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玩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泰否二彖

以天道言之,内陰外陽則死,内陽外陰則生。以人道言之,内柔外剛則爲小人,内健外順則爲君子。以世道言之,内小人外君子則爲亂世,内君子外小人則爲治世。合而言之,消長二字而已。否則凡屬君子之道者皆消,凡屬小人之道者皆長,泰則反是,故二皆以消長終之。「否之匪人」,言否塞不通,无復人理也。「不利君子貞」,言欲以君子之道正之使通,當否之時,非有大人之道能入否以致亨,則當循君子之義「儉德」以退避。若欲正之,使變塞爲通,必无可免之理,孔子蘧伯玉史魚,其意可見矣。否則有所不利,泰則物无不通,君子小人皆得其亨,故不分利不利。歷觀史傳,凡小人得志必害君子,君子得志未嘗使小人失所,故泰於「吉」之下又加一「亨」字,明泰之福所及者公,物无不遂也。若但言「小往大來,吉」,則疑於大者獨吉而福不及小人矣。

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分不可交,其交者志而已。

否之匪人 天下无邦

以一身言之則爲「匪人」,以天下言之則爲「无邦」,上下不交,陰陽斷絶,其惡如此。

健順剛柔

否言「内柔外剛」,據其物言之也。在泰則成德矣,故曰「内健外順」,以德言也。匪人无德,故不言德。

彖具三義

泰否之皆具三義,第一段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此以重卦上下爲義,於陰陽二氣无所抑揚,但貴其交而已。第二段曰:「内陽而外陰,内健而外順,内君子而外小人」,此以卦體内外爲義,雖在内在外各得其所,要是重内輕外,則已於陰陽有所抑揚矣。第三段曰:「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此以六爻消長爲義,十月純坤既極,陽自復生,至三爲泰,乾三陽長,坤三陰消,所以成泰,至此則全是好陽而惡陰,以陽長陰消爲福,則不止於抑揚而已。否則依此推之,大抵諸卦皆然,如小畜之「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是統論六爻五陽一陰也。「健而巽」,却以兩卦言之。「剛中而志行」,又以九二九五兩爻言之。故之義无所不備,不可以一説通也。

泰否二象

「天地變化,草木蕃」,故泰之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天[1]地閉,賢人隱」,故否之曰:「君子以儉德避難,不可榮以禄。」

泰象

獨陰不生,獨陽不成,陰陽交然後萬物泰,人君法之以立道,將以納民於泰,其可有所偏乎?「財成之」,恐其太過也。「輔相之」,恐其不及也。曰「財成」、曰「輔相」、曰「左右」,皆交脩之義也。以德言之,「哲」「謀」「肅」「乂」「聖」。以治言之,「正直」「剛克」「柔克」。以事言之,「平秩」「平在」「敬致」。以術言之,「逆」「順」「寧」「彌」「遠」。皆「財成」「輔相」之目也。「財成」其道所以「左右」民德也,「輔相」其宜所以「左右」民生也。「道」屬天,「宜」屬地,「左」又屬天,「右」又屬地。

否象

「儉德辟難」,不與害交也。「不可榮以禄」,不與利交也。此君子所以體天地不交之象也。世固有假辟禍之名以保榮禄者,故聖人必兼言之。「不可榮」猶言不可得而榮,非戒其不可也。「儉德」又屬地之嗇,「不可禄」又屬天之高。

泰否下三爻

泰之初九,君子始以類進,君子難進,故聖人勉之以「征」,欲其以及人爲念,不以獨善爲樂,故曰「志在外也」。否之初六,小人始以類進,小人進則爲邪,故聖人戒之以「貞」,貞則君受其福,邪則君受其禍,故曰「志在君也」。泰之九二,進而得中,聖人喜其能包小人也。否之六二,亦進而得中,聖人幸其能承君子也。泰之九三,君子之極盛也,無所復勉,憂之而已。否之六三,小人之極盛也,無所復戒,羞之而已。小人在内,德不當位,反使君子在外而包之,名位愈高羞辱愈大,故曰:「包羞,位不當也。」當否之盛時,小人以爲榮,聖人獨指其本心之辱者以示之,使知榮辱之實在此而不在彼也。

