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特征和群体分布
“青年”一词并非自古就有,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青年有多种叫法,我国对青年人也有“后生”“郎”等不同的称呼。五四运动后,我国逐渐用“青年”一词来形容年轻人。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把握当代青年的基本特征和群体分布,是进一步深化研究青年幸福观的前提和基础。
一 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特征
分析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特征,首先要掌握青年的概念和年龄界限。这有必要对青年概念的出现及其变迁有一个历史的了解。纵观人类历史,青年这个概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非伴随人类的诞生之日起就有。早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资极度匮乏,人的寿命普遍不长,完整的人生被划分成儿童期和成人期,尚未划分出青年期。在古代,尽管人们为跨入成年的男女举行冠笄之礼,表达一种认同和期待,但青年这样一个社会群体并没有进入人们的社会意识。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生产方式不断变革,生活方式趋于现代化,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条件、家庭结构随之发生显著变化,人生的发展跨度逐渐延长,阶段性更加清晰。人类对自身认识不断深化,将生命发展的特定阶段进行区分,把生命过程中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阶段称为青年期。“青年”概念的产生是“伴随着近代社会大工业生产和教育的发展,产生青年群体之后而来”[13]。
长期以来,对“青年”的描述显得五花八门,呈现出“多面体”的形态。生理学从人的身体发育为依据,把个体性成熟的过程称为“青春期”,认为青年是处在生殖能力成熟阶段的人。心理学从人的心理发展的角度,以人在生理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个性形成、自我意识、性心理等一系列心理机制的完善为依据,认为青年是处于心理成熟过程中的人。教育学从教育的角度,认为青年是从接受中等教育开始至就业、结婚、独立生活为止的这段时期的人群。社会学从社会化的角度,认为青年是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的人。各个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对青年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和归纳,认识到青年的特有属性,概括出不同的青年概念,这符合人类思维的辩证过程和逻辑规律。
通常,人的一生可分为儿童、青年、中年与老年四个阶段,人们形象地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比喻人生的这四个不同阶段,青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充满活力、热情洋溢的夏天就代表着青年阶段。到目前为止,虽然学术界对青年这一特定群体作了多维的解读,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明确的定论。根据青年的基本内涵,我们在对青年进行幸福观研究时,可以作这样的解读:青年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下由儿童向成年过渡、发展的社会群体,他们是以身体发育成熟为前提,以感觉、记忆、思维、意识等一系列心理过程迅速发展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中介,不断扩大社会生活范围,积累知识并形成幸福观,逐步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人。
关于青年的年龄界限,是青年研究一直在讨论的话题。年龄与时间相关联,时间赋予了年龄可理解的形式,具有可量化性。年龄给如何界定青年提供了可以被广为接受的客观标准。然而,关于青年的年龄界限众说纷纭,各行其是,难以统一。目前,世界各国、国际组织都尚无明确统一的划分。其中,联合国于1985年首次将青年定为15—24岁之间的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青年界定为14岁至34岁的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把青年界定为14岁至44岁的人;联合国人口基金把青年界定为14岁至24岁的人。[14]联合国对青年年龄的划分,并不作为通用的世界标准使用,亦无损于会员国各自的定义。联合国认为世界各国可以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作出符合该国实际的年龄划分。事实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青年年龄的下限、上限和年龄跨度的界定各不相同。如美国及北美大陆是12岁至25岁,德国和波兰是15岁至25岁,俄罗斯是14岁至30岁,罗马尼亚是15岁至29岁,日本是12岁至25岁,新加坡是15岁至30岁,中国是14岁至28岁。[15]即使是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界定“青年”的年龄范围时,也存在着参差不一的标准和观点。
