十六册《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中的《先天太极图》,以后稍有所变,由华山道士陈抟绘制,刻于华山石壁之上,作为修炼内丹之用,称为《无极图》。之后,几经传授,此图传到宋儒周敦颐手上,他在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复归于无极”等思想的影响下,提出无极而太极之说,并采《易》说,著《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图4、图5须对着看,图5为图4之解说,而图4为周敦颐《太极图说》中之要图(图6),“无极而太极”说,悉本此而来。
图4 《道藏》所载《先天太极图》
到了南宋,陈抟之图已隐,只在道士手中秘传,一般人很难见到,以致博学如朱熹到了晚年尚未见到此图,于是竭力搜求,不惜派他的学生蔡季通远道入蜀,至青城山花重金才从西蜀隐者篾首酱翁处购回,后来刊印在朱熹所著《周易本义》一书之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太极图。关于这一传承,清人胡渭在《易学明辨》中说:“自种放以后,儒者受此图,皆有所变通恢廓,而非复希夷之旧。唯蜀之隐者,得其本真,私相授受,以为丹家之
图5 黄宗炎所见陈抟《无极图》
图6 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太极图》
图7 现代流行的太极图
要诀,篾首酱翁之流是也。而朱学博洽,亦不得见,必嘱季通入峡求之。”可见朱熹所得确为陈抟真本。图7即为朱熹所得,现代流行的太极图。
这几个图有什么不同呢?
图4,《先天太极图》是道家学派宇宙生成模式图。《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即图中黑白相间的圆,亦即太极(后世依此绘制成现代通行之阴阳鱼太极图)。为什么置于“○”之下?“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此“无”,无形无象、无色无声、无臭无味、无热无寒、无左无右、无前无后、无内无外、无始无终、无边无际、无情无思、无善无恶、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故称为“无”。此“无”本来无名,老子勉强把它称为“道”。此“无”即“道”,所以说“道常无名”,用“○”表示,这是道生一。为什么又置于两个“○”之中,这是一生二,太极分而为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是以阴静在上,阳动在下,由一阴一阳、一动一静,阴阳化生五行,此即二生三。由五行阴阳推衍化生不可胜数,此即三生万物。用简式表述即是:道-太极-阴阳-五行-万物。这是一个多么整饬有序的宇宙生成模式图,并以“道”贯之,所以《先天太极图》是不折不扣的道图。
图5,《无极图》仍本《先天太极图》而来,不过对它作了由下而上的逆反解说,用以说明内丹修炼。图中以人身比附宇宙,所谓人身小天地;又以内丹修行比附外丹烧炼,以人体为鼎,以精气为药,以神为运用的火候,通过修炼精气神,结丹脱胎求仙。这种内丹修炼过程,正与宇宙生成过程顺序相反,逆而行之。因此,无极图也就是太极图。同一张图由上到下解说就是太极图,从下到上解说则是无极图。因为是内炼图,自然也是道图。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中表明了以“太极”为中心的创世说,也构造了一个容自然、社会、人生为统一体系的模式图(图6、图8),不过是用“无极而太极”来描述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化生,终而归结到太极这一绝对实体。名曰解说太极图,实为解易图,加上二百五十余字的“图说”(又名“易说”),实为不折不扣的易图,所以周敦颐感慨“大哉易也,斯其至矣!”倒是他这一派,融汇儒、释、道三教,以理解太极,开宋明理学先河,被誉为“有宋理学之宗祖”,确不为过。
图8 周敦颐解说太极图
朱熹刊印之图用的是陈抟真本,而周敦颐的图,据《汉上易解》所述也是传自陈抟,即陈抟传给穆修,穆修传给李之才,李之才传给邵雍,邵雍传给周敦颐。尽管周敦颐、朱熹假太极图以说易,融三教之说而创理学,但无可否认的是,太极图直接源于道图,出于道流。
第三,关于太极图像神秘的雏形源自何处,有种种推测,至今仍是一个谜。
近来甚至有学者提出是天外来客遗留下来的外星文化符号。我认为,最初的太极图像意识源自我国先民的龙凤图腾,深层的含义是华夏民族对太阳神及月神的崇拜,包含了中华民族对宇宙起源及对天地、自然、人生的独特思维。由阴阳鱼构成的太极的美妙图案,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太极图源于道流已如上述,而太极图揭示了天地、自然、人生包含着同源同构的思想,这一思维方式也是中医学先哲们所共有的思维,因而《黄帝内经》在关于宇宙生成、揭示生命现象方面与太极图所表达的道家思想惊人地吻合,这是我们今天从中医学、文化人类学角度重新研究太极图的实际意义。基于这种认识,特作太极图说补,并提出《内经》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