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大学 中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八佾第三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辜译】

孔子的祖国鲁国掌权的贵族首领(季平子①)在家族祠堂的祭祀中雇佣了八组乐队(一种皇家特权)。孔子听到这件事之后评论说:“如果这都能做,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

注释

①季平子(?-前505),即季孙意如。春秋时鲁国正卿,姬姓,季氏,谥“平”,史称“季平子”。辅佐鲁昭公、鲁定公,甚至摄行君位近十年。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辜译】

上面提到的权势贵族首领(季孙氏)在祭祀结束的时候,吟诵了一首只有在皇家祭祀中才能使用的诗。孔子评论此事说:“这首诗是这样开始的:‘王公贵族围四周,天子庄严而肃穆。'①在这个贵族的家族祠堂中,怎么能用这首诗的这几句来描述呢?”

注释

①《雍》是《诗经》中的一篇,这是古代只有在天子祭祀时才能用的诗。诗如下:“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於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季孙氏家族祭祀用这首诗,显然超越了礼制规范,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辜译】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再好的技艺对他有什么用呢?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再好的音乐对他有什么用呢?”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辜译】

一位学生(林放)问孔子,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好。”孔子回答,“在社会礼仪的使用上,简单比奢华要好;在死者的追悼仪式上,发自内心的悲伤比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哭要好。”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辜译】

孔子说:“北方和东方的异教游牧民族,尚且知道尊重他们首领的权威,可是现在在中国,却不再有人尊重当权者。”*

[*中国的骑士精神标榜“尊王攘夷”(维护君王荣誉,打击异教徒)。正因为汲取了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而非其普通字面意思,才造就了今天的日本。

丁尼生①用欧洲方言解释欧洲的骑士精神时,以骑士的方式做出了他的宣言:“尊敬国王,就如他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灵魂就是国王。打击异教徒,拥护救世主。”]

注释

①丁尼生(Alfred Tennyson,1st Baron Tennyson,1809-1892):华兹华斯之后的英国桂冠诗人,也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之一。代表诗作有《尤利西斯》。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辜译】

本章第一节提到的那个权势贵族头领(季孙氏)将要去泰山顶上祭天(一种帝王特权),孔子听到后,对一个为该贵族工作的学生(冉有①)说:“难道你就不能做点什么,劝阻他去祭天吗?”“不能。”冉有回答,“我阻止不了。”“啊,那么,”孔子回答,“那说什么也没用。但是,你是不是真的认为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呢?”

(*向孔子提问的这个学生林放的名字出现在本章第四节。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承认,我们理解不了。)

注释

①冉求(前522-前489),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春秋末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孔子最得意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性情也因此逐渐完善。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辜译】

孔子说:“一位绅士,从不会在任何事情上与人争夺输赢——如果有的话,那必定是射箭。但即使是射箭比赛,当他获胜时,也会先礼貌地鞠躬,然后再登台领奖;当他失败时,也会坦然地走下来,默默地饮下苦酒。那么,即使是在这种竞争中,他也要表现出绅士风度。”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子夏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辜译】

一位学生(子夏)问孔子下面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Her coquettish smiles,

How dimpling they are;

Her beautiful eyes,

How beaming they are;

So fairest is she,

Who is simple and plain.

她那娇艳的笑容,

是那么令人目眩;

她那迷人的双眸,

是那么顾盼生辉;

她如此美妙动人,

却又简单而淳朴。

(即《论语》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在绘画中,”孔子回答,“和基本框架相比,修饰和色彩都是次要的。”

“那么艺术本身呢?”子夏问,“也是相对次要的吗?”

