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雍也第六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辜译】
有一次,孔子称赞他的一位学生(冉雍,字仲弓)说:“这就是雍啊——他可以成为一代国君。”
又有一次,那位学生(冉雍)问孔子对当代某位公众人物(子桑伯子)的看法,孔子回答:“他是一个不错的人,他很独立。”
“但是,”这位学生回答,“当一个人在自己的私生活*中显得很独立时,在社会生活中同他人打交道也可能会不近人情。但是,如果他在私生活中显得很独立,就像他在社会生活中那样,那他是不是太过独立了?”“是的,”孔子回答,“你说得很对。”
(*拥有这种性格的人,会像大部分中国人在夏天层层剥掉衣服一样,持续剖析自己。因此孔子被迫说道:“这种方式会使人忘记人与兽之间的差异。”)
6-2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辜译】
孔子祖国(鲁国)的在位国君(鲁哀公)问孔子,他认为他的哪个学生学识最渊博。
孔子回答:“有个叫颜回的学生。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不幸英年早逝。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谁能称得上有真才实学。”
6-3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辜译】
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公西华)奉命出使另一个国家,将母亲留在家里无人照顾。后来,另一位学生(冉有)请孔子送给她一些粮食。孔子说,“就给她这么多吧!”并说出了一定数量(显然并不多)。这位学生要求再多给点,孔子又多给了一些。最后这位学生送去的粮食比孔子答应的数量要多出许多。
孔子知道此事后,说:“这位老母的儿子(公西华)出使的时候,驾着由骏马拉的漂亮马车,穿着狐裘做的漂亮大衣。我认为,聪明高尚的人会把仁慈之心留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去帮助小康之家或富人。”
还有一次,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原宪①)在孔子当鲁国司寇时,被孔子任命为家中总管,孔子答应给他九百担谷物做薪水。这位学生觉得太多了,不肯接受。
“不要推辞,”孔子对他说,“如果这些超过了你自己的需要,为什么不把剩下的那些分给你家乡的亲朋好友和父老乡亲呢?”
注释
①原宪(前515-?),姓原名宪,字子思。春秋时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一生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合流。孔子为鲁国司寇时,曾做过孔子的家臣。孔子死后,原宪回家隐居,茅屋瓦牖,粗茶淡饭,生活极为清苦。
6-4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辜译】
孔子的一位学生(冉雍)的父亲是个大坏人,孔子评论这位学生说:“有斑点的母牛产下的牛犊,如果给它提供良好的环境,尽管人们在祭祀时可能犹豫是否该使用这样的牛犊做祭品,但对于神灵来说,这也是可以接受的。”
6-5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辜译】
孔子祖国(鲁国)的一位掌权大臣(季康子)问孔子,他的学生、勇猛的仲由能否在政府做官。“他这个人做事果断,”孔子回答,“他在政府中做官,会有什么困难呢?”
这位大臣然后针对另一位学生(子贡)也问了相同的问题。“他是个洞察一切的人,”孔子回答,“他在政府中做官,会有什么困难呢?”
然后,这位大臣又针对另一位学生(冉有)问了同样的问题。“他在很多方面都有所成就,”孔子回答,“他在政府中做官,会有什么困难呢?”
6-6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辜译】
孔子评价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说:“他可以长时间在思想和行动上确实遵守纯粹的道德规范。而对于其他人来说,最多只能做到一天或一个月。”
6-7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辜译】
孔子祖国(鲁国)的一位掌权大臣(季孙氏)任命孔子的一位学生(闵损①)去一个重要城镇做长官。“请替我婉言谢绝吧,”这位学生对信使说,“如果您的主人再来邀请我,那我只能彻底离开这个国家了。”
注释
①闵损(前536-前487),姓闵名损,字子骞,以字行,故又称“闵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有“芦衣顺母”、“鞭打芦花”的故事传唱至今。在孔门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称,尤以孝行超群闻名于世,后人评为“二十四孝”之一。
6-8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辜译】
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伯牛①)得了传染病,孔子去看他。但是孔子没有进屋,只是在窗外牵着病人的手,听他说完临终遗言。然后有人听到孔子说:“我们就要失去他了。这是命中注定吧!”同时他又反复叹息道:“啊,这么好的人竟然死于这种病!啊,这么好的人竟然死于这种病!”