泰否上三爻

泰至於四,將變爲否,故小人與其鄰「翩翩」而下入,此小人之所同願,故曰:「中心願也」。否至於四,將變爲泰,故君子與其「疇」相麗而求福,亦君子之所同願也,故曰:「志行也」。泰之五,在群陰之中,獨能降心下賢,以受元吉之福,其實衆皆願下,而五以在中,所下者二,遂得所歸,故曰:「中以行願也」。否之五,在群陽之中,獨能撥亂「休否」,以建大人之功,雖其才足以有爲,然亦因在君位,遂得爲之,故曰:「位正當也」。泰之上六,泰復爲否。否之上九,否復爲泰。聖人於泰之終則追恨[2]其所從來曰:「其命亂也」。於否之終則幸其速去曰:「何可長也」。爻辭以「傾否」爲「喜」,亦幸辭云。以陰陽相得爲喜,先不相交而今交矣,故曰:「先否後喜。」

拔茅

乾之初爻爲震,坤之初爻動亦爲震,震草在下,艮手反拔之,故否泰初爻皆有「拔茅」之象。陰爻能變乃得爲陽,故否取變象,言小人能變亦可爲君子也。

以其彙 以其鄰 疇離[3]

陰陽皆以類而進退,故泰否之初皆稱「彙」,以其主下三爻之進退也。泰之四稱「鄰」,否之四稱「疇」,以其主上三爻之進退也。

包荒 包承 包[4]

中稱「包」者皆謂陽包陰也。泰之九二,君子自内而包外,故曰「包荒」,「荒」者,遠外之名也。否之六二,君子自上而包下,小人在下承之,故曰「包承」,「承」者,下載[5]上之名也。泰之君子固爲光大,否之小人亦足致吉者,皆以其得中,不爲已甚之事也。然而君子當否之時,欲包小人而受其承,非有大人之道者不能於否中致亨也,「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涅而不緇,磨而不磷」,惟大人能之,故曰:「大人否,亨,不亂群也」,乃若君子之常道則爲「儉德辟難」而已。否六二所稱之「大人」,即九五之「大人」也。凡木根衆而包土深者謂之包,九五以乾陽下包而六二以坤土承之,故在五爲「包桑」,在二爲「包承」,「包」字皆指五也。

泰九二

九二剛而能柔,其道中平,無所偏倚,能包在外之三陰,與之相應,如徒步涉河,无所疑忌,陰雖遠而不之遺,陽雖近而不之比,獨離其朋,上合於六五之中行,二五相易遂成既濟,以此處泰,不亦光大乎?五交二成離,故有「光大」之象。二至[6]五成坎,故有「馮河」之象。郭子儀之待回紇魚朝恩裴度之待人,皆「包荒」而不惡,「馮河」而不疑,故盜賊小人意消心化,其道愈大,其德愈光,其九二之謂乎?

泰九二 六五

泰之所以成泰者,以九二、六五上下相交,其志同歸於中行,所以泰也。九二之陽上交於五,如之尚見於帝,故曰「得尚於中行」,九二之「中行」即指六五之「中以行願也」。六五之陰下交於二,如帝女之下嫁於諸侯,故曰「帝乙歸妹」。治泰之事皆九二主之,六五同[7]心以享其效而已,故九二之爻辭言事甚多而不言其福,六五之爻辭言福而不及事,人君之道莫善於此,故曰「元吉」。

帝乙歸妹

帝女下嫁之禮至而備,嫁妹之辭曰:「无以天子之富而驕諸侯,陰之從陽,女之順夫,天下之義也,往事爾夫,必以禮義。」天乙,或者亦稱帝乙乎?王名多相同,以其皆用十干[8]也。

