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中医名家学术要略(第三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学术思想

杨老终生为发扬中医学而笔耕不辍,诚如先生所言:“余承先人之余绪,窥医学之门径,驽钝不才,谨守继承,未足以言发扬也。然庭训师传,言犹在耳,执经问难,历历于心,加以门诊、病房医疗实践,系统观察,悉心体会,诚有得于心,应之于手,宣之于口,笔之于书者,不甘自馁自弃也……上自性命修养之道,下至方术一技之长,悉已所知,尽情一吐为快。”遗憾的是1966年“文革”之难,杨老病逝,大量文字资料散失被毁而无从补救。现仅就吉光片羽之领悟,侍诊聆听之语,信笔记录之理解,以及既往帮助师翁整理文稿笔记之研究,对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之体会,整理总结于后。

一、思考探索,发扬中医

杨老曾说:我国有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是在特有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医学术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它的学术思想是先代劳动人民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结合当时的哲学思想、自然科学,客观地观察周围的一切,来体察人类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所以它是实质的、自发的辩证法和唯物论。虽然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的掺杂了些许唯心思想,但是并不妨碍其体制。西医是现代医学,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尤其近百年来,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它掌握现代医疗知识,运用现代医疗设备,同样积累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

由于中医学过去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得不到自然科学的滋溉和培养,缺乏现代的、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此,研究中医学的任务是艰巨的,也是极其复杂的,不能企图简单地以西医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医,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成果,将现代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气象学、电子学、信息学等用于研究,才能逐步地解决中医的研究问题。以科学方法整理它的理论,总结它的经验,使它与现代医学科学合流,建立起一套新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成为我国独创、特有的新医学,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贡献。

二、挖掘《内经》,发皇古蕴

杨老说:《内经》是中医理论的主要源泉,它吸收运用《内经》时代的哲学思想,以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为指导,结合天文、气象、历史、数学、地理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宝贵经验,解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突出了整体观念,在中医病因病机学说、诊断(特别是关于脉学一项)、治则、养生、治未病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内容极其丰富,为中医学奠定了基础,历来被奉为中医经典之首,亦作为中医学者的必修课。《内经》有宝贵的科学内容,但这些内容在两千多年前不可能达到系统化和明朗化,故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作为中医学者研究《内经》,就是要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并发扬之。

杨老一生怀有诚心诚意和百折不挠地献身于中医理论研究的决心,以发扬先贤的成就为己任,特别是在将《内经》理论运用于指导中西医结合的诊治及对老年医学、预防医学的研究方面独具匠心。

(一)挖掘《内经》在解剖学上的成就

《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可见早在《内经》前已有解剖实践。在《骨度》《经筋》《脉度》《本脏》《胃肠》和《平人绝谷》等篇内,对于脏腑之坚脆、大小、长短、纳谷之多少皆有数字记载。如《内经》记载食道长度一尺六寸,小肠、回肠和广肠共长五丈六尺八寸;现代人体解剖发现食道长25cm,小肠和结肠共长925cm,两者依照比例计算,非常接近,证明《内经》记载的解剖有相当的准确性。这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生理学的理论契合点。

(二)挖掘《内经》在血液循环学说方面的成就

人体血液循环的发现,是医学上一个重要的成就,它将陈旧的医学观念引导上了科学的途径。在欧洲哈维(1578—1657)最先发明血液循环在17世纪,可是《内经》在两千年以前就已经对血液循环做了正确的描述。如《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皆属于心。”《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也。”《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以上略举几段经文,可见古人已认识体循环、肺循环与淋巴循环、心脏与脉管的关系、心与肺的关系,其成就是十分巨大的。此理论为指导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血液病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挖掘《内经》在中枢神经生理及高级神经活动方面的成就

《内经》虽然以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但并不是不知脑的作用。《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并以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为奇恒之府。《灵枢·海论》并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就以上经文可以看出先贤对脑的重视程度,并且指出脑髓的作用。古代是以心脏搏动为标记,而揣度脑髓的机能。

关于情绪的表现,则以化气言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在大自然中和周围环境密切接触,情志时刻在活动变化,若虽动而有节制则无妨,若过动妄动则精神上受到刺激,就会影响生理变化而发生疾病。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有“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说法,这都说明七情偏盛与人体内脏有密切关系。