注释
①伯牛(约前544-?),姓冉名耕,字伯牛,世称“冉伯牛”或“冉子”。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为人质朴,擅长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与弟冉雍、冉求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
6-9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辜译】
孔子谈到他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时说:“这个人多么富有英雄气概啊!每天只吃一顿饭,喝一次水,住在全城最低矮的茅屋里面——没有人能忍受这样的艰苦,只有他依旧乐趣不减。这个人多么伟大呀!”
6-10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辜译】
有一次,一位学生(冉有)对孔子说:“不是因为我不相信您教的东西,而是我需要花力气将这些知识付诸实践。”
孔子回答:“对于那些只想得到必要能力的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体现出这样的期望。但是你不同——你从一开始就坚持这一点,给自己划定了界限。”
6-11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辜译】
孔子对一位学生(子夏)说:“当你想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时,应当做一个聪明而高尚的人*,而不要做一个笨蛋。”
(*“a humanist”文学上称为“人文主义者”,现在这个词用来指儒家或儒家思想。
“教育的目的,”夸美纽斯①说,“是教会学生去获得作为人类所能获得的必要方法。”)
注释
①扬·阿姆斯·夸美纽斯(Comenius, Johann Amos,1592-1670),捷克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并主持兄弟会学校。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后,被迫流亡国外数十年,继续从事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他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6-12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辜译】
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子游)被任命为一个重要城镇的长官,孔子问他:“你有没有成功地找到道德高尚的人做你的助手?”
“是的,”这位学生回答,“有一个人(澹台灭明①)从来不会受个人私利的驱使,除非有紧急公务要处理,否则他绝不会去我家拜访。”
注释
①澹台灭明(前512-?),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因相貌丑陋,孔子颇为嫌弃。澹台灭明受到冷遇,毅然退出孔子的弟子行列,更加发奋求学,严谨修行。故孔子有“以貌取人,吾失之子羽”的说法。
6-13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辜译】
孔子评价当时一位勇猛的知名公众人物(孟之反①)时说:“他从不夸耀自己。有一次,他所在的军队打败仗逃跑时,他殿后掩护;当他们接近部队撤退的城门时,他鞭打战马,最后一个进了城门,然后若无其事地说:‘不是我勇敢才殿后的,你们看——是我的马不肯跑呀!'”
注释
①孟之反,名侧,春秋时鲁国大夫,以勇猛著称。
6-14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辜译】
谈到当时两位著名人物(祝鮀①和宋国公子朝②),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像祝鮀(他就像当代的悉尼·斯密斯③)那样的智慧,也没有像公子朝那样的俊美容貌(他就像当代的切斯特·菲尔德勋爵④),那他在当今社会就寸步难行了。”
注释
①祝鮀:春秋时卫国大夫,因能言善辩而受到卫灵公重用。
②宋朝:春秋时宋国公子朝,以美貌而著称,他的美貌曾引起大乱。据《左传》记载,根,他身为卫国大夫,既受到卫灵公宠幸,又与卫灵公嫡母襄夫人宣姜和夫人南子有染。后来他和齐豹、北宫喜、褚师圃一同作乱,把灵公赶出卫国。后来灵公复国,宋朝逃亡晋,灵公却又因为南子思念宋朝的缘故,再次把他召了回来。
③悉尼·斯密斯(Sydney Smith,1771-1845),英国作家、英国国教牧师。
④切斯特·菲尔德(Philip Stanhope,1755-1815),即菲利普·斯坦霍普,18-19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6-15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辜译】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房门就能从房间出来呢?为什么人们不知道,如果不走我指出来的那条道路,是无法生活的呢?”*
(*没有办法,不走了。——原文为拉丁文)
6-16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辜译】
孔子说:“当人的自然品质战胜了教育的成果,他们就是粗俗不堪的人。当教育的成果战胜了人的自然品质,他们就会成为有文化修养的人。只有自然品质和教育成果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看到真正聪明而有品德的人。”
6-17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辜译】