“青年”年龄的划分,关键要看划分的依据。不同的划分依据所界定的年龄段也就不同。有学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学习、成才时间相对延长,如当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很多人到了二十八九岁还处于在校学习的阶段。同时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人的社会活动时间相应延长,在很多领域,如经济领域和学术领域,40岁以后方进入人生事业的辉煌阶段。所以,青年的年龄界限可在14岁至40岁。“以14岁至18岁这个年龄的青年为低龄青年;18岁至28岁为中间层次的青年,28岁至40岁以下为大龄青年。”[16]也有学者认为,青年的年龄界限应始于平均性成熟年龄,结束于青年定位的完成。根据这个标准来划分,当代青年的年龄界限可以划在14岁至35岁。“可将青年期的22个年龄,分为青年前期、青年中期、青年后期。青年前期约在14—22岁,大致相当于青春发育期和完成中高等教育;青年中期约在23—28岁,主要为就业选择和接受生活经验时期;青年后期约在29—35岁,此时身心及社会生活经验方面均趋于成熟,并逐渐进入成年期。”[17]还有学者认为,基础义务性教育的完成和初始就业的形成,是界定青年年龄下限的依据。初婚标准是衡量青年开始完全经济独立的依据,可以成为界定青年上限年龄的依据。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一个人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义务教育的年龄基本在16岁。“综合基础义务性教育的结束和初始就业的形成这两项基本指标,16岁应视为青年的下限年龄。”“21世纪初期我国人口的初婚年龄将基本维持在25岁左右。据此,25岁应视为青年的上限年龄。”[18]根据这一依据,青年年龄的界限可在16岁至25岁。由此可见,对青年年龄的阶段不宜过于拘束,应区别对待。
对青年年龄的划分,不论是各国之间还是一国之内,都存在较大差异。青年年龄的划分在社会上引起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其中一个重要的根源在于,赋予青年意义并限定青年年龄界限的差异不仅包含自然的因素,更取决于社会的因素。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可否认,青年的确存在某种特定的生理特征和心理活动,但这些生理特征和心理活动,也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被建构起来的,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发生过程。从年龄这一时间的维度,我们获得了青年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但时间具有可延续性,生命的成长也就有了一种前后依存的渐变性。人生各个阶段之间是有规律的,但其界限是模糊的,并不是清晰可辨,它不像性别界限,非此即彼。在人的生命的自然过程当中,青年处于发展性的中介,与其他生命阶段的人之间的差异也并不像“天地、生死、黑白”那样鲜明。以年龄来划分青年的界限时,要想找到一个适合所有情况的标准答案是几乎不可能的。年龄界限总是相对而言,具有很大程度的模糊性。青年概念在年龄界限上的这种模糊性和年龄所具有的量的确定性是不可调和的矛盾。青年的年龄界限一旦确定,就会把一部分人划入囊中,同时不可避免地把一部分人拒之门外。出于制定政策或实际工作的需要,对青年年龄的界限只能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界限,不可能逐一辨别政策对象的实际情况。
在实际研究中,青年的年龄划分标准是根据具体的研究情况而定的。“我国现行的青年年龄界定14—28周岁,是来自对青年的整体认识,基本符合我国社会的实际。其中,14周岁这个下限年龄目前仍可维持不变;28周岁这个上限年龄有必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新变化,适当延伸到30周岁。21世纪中国青年的年龄界定应为14—30周岁。”[19]从整体上看,青年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性成熟是一个人生理成熟的主要特征,职业确立、经济独立和家庭建立三个方面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化完成的公认标准。为便于研究,依据生物学理论来界定青年下限年龄,依据社会学理论来界定青年上限年龄,故本研究选取14周岁到30周岁之间的中国青年为研究对象。这一年龄段的青年虽然不能涵盖全部中国青年,但这一时期的青年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角度看都具有典型代表性。
当代中国青年是指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认真研究当代青年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青年关于幸福的思想和观念,有的放矢地开展幸福观培育工作。分析当代中国青年的基本特征,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基本的角度出发。横向角度分析是在静态时间截面中把当代中国青年与同时代的中国其他群体相比较;纵向角度分析是指在历史动态时间链条中把当代中国青年同改革开放以前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相比较。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可以看到当代中国青年在生理心理、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群体形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
当代青年的基本特征首先体现在生理心理方面,这是形成当代青年其他方面特征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当代中国青年与当代中国其他群体相比较最基本的特征。青年是现代社会区别于儿童、中年以及老年的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群体概念。如前文所述,学术界关于青年所处的具体年龄段有多种不同的意见。本书所指的是14周岁至30周岁之间的青年,其生理和心理方面都经历着急剧的变化。首先,在生理方面,青年经历从生长发育期向生长稳定期的过渡。“青春期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身体的一般发育;二是性特征的成熟。”[20]从青年初期开始,身高、体重、胸围、骨盆、肩宽等生理形态显著增长,肌肉力量、神经系统、肺活量等身体机能明显增强,耐力、速度、灵活性、感受性等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生殖器官及性功能逐渐发育成熟,各种激素增量显著,身体内部的各个器官、系统趋于成熟和稳定。青年生理发育的基本完成,为青年人适应各种环境变化,从事学习和工作而付出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在心理方面,青年的心理特征比较明显。一是敏锐的认识能力。认识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和首要的心理功能,认识活动的核心是思维。到了青年期,人的思维能力经历了质的飞跃,认识活动处于一生中最活跃、最敏锐的时期。