“我的朋友,”孔子回答,“你启发了我。现在我可以和你谈论诗了。”*

[*未加修饰之美才是真正的美,中文最后一行是对贺拉斯①的Simplex Munditiis的准确翻译。英国学生可能记得托马斯·摩尔②的诗句:“Leshbia has a beaming eye,你看她喜上眉梢,

But no one knows on whom it beameth.”却不知她对谁微笑。]

注释

①贺拉斯(Quintus Horatius Flaccus,前65-前8):古罗马抒情诗人,认为艺术美的基础在于统一与一致。其美学思想见于写给皮索父子的诗体长信《诗艺》。

②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1779-1852):爱尔兰诗人、歌唱家、词作家及演员,他在目前仍广为传诵的歌曲有《少年流浪歌手》及《夏日最后的玫瑰》。他还和约翰·默里合著有《拜伦回忆录》。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辜译】

孔子对一位学生说:“我可以告诉你夏朝(相当于古希腊文明)*的礼仪和文明,但现在的杞国(相当于当代希腊)却不能为我说的话提供充分的证明。我可以告诉你殷朝(相当于古罗马文明)的礼仪和文明,但现在的宋国(相当于意大利)却不能为我说的话提供充分的证明。这是因为现存的历史典籍太少了,否则我就能向你证明我所说的这些东西。”

(*见第二章第二十三节备注。)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辜译】

孔子说:“在举行盛大的国家祭祀典礼中(这是古代中国最隆重的祭拜礼仪),当祭酒泼洒在地上时,我总是在这个时候离开,不会再看下去。”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辜译】

有人问孔子上面提到的盛大祭祀的意思。“我不知道,”孔子回答,“能明白其重要性的人,就能很轻易地治理天下,就像看这手掌一样容易。”孔子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己的手掌。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辜译】

孔子祭拜死者的时候,好像真的感觉到死者就在跟前。孔子祭拜神灵的时候,好像真的感觉到神灵存在。

有一次,孔子说:“祭拜的时候,如果我不能全心全意去做,总感觉好像根本没有祭拜。”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辜译】

有个国家的一位官员(王孙贾①)问孔子:“俗话说:‘宁拜灶神,不拜门神。’这是什么意思?”

“不是这样的,”孔子回答,“如果一个人冒犯了上天,那么他在哪里祈祷都没用。”

注释

①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辜译】

孔子说:“现在周朝的文明是建立在前两个朝代文明的基础上的,所有的艺术都那么辉煌灿烂!我更喜欢现在周朝的文明。”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辜译】

当孔子第一次参加太庙①(古代君主的祖庙)祭祀活动的时候,每一个阶段他都要问别人该怎么做。有人马上议论道:“谁说这个从鄹地*来的平民之子懂得正确的礼法呢?”孔子听到这种评论后说:“凡事必问,这才是正确的礼法。”

(*孔子的父亲曾担任过鄹邑宰。)

注释

①太庙,指古代君主祭祀祖先的宗庙。这里指鲁国的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辜译】

孔子说:“在射箭比赛中,把箭射穿靶子不应该计分,因为参赛者比的不仅仅是力气的大小。至少,这是一种古代的规则。”①

注释

①“射”在上古时期是一种礼,周代贵族经常举行射礼,这是周礼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讲的射箭,只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人只要肯学习仪礼制度,不论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赞扬的。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辜译】

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贡)想在每月初一的宗教仪式上把祭祀用的羊省下来。

“你想省去的,”孔子对他说,“是那只羊的成本,而我想省去的却是那些繁文缛节。”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辜译】

孔子说:“现在人们把本应按照礼仪侍奉君主的事情,都看作是谄媚之事了。”*

(*见本章第五节备注。)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辜译】

孔子祖国在位的君主(鲁定公①)问孔子,君主该如何对待臣下,臣下该如何对待君主。

孔子回答:“君主要按照礼的要求对待他的臣下;臣下也必须以忠诚对待他的君主。”

注释

①鲁定公,姬姓名宋,谥定。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五任君主,鲁昭公之弟,在位15年。当时鲁国大权被“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鲁定公成为傀儡。他听说孔子开坛讲学,召见孔子;后任命孔子为大司寇,鲁国大治。为削弱三桓权势,命子路毁三桓城,收其甲兵,但未能成功,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十五年,定公去世,儿子姬蒋即位,即鲁哀公。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辜译】

孔子说:“《诗经》*第一首诗歌表达了爱的情感。这首诗热烈而不淫乱,忧郁而不颓废。”