关于睡眠与梦的表现,《灵枢·口问》说:“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这是以阴阳学说、唯物主义思想解释醒与睡的具体表现。《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四)挖掘《内经》在内分泌学上的成就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男女青春期,具有天癸至的说法,当然系指性激素而言,所以内分泌的发明应归功于《内经》。1855年法人彭兰德发明内分泌,则后于《内经》甚远。

关于妇人无须的解释,《灵枢·五音五味》说:“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下文论宦官与天宦之无须,亦指出伤其冲脉,或冲任不盛。古人虽未指出性腺的作用,但提出冲任之脉,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五)挖掘《内经》在老年医学方面的成就

老年医学是研究机体衰老的机制和老年疾病的临床预防、治疗以及老年人的心理、营养、康复等的学科。老年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我国目前的划分标准是45~59岁为初老期、60~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

杨老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工作中意识到老年医学应作为一个新课题进行单独的研究。联系到《内经》有关摄生的丰富内容,杨老说,人从胚胎时期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以致死亡,有一定的规律,应该学会控制这一规律,以便能够延长生命,延缓衰老和死亡,使人们更加健康愉快的生活。

“生就意味着死。”这是唯物辩证法,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客观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就是说人既有生,必然有衰老和死亡,为何不能活到生命的正常期限?能不能推迟早衰和死亡的时间呢?《内经》中有许多关于养老防老方面的论述。

1.天年

何谓天年?也就是人类正常的寿命。《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谓百岁,据王冰注:“《灵枢经》曰:人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以其知道,故年长寿延年。度百岁,谓至一百二十岁也。”《尚书·洪范》曰:“一曰寿,百二十岁也。”是以一百二十岁为人之天年。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天年呢?《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指出预防因素。又说:“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这是指出养生因素。又说:“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是指出社会因素。这三种因素又各有发展,由预防而发展为医药治疗,由养生而发展为修心养性,唯社会因素和自我素质修养尤为重要。

2.衰老的形成

人从青春少年一直到白发苍苍的老年,依照一定发展规律而逐渐变化着。《灵枢·天年》谓:“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西医学认为生命是以蛋白质为物质基础,以新陈代谢为基本条件,以神经系统活动为主导力量。一切破坏生命物质基础,影响生命基本条件和紊乱生命主导力量的条件或因素,都有促进衰老的作用。

衰老现象正是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功能衰退的改变造成的,而中医把这些系统分属于五脏,认为衰老变化的枢纽在于“神气”的盛衰。所谓神,是指人体内一切生命的主宰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神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表现。神是由精气所生。《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在神形成之后,需要得到后天五谷之精的不断滋养,故《灵枢·平人绝谷》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又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只有不断的得到水谷之精的补充,神气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因此,神的衰退也是脏腑功能衰退的表现。现代医学认为衰老有两大因素:一者为先天性因素,即基因的程序支配衰老的进程;二者为后天因素,即内外环境(理化、生物和机械因子)的损伤、微小损伤的持续积累导致机体功能减退或丧失以致衰竭。二者可相互印证。

3.精神修养与长寿

古人将精神活动分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说:“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谓魂、魄、意、志皆神的类属。《灵枢·本神》说:“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些皆是神的体现,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谓的高级神经活动。下文又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伤神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img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此又言精神得养则长生久视,精神失养则情志伤感而致死亡。现代医学亦已证明精神与衰老的关系。精神修养是长寿的保证。

4.劳动、性情、嗜好与长寿

《素问·上古天真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将长寿与动作并提,事实证明许多长寿的人,一生从事体力劳动(包括脑力劳动),不但保持着健康的身体,而且才思敏捷。华佗说过:“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三国志·方技传》)孙思邈也说过:“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保生铭》)因此,劳动有益于健康,有益于长寿。

人性情不同,嗜好各异。老人孤寂独守,易于抑郁伤感;投其所好,则精神有所寄托,亦修养一法。偏好欣赏把玩,怡情悦性,免其劳倦、咨嗟,足以提高其情绪,亦可使各种生理功能活跃起来。至于酒醴烟茶亦为多数人所好嗜,对于养生有利有不利,凡属不利者,应加以戒制。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等于自残。