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的增加,青年的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抽象概括能力逐渐提高,开始把握外在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青年对新问题敏感性强,并且乐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已不满足于书本或前人的结论,开始用怀疑、探索、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并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青年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自身的内心生活和内心世界越来越感兴趣。他们对自身的价值和作用日渐关心,开始重视自己的社会地位,希望得到肯定和认同,在人格上表现为强烈的自尊。当然,由于青年的知识和经验尚且不足,其认识活动的可塑性比较大。二是丰富的情绪情感。情绪情感作为一种内心体验,是一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体验。青年强烈的独立性需要与其自身所具备的认识水平、能力发展以及个体经验的薄弱所呈现出来的发展不平衡状态,常使青年的情绪呈现出两极性的特点。青年的情绪既有活泼向上的积极倾向,也有悲观颓废的消极倾向,既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热情,也会出现极端的愤怒、悲伤、绝望。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早期的逆反心理较强,情绪容易激化。“与成人相比,年龄在12—16岁之间的青少年情绪不稳定,经常大起大落。”[21]青年心理发展的这种不平衡性有时还会导致一些冲动性的行为,给青年带来困扰。青年的情绪体现在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三是日渐形成的意志品质。意志是人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青年步入社会后,面对现实社会的种种挑战,他们需要以社会标准和社会要求支配、调节、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身越来越接近成人社会的标准。社会对青年的现实要求,使青年不得不“追求实际的东西,演变出某种特殊的才能,在社会上站住足的人在这些才能中发现了真正的自身”。[22]青年心理的逐渐成熟为他们履行成年人的义务和责任奠定了思想意识基础。
青年的成长总是留下时代的烙印。一代社会环境造就一代青年的时代特征。“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变迁过程中,而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既形成了这一代青年特定的人生经历,同时也展现出这一代青年特有的现象和问题。”[2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势不可当,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信息革命风靡全球。中国社会发生着的巨大变化,塑造了当代青年特有的时代特征。
在思想意识领域,当代青年与以往青年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第一,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明显增强。“种种思潮与现象都说明,青年是思想最为活跃、求知欲最为强烈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的认知正处于从幼稚转向逐渐成熟的重要阶段。”[24]不同于父辈所生活的集体主义至上的年代,当代青年所处的时代思想更加多元,环境更加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人摆脱依附性的存在状态,凸显出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一特征不仅局限于经济活动领域,而且延伸到主观意识领域,进一步促进青年的主体自我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发展。观念意识层次的变化又反过来推动着人的自主、独立的实践,从意识内化到行为外化的循环,促使青年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第二,反对形式主义,注重实际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受追求效益思想的影响,当代青年注重实际实效,追求奉献与索取的基本平衡,多数青年对形式主义充满逆反和厌弃态度。第三,思维意识更加现代开放,全球意识增强。当代青年大多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国民教育,青年群体普遍熟练掌握了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可以突破地理限制认识世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跨国界的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身处现代社会的青年群体渴望在全球化舞台上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有所作为。
