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主要学术思想
本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认为疾病证候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即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生活在自然界里,人体与外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正如第1篇所云:“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但能否导致疾病的发生,又必须以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来决定,所以又云:“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2.脏腑之间互相依存、相互制约
正如第1篇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注重预防性治疗,启发医者在处理疾病时,必须从全局考虑。
3.把传统医学从巫医混乱的情况下解脱出来
正如第22篇所云:“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均详尽地说明了病因、病状、治法,有力地抨击了神巫的学说。
4.总结了中医的病因学说
第1篇云:“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这是在《诸病源候论》以前最完整的病因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