5.遗传与长寿

人的生命是得之先天,又依赖于后天的滋养以发育成长。《灵枢·天年》说:“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所以寿命的延续与父母遗传有密切关系,生命的寿夭也是遗传的某种特性。

(六)挖掘《内经》在预防医学方面的成就

1.食疗的成就

《内经》论病,从整体出发,提倡一方面祛除病邪,一方面扶助正气,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正气能代偿体内损失和改善机体的失调。《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六节藏象论》:“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说明一切药物的性质都有所偏,唯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是气味中和养人之品。药物的偏性虽能攻邪,也能损害人体,药物是含有毒性的。毒有大小,病有轻重,中病即止,要把药物和食物结合起来。食物能直接帮助生理功能,增强药物疗效,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促进体力的恢复。以后逐渐发展,便有《食疗本草》和《饮膳正要》等书出现,形成中国的食疗医学。

2.起居饮食与养生

起居是养生的一个重要部分,《内经》提出“起居有常”,王冰注谓“起居有常,以调其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更具体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被发缓形,见于发陈之时,且曰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见于蕃秀之时,且曰使志无怒,使气得泄。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见于容平之时,收敛神气,且曰使志安宁,以应秋气。冬三月,早卧晚起,去寒就温,见于闭藏之时,且曰使志若伏若匿,若已有得。”

饮食可以营养身体,但宜保持适当规律。《内经》主张“饮食有节”,又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从这些经文来看,人的饮食首宜定时定量,或定时适量,戒暴饮暴食,忌多食肥甘,方合乎养生之道。

朱丹溪著《茹淡论》说:“味有出于天赋者,有成于人为者。天之所赋者,若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养人补阴之功,此《内经》所谓味也。人之所为者,皆烹饪调和偏浓之味,有致疾伐命之毒。”其所主张茹淡,推崇果蔬菜果,贬斥烹饪调和偏厚之味,深合于现代科学验证。实践亦证明,在足够的营养基础上应力求淡薄。

3.气功锻炼、药物与长寿

气功是古代吐纳引导之术,为我国人民长期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发展的养生方法之一。气功分动功和静功两种,又有动静结合,称为性命双修。练动功时,如熊走鸟飞,要使筋骨强健。《素问·异法方宜论》:“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也就是华佗所说“人身常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练静功是守意入静,练精气神,即《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到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和“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意义。至于动静结合是既有静坐不动讲求“意”和“神”的专一,又有抬头、伸筋、活动肢体等动作,是综合吐纳导引。但不管是何种派别,都是通过呼吸来锻炼的,所以可统称为气功。

杨老说:“人要长寿,本不甚难,法亦平庸,大都为人所深悉,但皆忽而不察,知而不为,这正符合所谓中和之道。”《内经》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年老之人血气已衰,视听不聪明,手足不灵活,身体劳倦,头困昏眩,宿痰时发,或秘或结,不可无药饵以调理之,但当用中和之药以治之,然后以食医之法以调之。不可猛施汗下,在老人汗之则阳气泄,吐之则胃气逆,泻之则元气脱。再者,老人以药饵养生,首要辨其体质之阴阳,阳虚补阳,阴虚补阴,这种平凡的方法,可以获得不平凡的成效。

三、研究温病,阐发新解

杨达夫先生祖籍苏南,乃温病学崛起及鼎盛发展之地,加之早年受父辈之学的影响,其终生致力于温病学研究。他对位居清代温病学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之首、被誉为温热大师的叶天士的著作倍加关注,倾注了大量心血。杨老广集研究整理叶天士代表作《温热论》的诸家注释,并阐发个人见解,著成《集注新解叶天士温热论》,对叶氏的学术思想、温热学说的形成、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关系,以及辨舌验齿、辨白img等温病的独特诊法加以剖析论述,对后学影响极大。现将杨达夫先生在温病研究方面的学术思想简述如下。