孔子说:“人是生来正直的,如果一个人不再正直,那么他能生存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6-1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辜译】
孔子说:“了解不如喜欢,喜欢不如乐在其中。”*
(*这是道德家、哲学家和真正的宗教人士之间的认知差异。)
6-19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辜译】
孔子说:“你可以给心智高于平均水平的人讲解深奥的事情,而不可以给心智低于平均水平的人讲这些事情。”
6-20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辜译】
一位学生(樊迟)问怎样才算是智慧。孔子回答:“了解一个人生活在人类社会的基本义务,内心敬畏世间的神灵,并远离对神灵不敬的习惯。这样就可以说是智慧了。”
这位学生又问什么才是有道德的生活。孔子回答:“一个人想要过道德高尚的生活,首先必须意识到困难,并努力克服这些困难。这是道德生活的含义或检验的标准。”
6-21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辜译】
孔子说:“聪明的人欣赏水景时心情愉悦,高尚的人游览山景时满心欢喜。聪明的人活跃,高尚的人沉静。聪明的人享受生活,高尚的人延年益寿。”
6-22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辜译】
孔子在谈到祖国(鲁国)和邻国(齐国)的政府状态时说:“如果齐国*进行改革,它的政府就会和鲁国的政府一样出色。如果鲁国进行改革,它就会有一个无可挑剔的完美政府。”
(*英国人或许将法国比作古代的封建中国,在百姓的性格中以无所畏惧、不偏不倚及热衷思考而著称。但是在孔子的时代,却灌输了太多错误的自由思想。孔子的祖国鲁国,在古代中国来说,可能像英国或大不列颠一样,百姓的性格以热爱道德及情理而著称,但是政治家和政府却很难接受令国家发展更实用的思想。这两个国家均位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毗邻大海。)
6-23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辜译】
有一次,有人听到孔子大声说:“如果一个酒器不再是酒器的形状,怎么能称为酒器呢?怎么能称为酒器呢?”*
(*倘若针对的是平日使用的一种器具,那么可能是用词不当,对于很多事情来说,在孔子时代,若用某某主义和某某家来称呼,也可能是用词不当的缘故。)
6-24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辜译】
有一次,一位学生(宰我)对孔子说:“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说有人掉进井里了,我猜他可能会立刻跳进井里救人吧?”
“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孔子回答,“聪明而道德高尚的人听到后可能会立刻赶到现场,但不会一头扎进井里去救人。他或许会被欺骗,但不可能被愚弄。”
6-25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辜译】
孔子说:“道德高尚的人会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并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不会误入歧途。”
6-26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辜译】
有一次,孔子去见一位因生活毫无节制而声名狼藉的王后(南子①),孔子的学生、勇猛的子路得知后非常生气。于是孔子发誓道:“如果我去见她有什么邪恶的动机,就让上天抛弃我吧!就让上天永远抛弃我吧!”
注释
①南子,春秋时卫灵公夫人,原为宋国公主。美貌动于天下,但名声不好,与卫灵公男宠公子朝相恋,后随公子朝出走晋国。孔子到卫国时,曾拜见过她。
6-27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辜译】
孔子说:“将道德情感的使用保持在完美的均衡状态——这就是完美人生的最佳状态。但是现在很少有人能长期保持这种状态。”
6-28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辜译】
有一次,一位学生(子贡)对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为了人民的福祉而做了很多好事,而且这些事情确实能让广大百姓受益匪浅,那么您将如何评价这个人呢?他是不是可以称为道德高尚的人?”
“为什么只是称他为道德高尚的人呢?”孔子回答,“如果一定要给这个人一个称谓,应当称他为圣人。因为通过你所说的事迹来判断,即便是古代帝王尧和舜*也会自愧不如。”
[*尧舜时代就好比中国历史上族长统治的亚伯拉罕和以撒时代。
孟子在解释他的教义的时候曾用过这些名字,他说:“一个人每天清晨很早起床,整日不停地劳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正义,那么他就是亚伯拉罕(舜)的儿子;另一个人清晨很早起床,也是整日不停地劳作,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不劳而获,那么他就是大盗巴拉巴(盗跖)的儿子。”]
6-29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辜译】
孔子说:“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在形成自身道德品格的时候,结合了其他人的性格特征,在启发自我的时候,开导了别人。如果能将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观察如何看待事情和如何做事,这是获得道德生活的一种很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