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学纳税申报与税务处理从入门到精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5 增值税纳税申报

4.5.1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申报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是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或主管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申报期限,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的业务。纳税申报一般在网上申报,也可以去税务大厅办理。纳税申报需填写特定的纳税申报表。

由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与发票紧密相关,因此在申报过程中必须与发票管理流程相结合。

各地区在纳税申报流程方面会有所区别,但基本要素是一样的。

一般纳税人在征期内进行申报,申报具体流程如下。

①抄报税:纳税人在征期内登录开票软件抄税,并通过网上抄报或办税厅抄报,向税务机关上传上月开票数据。抄税就是企业使用IC卡将企业当期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情况记录下来;报税就是将IC卡内的资料报送给主管税务机关,使主管税务机关掌握企业开票情况的环节。

②纳税申报:纳税人登录网上申报软件进行网上申报,网上申报成功并通过税银联网实时扣缴税款。

③清零解锁:纳税申报成功后,纳税人返回开票系统对税控设备进行清零解锁。清零就是将IC卡内的资料报送给税务主管机关后,将IC卡内资料清除的环节。

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流程如图4-5所示。

图4-5 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流程

这个流程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省份或地区会有所区别。有些地方先抄报税,再纳税申报;也有的地方先申报,后抄报税。纳税人应根据本地税务部门的要求进行申报。

在网上填写申报表之前,有个“数据初始化”的提示。每个月进行初次填写时,都要先点击“数据初始化”的按钮。初始化的目的是将与本月纳税申报相关的数据填充进来,给填报工作带来便捷。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比较复杂,其中增值税主表、附表一销项、附表二进项、附表四抵减、附表五不动产抵扣都是必填表。不管有无数据,都要点击打开相应报表填写保存。

纳税申报都有时间节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纳税申报,不能过期。若过期了,只能去税务大厅手工申报。

申报成功后,一般通过税银联网实时扣缴税款。网上纳税申报表提交后,别忘了点击“缴纳税款”。

4.5.2 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纳税申报

相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要简单许多,尤其是申报表简单了。小规模纳税人不可以进行进项抵扣,因此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额就是销项税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是按季申报。若使用普通发票税控设备,则每月都要使用税控设备登录后系统自动抄报税,每季度登录网上申报软件进行网上申报。网上申报成功后通过税银联网实时扣缴税款。

填写申报表时,注意“货物及劳务”列与“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列分别填写对应的收入,填报有错会影响税款的属性,还会影响一般纳税人的认定。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应分别核算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销售额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的销售额。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号)的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含10万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税。其中,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不超过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符合条件暂免征收增值税是按月计算的。但是,若当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则全额缴纳增值税,并不影响次月的免税。同样地,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当季度销售额超过30万元的,则全额缴纳增值税,不影响下一季度的免税。

4.5.3 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在此重点介绍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3号)(已被修改),以下是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如表4-2所示。

表4-2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填写说明中名词释义

①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货物”,是指增值税的应税货物。

②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劳务”,是指增值税的应税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③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是指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

④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按适用税率计税”“按适用税率计算”和“一般计税方法”,均指按“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公式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税方法。

⑤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按简易办法计税”“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和“简易计税方法”,均指按“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公式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税方法。

⑥本表及填写说明所称“扣除项目”,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在确定销售额时,按照有关规定允许其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项目。

(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填写说明

1)基本信息填写说明如下。

① “税款所属时间”: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② “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③ “纳税人识别号”:填写纳税人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④ “所属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小类行业填写。

⑤ “纳税人名称”: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

⑥ “法定代表人姓名”:填写纳税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⑦ “注册地址”:填写纳税人税务登记证件所注明的详细地址。

⑧ “生产经营地址”:填写纳税人实际生产经营地的详细地址。

⑨ “开户银行及账号”:填写纳税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纳税人在该银行的结算账户号码。

⑩ “登记注册类型”:按纳税人税务登记证件的栏目内容填写。

⑪ “电话号码”:填写可联系到纳税人的常用电话号码。

2)申报数据填写

①第1栏“(一)按适用税率计税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和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额;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后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