(一)重视舌诊

温病诊舌,较候脉更为重要。叶天士之《温热论》记载舌诊颇详,后贤复加以阐发。何廉臣著有看舌十法,辨舌十法,察色八法,及验舌决定生死二十则。杨老认为:“凡病在经在络,何脏何腑,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皆可于舌诊之。盖病菌侵入人体,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所受影响皆呈现于舌。至素禀之强弱虚实,又可一望而知。虽然我们不能只凭舌诊一部分而对整个疾病做出诊断,但舌对整个疾病的反应是临床有力的证据。有人诊病或遗忘诊舌,或仅诊舌苔而不问舌本,皆非也,我们不可不深究也。”

杨老临床上非常重视舌诊,尤其在诊治温热病时,更加重视观察舌苔的变化,他说:“舌诊在温热病的诊断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可辨别病邪的深浅,又可以测知津液的存亡与神经的损害,这种直观的观察,殊有宝贵的临床实用价值。”

(二)温病治法

杨老说:“集先贤的经验,对温病的治疗原则应该是开始用辛凉解表,继则清透气热,或苦寒直折里热,终用甘寒或配咸寒以滋阴养液,此为一定之法则也。但尚需注意,温病初期解表虽用辛凉之剂,但当避寒凝之品,恐遏邪反不宜解。叶氏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这种孤立分化法,应当细加研究。世人一闻温热之名,即乱投寒凉,反使表邪内闭,其热更甚,越治而越病重,至死不悟。继以清透气热,即用辛寒、苦寒或者甘寒之剂以清热除烦,止渴生津,虽同是清热之功,但性质不同,各有其适应证,又不容倒置。终须滋阴养液,仍以存阴为第一要义,但生地、元参用之不当,则有寒凉堵塞、湿热胶结之害,切宜斟酌尽善。”

1.汗法

温病邪在卫分需用汗法,所谓辛凉解肌,辛温发汗。解肌即是发汗,只是温病发汗与伤寒汗法,有所不同。伤寒是外寒重而里热轻,故必用辛温发汗,以宣阳透表;温病是里热重而外感轻,故必用辛凉解肌以救阴清热,所以在温病治法有风温禁汗、暑温禁汗、湿温禁汗等,禁汗之例甚多。杨老说:“所谓禁汗,系指用辛温燥烈之品强发其汗,而非指辛凉解肌之正汗。盖温病在发高热时消耗大量体液,既要注意大汗重劫其津液,更要防止高热皮肤干燥无汗,使大量体液劫夺于内,热毒无由排出体外,造成热淫于内的现象。所以辛凉解肌是正确的方法。”叶天士《温热论》说:“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这是辛凉解肌的方法。以后吴鞠通根据叶氏之法,制成银翘散、桑菊饮之类,而传用于世。

温热病有汗自出及体液不足、汗不得出的现象,吴鞠通在这方面作了解释说:“其有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又为温热升发之气所铄,而汗自出,或不出者,必用辛凉以止其自出之汗,用甘凉甘润培养其阴精为材料,以为正汗之地。”杨老说:“这是以辛凉清里热以止其自出之燥汗,甘凉甘润以培养体液,为正汗之资源。又有急下存阴,则热退汗收,亦温病汗法中不可不知的方法。兹将温病宜汗诸证列举于下:发热恶寒、无汗、头项痛、背痛、腰痛、肩背痛、膝胫痛、周身肢节痛。”

因温邪热变最速,又有温病汗不厌迟之说。杨老说:“温病汗不厌迟之说,是指禁用麻、桂、羌、防等辛温误汗之意;而辛凉解肌,皮肤潮润方是疾病顺象。亢热无汗是逆象。读者应认清其意义所在。”又说:“温热家忌麻、桂、羌、防甚是,柴、葛尚可用之,桂枝在冬月恶寒过甚时用之,麻黄诚宜忌,伤寒误汗证,大抵指此而言。”

温病过程中还可能发生战汗症状。战汗系病人将汗未汗之时,先做振振战栗之状,战止发热,然后汗出,与发汗、自汗、盗汗均不相同。此系正邪互相交争的过程,因其正邪交战后汗出,故名战汗。杨老说:“战汗之发生,系因热性病毒久留不解,而水份营养损耗,欲汗不能,所以病人皮肤干枯如鳞甲,或因下后病毒将溃未溃,或因服养阴药而阴液已生,应该蒸汗驱毒,但未蒸汗,总由正气已虚,不能马上驱除毒素外出,若正邪相搏,病毒将要被驱除的时候,如施以强壮的复脉汤,因势利导,则马上战汗而毒除。身体衰弱的人,再助以人参,则自能战汗而解。体强壮者,令其安静,自能汗出神清而解。”