当代青年在行为上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在生活方式方面,他们崇尚时尚,更加依赖网络。网络已成为现代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带领下,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交错融合,共同构成了青年的生活世界。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交往已经成为现代青年的一种新型交往方式。青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沟通、购物消费、娱乐休闲等,内容丰富多彩。青年网络交往以迅猛的态势持续发展,不仅带来了人际交往模式的变革,还参与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在选择需求方面,他们张扬个性,重视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强烈地关心自己个性的成长,从衣着到谈吐,从消费到娱乐,都散发着个性的气息。他们要求独立地发展自我,自主处理自己的学习、婚恋、消费和工作等。在社会参与方面,他们积极热情,参与形式多样。当代青年群体具有务实进取、勤奋踏实的人生态度,广泛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青年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不再停留在慷慨激昂的言语和标新立异的口号上,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得以体现。可以说,当代青年社会参与的广泛性程度、个人发展的自由性空间、享有权利的丰富性程序、意愿选择的自主性范围都是前所未有的。
伴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现代步伐,青年的角色和价值日益彰显。青年不仅仅是一个年龄的载体,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建构的需要,一种思想、理念、制度寻求变化的需要。“青”字从字面理解,含有不成熟之意,如“青黄不接”的“青”就是指还没有成熟的庄稼。“青涩”的原义是指果子未熟时的苦涩味,“青年”也含有“尚未成熟的年龄”之意。人们在谈到“青年”一词时,通常会强调“应当为”和“应当是”的价值规范和期待。青年作为人生中的过渡阶段,是一个从尚未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青年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既定现实,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进入社会意识的视域,在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关于当代青年的社会形象:问题形象与创造者形象。
一方面,当代青年常被看成是社会不适应者、麻烦制造者、叛逆者,他们身上问题重重,需要引起理论界、舆论界特别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例如,青年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不断,屡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杭州70码飙车案,到北漂青年醉酒驾驶的长安街英菲尼迪车祸案,再到大学生药家鑫案,青年俨然成为罪恶、残忍的代表与象征,向生命价值和法律底线发出挑战。青年还以多种极端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诠释。富士康“十二连跳”的悲剧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危机暴露无遗,高考落榜生自杀事件频发令人何等震撼,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令人反思。青年的一些言论在网络媒介日益发达的背景下,依靠媒介的强大传播功能,将或隐或显表达的些微价值标准或取向无限放大和夸张,引来公众的关注。一些电视节目里的女嘉宾在选择自己未来的另一半时,表示“我的男友就是要20万月薪才行”[25],引来批评和谩骂。一些青年过早地成为功利主义的仰慕者和拜金主义的追随者,自身又深陷信仰迷失的无助和情感亵渎的挣扎。由于青年正处于人生中最动荡不安的时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他们常感到困惑、迷茫,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指引和教导。
另一方面,青年又被称颂为是未来,是希望,是肩负历史使命和社会建设的一代。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式上的贺词中指出:“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26]青年精力旺盛、富有朝气、积极进取、富于创新,代表着生机和活力。在每一次革命浪潮中,青年都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19世纪以来,青年开始成为创新、革命、改革等理念的实践主体,青年炙热的激情和呐喊给予大众以信心,成为当时群众运动的带头人。[27]“五四青年”作为“青年”的理想形象,不断被各种各样的社会势力赋予其意义。“新青年”从“救国”的需要出发,在批判儒家理论的基础上,追求真理,力图救国,改造社会。青年所具有的这种意识形态的特性从一开始便引人注目,渗透着人们对青年的认识:青年应该是真理的追求者,是革命的斗士,是国家、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在中国,“五四运动”后,青年对国家命运须承担的责任、使命作为一种天职,这一“天职”是社会各界对于“青年”角色的期待,一直得到广泛的承认。在和平年代,青年也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广泛地参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今社会的一些领域,如IT行业、高科技领域等,当代青年已经成为中坚力量。他们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年龄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青年在推动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青年群体的“问题形象”抑或“创造者形象”,都是社会现实中某些和青年相关的社会现象的部分表达。这些“问题”和“创造者”特征在青年群体中的确存在,但却并不是青年的客观本质,也不是青年的客观形象。它不是属于青年的“专利”,其他年龄群体的人身上也能找到它的影子。对青年缺之不可的某种特征以规定其本质的寻找是徒劳的,正如当代西方著名的跨学科的学者哈拉维所言:“剥开洋葱的表层,其中心没有任何东西。”[28]因此,青年常常被界定为不稳重、不成熟、不适合承担社会责任,同样,青年又常常被界定为富有热情的、具有创造力,是革命者与建设者。无论是哪种群体形象,当代青年都需要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二 当代中国青年的群体概况
