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章 雨之情怀
《雨之情怀》
现代/影子和我
春雨绵绵,淅淅沥沥的携带着一缕淡淡的清新,这本来是很有情怀的事。最近接连几天都一直下雨,加上疫情影响,客流不多,生意回落,广场店铺里,大家总有点自怨自艾的心情。而我一看到窗外这大好春光的飞雨花落,心里不由的滋生“无可奈何花落去”,“红散香凋有谁怜”的感慨来!
雨,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着不同的景致;好似眼前的风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不一样的风景。对雨,有的人喜欢,有的人讨厌,有的人叹息,有的人如醉。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境各异,感受也就不同了。
也许喜欢雨的人不多,诸多是因为下雨天出行不便影响心情。雨能否成为风景,完全取决于人们的心情。而我却是一个喜雨之人,对雨有不一样的感受的。当然,并不是都喜欢所有的雨天。比如久旱逢甘露,不论在谁的眼里,我想都是一份惊喜;而风雨雷电的下雨天给人有种恐惧之感;淫雨霏霏,水淹堤决,又有谁不为之而心烦?
我喜欢在雨天写作。尤其是细雨绵绵的雨天,会给人一种静谧舒适的空间,可让思绪从嘈杂的生活中脱离出来,安静的集中思索与联想,可深度挖掘精妙的要写作的内容。如醍醐灌顶,诸多好词好句皆是在此环境中写出来的。
我喜欢在雨天看书。泡上一杯绿茶,捧上一本书,一边感受温热清新的茶水从口腔到喉咙再到慢慢流到胃里的暖意,一边领悟与汲取书中的精神粮食,在书海中沉醉求真,漫步遨游。
我喜欢在雨天练习书法。寄情翰墨,临帖作书;或行或楷,或洒或真,在书法的抑扬顿挫中涤荡胸臆,虽非致远而得宁静之意趣。“⾬中琴书润,风里翰墨⾹。”这似乎有点古时文人雅士之风范。而我,只不过是俗人于宁静中找点乐趣罢了。
我喜欢在雨中漫步。撑一把伞,徜徉在和风细雨中,感受雨的微凉,茵草的清香。静凉的天地,幽幽的落雨,“润物细无声”,下的悠然,落的淡然。仿佛有一种轻盈的清韵,自然的落在我的心间。欣赏着“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倾听着稀疏的雨柔和的吟咏,会情不自禁的去浮想联翩,空旷朦胧的想象里,弥漫着自然清新的美与唐诗宋词里婉约的意境来。或独自的彳亍在氤氲的烟雨江南里街头小巷,邂逅戴望舒《雨巷》里“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美丽姑娘”,那是多么的惬意而蕴含着浪漫的美韵呢!
有人说:“雨是揉碎的诗,诗是绵延的雨。”是的,在唐诗宋词里,写雨的诗词不计其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春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是夏雨;“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这是秋雨;“何事冬来雨打窗,夜声滴滴晓声淙。”这是冬雨。
每一个节气都有雨的诗,都有诗的雨。而四时之雨,因季节的变化也是各不相同的。
杜甫诗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也被称为好雨,特别在春耕春种中,更是需要雨的滋润,甚至农谚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春雨是绵绵的,斜斜的,廉纤如牛毛,如绣针,如丝线,有“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的美感。春雨是轻轻的,它随风而来,在无声中滋润着万物,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喜爱歌颂。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
夏天的雨是雷鸣电闪的。来得急、去得快;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来,又以鸣金收兵之势班凯旋而归似的。雨势大、雨量多;如瓢泼似的下的轰轰烈烈,酣畅淋漓;瞬间风雨交加,沟壑暴涨,山洪咆哮,甚至淹田没地泛滥成灾。所以人们都不太喜爱,写夏雨的文人墨客不多。
而秋雨是萧瑟凄冷的。加上潮湿的空气,带有一丝寒意。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诗曰:“秋风秋雨愁煞人”,“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人之悲欢离合、喜怒哀愁,与雨又有何干?“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也许是因为“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缘故所造成的吧!其实秋雨和春雨都是绵绵廉纤,细如针线,轻如牛毛;只是春雨是春风桃李花开时繁茂,秋雨是秋雨梧桐叶落时萧条。自然的环境不一样,对雨的感觉也就不一样了。我觉得秋雨给人们不止是无限的忧愁感慨,更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爽宜人。
再说冬雨。冬雨是寒冷的,它没有春雨的柔软,夏雨的粗犷,秋雨的苍凉。而是透着料峭的寒,带着彻骨的冷。携夹着随心所欲的风,给人一种冷峻、刚毅的气魄;犹如陆游的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壮和豪迈。由于冬雨寒冷冻人,所以喜欢的也寥寥无几。
而雨就是雨,它的来去是自然而然的。不因人喜爱而来,也不因人厌恶而去。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时当我们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下起了雨,会抱怨这雨有点突如其来,其实我们都知道天总会下雨的,所以也说不出来这雨到底是突如其来,还是如期而至。
街前雨是无根雨,天上雨是人间雨。我不知道雨是否是孤独的,但雨是宁静的。每天奔波于工作,在⽣活的节奏中急促⽽匆忙,能够让我们⾛进和聆听⾃然的时间⽇渐稀疏。在人世间的浮华喧嚣中,能从雨中得一份宁静与安祥,能够凝神静⽓沉思写作,能够⼼⽆旁骛阅读练字,能够闲庭信步飘然释怀。听着雨声,在雨天享受自己那份独特的恬淡与自然,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生活的享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