战汗与虚脱不同,脉象是诊断上的主要之点,各家各有所论。杨老通过临床体验认为“汗出肤冷与肤冷汗出”并不是措词关系,一为邪气消退,一为邪去而正亦亡,察之不可不细。所谓“邪始终在气分流连,恰似西医所谓稽留热,而热度骤退似包括战汗透邪之症,可见中西医理相得益彰”。

2.清法

仲景立白虎汤为清阳明无形燥热,亦为温热门中起死回生之要方。杨老临床灵活运用,随证加减用处甚多。如:胃液枯涸者,加人参生津,名曰白虎加人参汤;身中素有痹气者,加桂枝以温经通阳,名曰桂枝白虎汤;胸痞身重者,加苍术以理太阴之湿;寒热往来者,加柴胡以散半表半里之邪;其他痞满证则加厚朴;血虚者则加生地;精虚者则加枸杞;有痰者则加半夏;下痢,发热苔黄者,可合白头翁汤;伏气营阴亏损,舌绛热渴者,可合犀角地黄汤;清下胃腑结热者,可用白虎合承气汤;大汗脉虚,不热不渴者,可合生脉散;倘大汗,小便短而热,舌绛苔黄者,可加生地、玄参。总之,白虎为达热出表之剂。表未解遂用石膏,有冰伏之虞,但在此种情况,仲景有大青龙汤主散表寒而兼清里热,有麻杏石甘汤主清肺热而兼散肺邪,配合之妙,开人智慧甚多。若表里俱热,而有表邪不解,又当如何?如按吴鞠通汗不出不可与之禁忌,则里热无从透达,所以俞根初有新加白虎汤足以弥补这一缺陷。新加白虎汤辛凉甘寒,清解表里三焦,主治高热烦渴,皮肤隐隐见疹,溺短赤,热甚则咳血昏狂。以石膏甘寒救液为君,外清肌腠,内清脏腑;臣以芦笋化燥金之气,透疹img而外泄,益元通燥金之郁,利小便而不泄;佐以竹叶、桑枝通气泄热;使以荷叶、陈米,清热和胃。妙在石膏配薄荷拌研,既有分解热郁之功,又无凉遏冰伏之弊。这样,白虎汤的加减更灵活,应用更广泛矣。

3.下法

温病下法与伤寒下法不同,素有伤寒下不厌迟,温热下不厌早之说。杨老说:“伤寒在下其燥急,温热在下其郁热;伤寒下之宜猛,温热下之宜轻;伤寒里证当下,必待表证全罢;温热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伤寒上焦有邪不可下,必待结在中下二焦方可下;温热上焦有邪亦可下,必待结在中下二焦始下,则有下之不通而死者。唯湿温证攻下切宜慎重,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

杨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宜下诸证及其症状列举于下:

急下证:舌干,舌卷,舌短,舌生芒刺,舌黑干,苔燥,鼻如烟煤,胸腹满痛,狂,沉昏,发热汗多,身冷,呃逆。

当下证:苔黄,谵语,善忘,多言,协热下利,头胀痛,烦躁。

缓下证:苔淡黄,微渴,大便闭,小便黄赤,潮热。

杨达夫先生认为:温病下证多属邪热结聚胃腑,适用寒下,但有轻重缓急之分。一般来说,温病下法忌用苦燥,故使用大小承气汤较少,使用调胃承气汤机会较多。《温病条辨》所论述的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分别浅深轻重,各有不同适应证,皆有至理。

下法常用的大承气汤有破棺丹之称谓,古来救人无数。温邪伤人,热毒弥漫三焦,外解不得,而转成里结。里结何在?胃与肠也。阳明证又当分在经在腑: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脉洪大数,阳明经证也,应当清里;若热邪入腑,痞、满、躁、实、坚五者全见,则宜攻下。杨老说:“这是一定之理,而有世人治温者,仅知重用白虎,不敢尝试承气,其实用之得当,承气原有破棺之名。用之失当,白虎亦彪悍莫测。要有真知灼见,方能手到春回也。”又说:“然吾之推崇承气,以其有急下存阴之功,而温病又以存阴为第一要义,证象一见,用之不容稍缓。若犹未备,卒使硝黄,祸不旋踵,猛浪者流,不可以引此说也。斩关夺门之将,岂可轻使之哉。”