中国青年是一个规模巨大的群体。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青年人口总数为46459.90万,占总人口比重为34.80%。2013年全国1‰的抽样数据未经加权的估算显示,14—35岁青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33.03%,比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青年人口约为44940万,比上年减少468万。[29]虽然与前几年相比,我国青年人口总量和占总人口比重都有所下降,但青年人口的绝对数量还是占有很大的规模。
当代青年的整体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城乡全面实施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与此同时,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教育公平建设不断推进。在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适龄青年的受教育面扩大,青年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据2016年4月7日由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2015年在校生规模达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另外,我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不断完善,规模不断增大,为满足一部分青年的就业需求,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全球化。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和来华留学人员数量都持续增长。当代青年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幸福观。
当代青年的就业分布在各行各业。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青年群体的分类越来越细化。当前,根据职业身份的不同,可以把青年群体分为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农民工、青年大学生、青年职员、青年创业者等。青年就业问题是社会头等大事情。我国历来有成家立业的传统观点,青年人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就要面临就业的压力。不同于以往的是,当代青年在进行就业选择时,不再局限于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而是结合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特点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近年来,我国政府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市场化导向的就业制度初步形成,经济持续增长,这给青年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多样的就业方式,当代青年广泛分布在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及其服务业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青年创业活动日趋活跃。这些都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经济增长对青年就业的拉动有所放缓,青年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刚性需求强烈,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对青年正确幸福观的形成带来阻碍。
身体健康是青年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总体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青年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明显改善,青年卫生保健水平不断提高,青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升,青年心理健康教育和青年心理健康不断取得进展。[30]总体来说,青年群体是整个社会中相对最健康的群体,青年阶段是个体人生经历中处于身体生理最佳状态的时期。然而,当代青年的身体健康总体状况中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值得引起注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给人们带来了优裕的物质生活。然而现代化社会中激烈的竞争、环境的恶化、不良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个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亚健康问题,使当代青年的体质和健康出现了下降趋势。当代青年的“亚健康”状态表现为:耐力、速度、爆发力运动素质持续下降,营养过剩导致部分青年超重与肥胖,视力不良居高且日益低龄化,职业病患病人数大幅增加,吸烟嗜好低龄化,心理素质脆弱,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劳动导致的心力交瘁等[31]。“调查表明,大部分城镇青年的工作时间超标。”[32]健康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民族的兴旺。当代青年的亚健康状态不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对个人健康产生危害,而且不利于家庭的和睦,是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近年来社会转型给青年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当代青年群体的亚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