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放养、自由与民主
家长微信录
破解青春期孩子行为心理密码
一些父母接受了国外的放养理念,认为放养的孩子没有青春期的冲突。放养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可以使孩子更早适应社会,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果真如此吗?很多父母并没有学会其精髓,而是照葫芦画瓢,进行了过度放养,什么都顺从孩子的意思,孩子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自由。
这些父母自认为是最民主的父母,父母们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是纠正,而是不管不顾地默许。这样的结果是,当父母决定要管教孩子时,孩子就会进行反抗。孩子的行为并不总是自然而然就会得到纠正,一些情况下,孩子会在错误的行为中逐渐迷失。
青春期孩子喜欢的沟通方式
放养、自由与民主并不是除了孩子的安全,其他事情彻底放任不管,而是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讲究适度、底线等原则。
没有规则不是爱,而是对孩子的惩罚
在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时候,有必要给孩子制订一定的规则,规定好孩子不能逾越的底线。关于这个问题,在咨询过程中接触过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青春期男孩是家里的独苗,爸爸妈妈以及家里的四位老人都宠着他,放任他。只要他想要的,大人们想尽办法给予满足。爸爸妈妈总是鼓励他自己做决定,哪怕决定是错的,他们也会为孩子辩护。孩子犯了错,爸爸妈妈从来不给予其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而总是说“我的孩子没错,一定是别的孩子错了。”或者“我的孩子心性好,根本不会犯错误。”
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男孩和同学打架,将对方打残,他被学校开除。后来男孩去一家技术学校学技术,但也因为不顺心,和培训老师起了激烈的冲突,甚至对老师拳打脚踢,后果可想而知。
父母放任不管的后果是,孩子会自己制造出一系列难以摆脱的麻烦。爱孩子,就要与孩子勤沟通,而沟通的时候,也要传递给孩子价值观,让青春期的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变得更自觉,更自律,更有责任感。
关于为青春期孩子制订规则的几点小建议
当你要给青春期的孩子制订规则时,要注意这样几点:
1.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可由孩子自己做出决定,制作出规矩样本,然后和父母一起来商讨可执行性。重要或紧急的事情,则必须双方一起来商量,事先制订出规则,再做出决定和行动。例如,在去超市或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为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而父母则是这种权利的监督者。
2.确定在家庭里全家都要遵循的基本行为惯例,不必追求完美,并且随着青春期孩子的成长,这些惯例也要适当做出一些调整。例如,制订出全家每周六上午一起去森林公园,中午一起去大家都喜欢的餐厅吃饭。这些惯例有助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使青春期的孩子更愿意向家人敞开心扉,学会合作,避免或解决某些行为问题。
3.对于制订出的规则,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制订的规则就要坚决执行,对于已经习惯了放养式教养方式的孩子来说,在这个坚持过程中,可循序渐进,使他们逐渐变得愿意遵守规则。例如,对于习惯了不收拾房间的十几岁孩子来说,突然有了收拾房间这个规则,显然是难以接受的。这一规则起初可以是每周收拾一次,然后是每周收拾两次,再逐渐过渡到天天收拾。规则一旦经过重复练习,最终就能不断强化为好习惯,进而对孩子美好品格的形成产生正面影响。
4.父母要做孩子最好的榜样。不要让过度放养使我们变成不负责任、不尊重、不理解孩子的大人。父母可以从自己做起,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青春期孩子可能存在不礼貌的问题,父母每次和孩子进行沟通之前,要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这类问题。要明白,只要父母做得足够好,孩子的行为也会自然而然受其影响,行为问题得到改善或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