4.湿温的治法

湿温病缠绵难愈,辨证尤需仔细,杨老说:“湿温一病在上焦如伤寒,在下焦如内伤,在中焦或如外感,或如内伤。至人之受病,亦有外感,亦有内伤。要在初起时不误认为伤寒,妄用表散,末期勿误认为虚劳,妄行呆补,切须认识湿温为半阴半阳性质,反复变迁,甚为复杂。要分清其偏湿偏热,以淡渗利湿、苦寒清热、芳香化浊开窍为治疗原则。”

温病以温热、湿热为两大纲,温热多夹湿,湿温为湿热合气,所以化湿一法,在温病中应用频繁。化湿有淡渗、温燥、苦降、辛开、芳香、化浊诸法。杨老说:“这些方法皆以孤立分化热邪、湿邪。一面清热,一面化湿。早用甘寒,最易恋邪;恣用苦寒,又易化燥。热结者,自当清利。阴竭者,不可淡渗。总要斟酌尽善,庶无遗憾。”

治疗湿热常用开泄、苦泄两法:

(1)开泄:适用于苔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为湿邪尚盛;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虽脘中痞闷,宜开泄宣通,以达于肺,如叶天士之杏、蔻、橘、桔,或王孟英之轻则橘、蔻、姜、薤,重则枳实、连、夏,或三仁汤、宣痹汤、三香汤,皆宜于湿温证。

(2)苦泄:适用于湿渐化热,心下痞,按之痛或自痛,口苦或呕恶,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舌苔黄或浊,宜小陷胸汤或泻心汤。此法以苦寒清热为主,少佐香燥之药,达到辛开、苦泄、燥湿、清热作用。若湿热相等,则宜清热化湿。此中自有分寸,更应注意的是不可见热多而早用甘寒,如果误投,最易恋邪而发生变化。

5.温病斑疹的治疗

斑疹之发,多由于热郁于肺胃,营血热灼,透于肌表。从肌肉出者为斑,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之上,斑如锦纹,视之有形,扪之不碍手;从血络出者为疹,其头隐隐,或见琐碎小粒,形如粟米,高于皮肤之上,抚之触手。在出现部位上,以胸腹为多。斑疹有轻重之不同,发斑偏于胃而近于里,发疹偏于肺而近于表。因此在治疗上,前人经验是:“斑宜清血,勿宜提透;疹宜透泄,勿宜补气。”斑和疹虽然都属营分之热,而疹尚介于气营之间,故清营之中还需参以清气。斑则由营分兼血分,故于清营之中必须参以凉血。如果斑疹齐见,治以化斑为主,而凉营清气之品仍不可少。但斑疹欲透之时,切不可早用凉泻,否则使邪热遏伏,不能外透,必致变证丛生。更不可用升提壅补之品,造成吐、衄、厥逆、狂乱等坏证。西医以为斑疹是热性病毛细血管中毒充血的现象。中毒充血较轻,呈散在性的叫疹;中毒较深,融成一片的叫斑。有很多热性病都可发斑发疹,最常见的如麻疹、猩红热、斑疹伤寒之类。此外,斑疹不独见于热性病,如血液病出血、紫癜症和肝硬化、肾炎晚期所见出血点,即所谓阴斑、虚斑,又当别论,其治法亦不同于温热病。

温病斑出热不解,胃津亡也。叶天士说:“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王孟英解释说:“言为玉女煎之石膏、地黄同用,以清未尽之热,而救已亡之液,邪已入营,故变白虎加人参法而为白虎加地黄法,不曰白虎加地黄,而曰玉女煎者,以简洁为言耳。”杨老认为:“证候至此,气营俱病而热甚,尚有犀角地黄合白虎法,不仅白虎加地黄也,白虎合地黄为清热滋阴起见,加入犀角以治斑,面面俱到而无遗患,余临证多用之。”