否六二 九五

大人之道如龍之變化,雖在否而不詘於否,使之在下則入於其群,而否有可通之理,故曰「否,亨」。使之在上則出乎其類,而否有可止之功,故曰「休否」。二者皆天下之大事,非大人不能也。若論其常,則居否之時,正道不利,但當「儉德辟難,不可榮以禄」而已,故否之皆稱「君子」,而二與五獨言「大人」,蓋君子者,上下之通稱,故引之以明常道。大人者,非常人之得稱,故引之以明非常之事。

泰九三

「无平不陂」,爲三陽言之。「无往不復」,爲三陰言之。兩言「无」「不」者,明此皆天道之必至而有孚者也,人能知此,則當泰之極,不可不盡人事以防之,「艱」則不敢易也,「貞」則不敢弛也,撫極泰之運而操心之危,如此則舉動之際必无過咎,夫然後彼之必至之「孚」可以「勿恤」,我之固有之福可以長享矣。乾之九三固能「乾乾夕惕」「雖危无咎」者也,用以居泰,不亦宜乎?

九三艱貞无咎 上六貞吝

九三、上六其位皆正,故皆得爲「貞」。九三將變而有陽剛之才,能艱難以保其「貞」,則可以「无咎」。上六已亂而又以重陰處之,其所謂「貞」者,固守其柔不敢動作而已,豈不爲可吝哉?

九三勿恤其孚 六四不戒以孚

六四之徒樂於世變,故以「不戒以孚」爲遂其心。九三之位正當其變,故以「勿恤其孚」爲自强其志。彼方與其鄰背富而違實,我當主持其類,保富而食實,故六四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九三曰「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蓋六四居三陰之首,群陰所從以叛陽;九三居三陽之上,群陽所依以拒陰。此二爻者正相當之地,故曰「天地際也」。凡陰爲貧、爲虚、爲禍,凡陽爲富、爲實、爲福。

泰九三 否九四

泰九三於「无咎」之下言「有福」,否九四於「无咎」之下言「疇離祉」者,二爻當天命之變,正君子補過之時也。泰之三知其將變,能脩人事以勝之,使在我者无可咎之事,然後可以「勿恤」小人之「孚」而自食君子之「福」也。否之四因其當變,能脩人事以乘之,有可行之時而无可咎之事,則不獨爲一己之利,又足爲衆賢之「祉」也。是二者苟有咎焉,其禍可勝言哉?

泰上六

泰之上六,東周之爻也,降爲,王降爲國,「城復於隍」也。「彼其之子,不與我戌申」,「勿用師」也。告命不出於王畿,「自邑告命」也。當是時也,天命已亂,閔默自守而已,故曰「貞吝」。若桓王帥諸侯以伐,則恥於「貞吝」而用師者也,无德以造命,而欲用力以勝之,命其可得勝乎?

泰上六命亂 否九四有命

泰上變初爲蠱,自城之至高復於隍之至深也。泰上,坤也,蠱初,巽也,坤爲衆,巽爲命,衆變於上而命顛於下,故曰:「其命亂也」。否之九四變初爲益,天地變而風雷作,風雷皆命令之象,故爲「有命」。當否之時,群陽將復,苟无天命,四雖有志,可若何哉?故曰:「有命无咎,志行也」。泰雖極治,以命亂而成蠱。否雖極亂,以有命而成益。命者,天之所令、君之所造也,道之廢興,豈非天邪?世之治亂,豈非君邪?

自邑告命 告自邑

泰之「自邑告命」,先言「勿用師」者,因其不可用衆,是以止於自邑也。夬之「告自邑」,後言「不利即戎」者,因其「告自邑」所以「不利即戎」也。泰之上六,陰方叛陽,若用衆陰,令[9]必不行,自保其邑,雖曰可吝,猶未失於正也。夬之上六,陽方决陰,若用一邑之人以攻五陽之衆,勢必不敵,但往而從之,不保其邑,猶爲有利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