(*见第二章第二节备注。)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辜译】

孔子祖国的在位君主(鲁哀公)问孔子的一位学生(宰我①),祭祀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

这位学生回答:“夏朝君王选用松树,殷朝君王选用柏树,现在周朝的君王则选用栗树,是表示要让老百姓知道敬畏。”

后来,孔子听到了这位学生说的话,就说:“评价已经做过的事情是没有用的,要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也是没有用的,责备已经过去的事情也是没有用的。”②

(*在古代中国,使用这些象征图案,就像现代英国使用“玫瑰”,法国波旁王朝皇宫使用“百合花”作为象征一样。)

注释

①宰予(前522-前458),姓宰名予,字子我,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门“十哲”之一。因为辩才而有名,被孔子许为其“言语”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贡之前。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楚国。

②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祀土地神的庙,并选择适合在当地生长的树木作为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选用栗树做神主,是为了“使民战栗(敬畏)”。宰我这是在讽刺周天子,所以孔子听了很不高兴,才说了后面一段话。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辜译】

孔子谈到一位著名的政治家(相当于那个时代的俾斯麦)时说:“管仲①绝对不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但是,”有人问,“管仲生活简朴,难道不是吗?”

“什么?”孔子回答,“管仲有那么雄伟的府库;而且,他家的每项事务都有专人负责。怎么能说他生活简朴呢?”

“但是,”询问者辩论道,“管仲仍不失为一个恪守正确礼数的有品位的人,难道不是吗?”

“不是,”孔子回答,“在位国君在宫殿大门外建造照壁,管仲也在他的家门外建造照壁;两位国君见面时,各自有专用的饮食,而管仲也有自己专用的饮食。如果你说管仲是有品位的人,那么还有谁没品位呢?”*

(*奇怪的是,管仲这位古代中国的俾斯麦②,在政治上居然和当代德意志帝国的创立者信奉相同的格言,用中文说就是“欲取之故与之”。)

注释

①管仲(前719-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时齐国人,谥“敬”。法家代表人物。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霸主。

②奥托·冯·俾斯麦(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1898),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90),人称“铁血宰相”(德语:Eiserner Kanzler;“铁”指武器,“血”指战争)、“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19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由于对德国统一的贡献,加上卓越的成就,俾斯麦最后升任为德意志帝国陆军上将。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辜译】

孔子对故国的大乐师说:“我认为我知道一个完整的乐队用什么方式演奏一首乐曲。首先,各种乐器合奏,声音渐高而华美;继而清晰流畅地奏出每一个音符本身的韵律,使之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直到演奏完毕。”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辜译】

孔子周游列国经过某个前哨关卡,该关卡的长官请求见孔子,说:“每当有智慧的人路过这里,我总是很高兴能见到他。”于是孔子的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当这位长官拜见完毕出来时,他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你们为何要为没有一官半职而发愁呢?天下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秩序和公正,现在上天派你们的老师来警醒世人了。”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辜译】

孔子谈到一首著名的乐曲(《韶》①)(当时所知的中国最古老的音乐)时说:“这首乐曲的韵律节奏极其优美,而且极为庄严肃穆。”谈到另一首稍近一些的乐曲(《武》②)时,孔子说:“这首乐曲的韵律节奏虽然极其优美,但是不够庄严肃穆。”

注释

①《韶》,即韶乐,史称舜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帝舜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竹书纪年》载:“有虞氏舜作《大韶》之乐”。《吕氏春秋·古乐篇》同载:“帝舜乃命质修《九韶》《六列》《六英》,以明帝德。”由此可知,舜作《韶》主要是用以歌颂帝尧的圣德,并示忠心继承。

②《武》,周代大型乐曲,即《周礼·春官》所说周代六乐中的周乐。周代的大型乐舞《大武》是一种武舞,内容是歌颂武王伐纣的功绩。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辜译】

孔子说:“拥有权势的人不能宽宏大量,行礼时不能严肃认真,参加丧礼时没有悲伤——这样的事情,我怎么看得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