6.温病善后及再复

温病之后调理,要以养阴为主。所以《温病条辨》指出,在上中焦有清燥、益胃、增液等汤,在下焦有“复三甲五汁”等法,但此仅言其常也。

杨老说:“有一种阳虚体质的人,热病一退,旧日亏象即露,又不可固执养阴之说,而灭其仅存之阳火,所以又有建中、桂枝、半夏汤等法,当细心体察。如阳气素虚,或误伤凉药之用,或病愈后嗽稀痰而不咳,彻夜不寐者,半夏汤主之,饮退则寐。舌滑食不进者,半夏桂枝汤主之。温病解后,脉迟身凉如冰,冷汗自出者,桂枝汤主之。温病愈后,面色萎黄,舌淡不欲饮水,脉迟而弦者,小建中汤主之。皆为阳虚主法也。”

温病再复,杨老说:“温病有三复:食复、劳复、自复也。食复者消导可愈,但油腻煎炒之物胶固不化,危险实大。劳复不必大费气力,即梳洗沐浴亦能复证,轻者静养自愈,重者要大补以调其营卫,和其脏腑,待其表里融合方愈。至病后无故自复即余邪未尽,仍按前法治之。”

(三)温病舍脉从症之说

温病有舍脉从症之说,系指薛生白论湿温热病所言“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杨老说:“此言为阳极似阴、阴极似阳之脉象而言,并非病属温病就一概不以脉为凭也。”

(四)对伤寒、温病两派之争的看法

中医学中有伤寒与温病两大学派,两者的争端历千百年,至清代最为激烈。温热家遂将温病与伤寒对立起来,执古方不足以治今病,以非难伤寒;伤寒家以温病家不遵守六经法则,斥为离经叛道。两大学派争论不休。杨老说:“这些争论有属于学术性质的,亦有属于思想性质的,我们若能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分析一下,排除门户异己、厚古薄今之成见,不难理解。伤寒温病同是治疗外因热性病的经验和理论,又同是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伤寒为温病奠定了基础,温病学说又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两者是矛盾的统一,门户之争是不必要的。虽然还有些问题,我们一时还不能分析的完全正确,但是医学是个实际问题,先贤们的争议,要通过实践反复印证,才能明辨是非,这正是我们深入挖掘,仔细探讨的方向。”

例如高热不退进入气分,伤寒谓之阳明证,分为经证和腑证,有白虎、承气二法;温病亦称为阳明证,亦用白虎、承气。这是相同点。但于下法,温病辨证投方更为细密,例如在承气汤的基础上随证加减,有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导赤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高热引起神昏谵语者,伤寒只有下法;而温病有清热解毒、芳香开窍法,如清宫汤、牛黄丸、紫雪散、至宝丹之类,有起死回生之效,足补伤寒之未备。伤寒清热方有白虎汤、黄芩汤、小柴胡汤之类,温病则有治气血两燔之法,如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清营汤。虽清热之原则相同,而方剂之组成又不相同。热性病最易伤阴,伤寒养阴之方仅有黄连阿胶汤、猪肤汤,而温病则有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护阳和阴汤、益胃汤、五汁饮、牛乳饮等,较仲景时代更为完备,所以温病学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四、探究癌瘤病因病机

癌瘤又称新生物、占位病变。杨老认为,天下有形之物,多来自无形。阳化气,阴成形。气与形是相连的,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无。人身阳气充沛,布达周身,则疾病不生,否则阴邪凝聚,就产生有形的病变,积聚癥瘕也。所以《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篇》说:“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张洁古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故癌瘤系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是经络脏腑中的气血阻滞瘀塞,气虚是关键。气虚则不能支撑于内,升降失司,脏腑经络气化运行迟钝,血液流行不得统制,津液升降不分清浊,体内隐藏毒素失于控制,或复受外邪侵袭,七情感伤,体内痰湿、瘀血、滞气、败精、湿浊结聚,再以某经之虚,某部之刺激较甚,癌瘤即可能发生于某经某部。故癌瘤以老年多发,即老年气虚之故。癌瘤的形成以机体隐伏的毒素为主要因素,内伤和外感为次要因素。机体内伏的毒素主要来源于遗传。

癌瘤的病因病机可图示如下: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