②第2栏“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包含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的销售额,以及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③第3栏“应税劳务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④第4栏“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填写纳税人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一般计税方法在本期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劳务,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经纳税检查属于偷税的,不填入“即征即退项目”列,而应填入“一般项目”列。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

⑤第5栏“(二)按简易办法计税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包含纳税检查调整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的销售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其当期按预征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销售额也填入本栏。

⑥第6栏“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填写纳税人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计税方法在本期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的货物、劳务,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经纳税检查属于偷税的,不填入“即征即退项目”列,而应填入“一般项目”列。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不含税销售额。

⑦第7栏“(三)免、抵、退办法出口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无形资产的销售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销售额。

⑧第8栏“(四)免税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和适用零税率的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销售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前的免税销售额。

⑨第9栏“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货物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⑩第10栏“免税劳务销售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免征增值税的劳务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劳务销售额,但零税率的销售额中不包括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劳务的销售额。

⑪第11栏“销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税的货物、劳务和服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的销项税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有扣除项目的,本栏应填写扣除之后的销项税额。

⑫第12栏“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

⑬第13栏“上期留抵税额”:“本月数”按上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本月数”填写。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不填写。

⑭第14栏“进项税额转出”: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本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⑮第15栏“免、抵、退应退税额”:反映税务机关退税部门按照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无形资产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增值税应退税额。

⑯第16栏“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填写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的增值税税额。

⑰第17栏“应抵扣税额合计”:填写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⑱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不填写。

⑲第19栏“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第一,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按以下公式填写。

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实际抵减额”。

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11栏“销项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实际抵减额”。

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是指按照规定计提加计抵减额,并可从本期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中抵减的纳税人(下同)。“实际抵减额”,是指按照规定可从本期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加计抵减额,分别对应“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第6行“一般项目加计抵减额计算”、第7行“即征即退项目加计抵减额计算”的“本期实际抵减额”列。

第二,其他纳税人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

⑳第20栏“期末留抵税额”:“本月数”按表中所列公式填写。本栏“一般项目”列“本年累计”不填写。

第21栏“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按规定汇总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分支机构,应将预征增值税额填入本栏。预征增值税额=应预征增值税的销售额×预征率。

第22栏“按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

第23栏“应纳税额减征额”: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包含按照规定可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费用及技术维护费。

当本期减征额小于或等于第19栏“应纳税额”与第21栏“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之和时,按本期减征额实际填写;当本期减征额大于第19栏“应纳税额”与第21栏“简易计税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之和时,按本期第19栏与第21栏之和填写。本期减征额不足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第24栏“应纳税额合计”:反映纳税人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第25栏“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月数”按上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月数”填写。“本年累计”按上年度最后一个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年累计”填写。

第26栏“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本栏不填写。

第27栏“本期已缴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本期入库的查补税款。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第28栏“①分次预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已缴纳的准予在本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的税额。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以下4种情况填写,如图4-6所示。

图4-6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填写情况

第29栏“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本栏不填写。

第30栏“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填写纳税人本期缴纳上一税款所属期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

第31栏“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和留抵税额抵减的增值税欠税额,但不包括缴纳入库的查补增值税额。

第32栏“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本月数”反映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纳税检查应缴未缴的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本年累计”与“本月数”相同。

第33栏“其中:欠缴税额(≥0)”:反映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增值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第34栏“本期应补(退)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

第35栏“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规定,而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退回的增值税额。

第36栏“期初未缴查补税额”:“本月数”按上一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本月数”填写。“本年累计”按上年度最后一个税款所属期申报表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本年累计”填写。

第37栏“本期入库查补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而实际入库的增值税额,包括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额和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额。

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本月数”反映纳税人接受纳税检查后应在本期期末缴纳而未缴纳的查补增值税额。按表中所列公式计算填写,“本年累计”与“本月数”相同。

当然,我们在填写申报表时,并不是每个项目都要填写。下列几种情况是不需要填写的。

①没有发生的项目。

②有些项目是填报之前通过初始化取得的。

③有些项目是通过计算自动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