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信》:别总对孩子不满意——被接纳的孩子才有自信
你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孩子自卑的源头
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永远无法击败的“敌人”,即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每次都考第一名”“别人家的孩子都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别人家的孩子写作业从来不用催”……父母本希望借“别人家的孩子”从侧面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奋发向上,但盲目地比较,只会强化孩子的消极看法:“我没有别的孩子好,妈妈不喜欢我。”孩子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和怀疑,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人,逐渐失去自信。
初中生小袁曾在《少年说》中说:妈妈的盲目比较,让我变得越来越不自信。每次考试后,小袁的妈妈都喜欢将小袁和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的同学进行比较。小袁站在天台上对妈妈大喊:“为什么每次都拿我最差的成绩说事儿,为什么你从来看不到我的努力?”
面对女儿的质问,小袁的妈妈说道:“要是我不打击你,你可能会有点儿飘……”
小袁哭着请求妈妈不要老是把她和别人比较了,妈妈依旧坚持这样做。
为什么父母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第一个原因,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因为心理距离感较近,父母会通过各个角度去评价孩子,例如学习成绩、生活习性、特长等。对于别人家的孩子,因为“心理距离感”较远,父母看到的内容会比较单一化,仅从对方一件事情的好坏,就得出“他比我家孩子更优秀”的结论。
第二个原因,人们在评价一件事时,通常会依赖自己的主观思维和价值感,就像是戴着有色眼镜去评判身边的人和事,会产生“心理偏盲”的现象。父母喜欢将自家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就是源于这种心理。父母会选择性地无视自家孩子的优点、成绩,反而用“显微镜”来发现孩子的缺点,而用“放大镜”去观察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所以就会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从而引发父母养育焦虑感和挫败感。
心理学认为,家长经常性地拿自家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较,其危害主要如下:
首先,不利于孩子自尊心的培养。
爸爸妈妈拿自己孩子的弱项和别人的孩子的强项比较,无形中是对孩子的一种否认,长此以往,容易让孩子变得不自信,觉得自己真的不行。
其次,让孩子形成攀比心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正所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如果孩子养成了和别人攀比的心理习惯,将来走向社会后,面对形形色色的不公平和差距,失落感会伴随孩子的一生,那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最后,容易让孩子破罐破摔。
孩子的好行为需要家长的强化,从而逐渐形成好的性格。如果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把孩子的短处一遍遍地拿出来和别人比较,这其实也是一种强化,很容易让孩子放弃努力,自暴自弃。
也许有的家长会对此非常不解,觉得孩子们之间进行比较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孩子确实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孩子好,我们还不能说说了?说说当然可以,但千人千面,人的个性差异千差万别,有些事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爸爸妈妈在比较的同时,切不要忘了对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保护和培养,让孩子学会珍惜自我价值,成为优秀的人。怎么比较,其实也有一些小技巧:
第一,客观公正地进行比较。
在比较时一定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优缺点。不要拿别的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比,要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别忘了给孩子鼓励和赞扬;也要正视孩子的不足,积极引导,帮助孩子认识不足,补齐短板。
第二,在比较的同时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
每一个孩子的特质都是不同的,他们身上有着不同的闪光点。父母不仅要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还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其他优点。比如,当孩子在唱歌比赛中内心受挫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说,你在唱歌方面也许比不上别人,但在画画方面还是比较有天赋的。昨天的那幅画,我让专业的老师看了,老师说不错哦。
当然,万事都有度,一旦过了这个度,就容易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父母在生活中,不要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孩子的优点做比较,那只会加深孩子的挫败感,要多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让他在面临一些问题的时候,更有信心。
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一辈子都活在自卑里
你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就像无形的小刀一样,慢慢地雕刻着他未来的模样。如果你每天对孩子说“你不行”“你真糟糕”“你也太差劲了吧”等这些负面的话,时间一长终会把孩子打压得锐气全无。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一辈子都活在自卑里。
一位网友在知名论坛上发帖称:“我都三十好几的人了,可是无论做什么事都会被母亲否定。无论是我的穿着打扮,还是人际交往间的态度、措辞都会受到母亲的挑剔……总之就是各种不对!母亲喜欢不分场合地‘教训’我,甚至当着我女儿的面。我记得我小时候明明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后来却变得越来越自卑、懦弱、害怕改变。”
来自家长的一个轻飘飘的“不”字,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哪怕是很简单的事,他们也会认为自己做不到,做不好,变得脆弱敏感,畏首畏尾。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对生活悲观失望,对任何事都难以提起激情和动力,做事的执行力会越来越差。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自我实现预言”,即预言本身是假的,但是当它被说出来后,人们就会相信,最后预言成真。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认为,当人们对一件事情先入为主后,无论正确与否,都会影响他对事情的判断,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导致这个判断最后成为现实。通俗而言,自证预言就是我们会在不经意间让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孩子,当父母反复提起孩子的某一缺点时,无论是在父母还是孩子眼中,这个缺点是必然存在的。例如,父母总是骂孩子头脑笨,但这可能只是孩子因状态不佳偶尔出现的反应慢,却被父母无限放大,最后这个孩子真的成了一个笨小孩,并且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除了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否定,更多的父母还会做出负气的否定,比如,有些孩子确实很闹腾,当父母被折磨得身心俱疲的时候,经常会甩下这么一句话:“你再这样,我就不喜欢你了。”这种负气的话说多了,就会让孩子产生自己不招人喜欢的想法。有的孩子会因此变得更任性;有的孩子甚至连交际能力都受到影响。父母否定的话越多,孩子的自信便流失得越快。
如果期盼孩子成长为一个自信满满的人,就不要总是斥责他“笨”“差劲”;如果想要孩子变成热爱学习的人,就不要在他伏案看书的时候,阴阳怪气地嘲讽他:“你再怎么努力都考不过别人,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
父母想要让孩子成为自己期望中的样子,就不要总是否定孩子,要学会肯定孩子。当然,父母的肯定,不是指将“你不行”改为“你真棒”就可以了。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肯定呢?
做最真实的父母
有的父母会过于关注孩子的情绪,为了不伤害孩子,他们会刻意压制自己的情绪,保留一些自己的真实意见,只和孩子说温柔的话。这看似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实际上是缺乏对孩子的信任。父母这样做,是对孩子的内在秩序和动力的低估。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真实态度,只有父母的真实看法,才能让孩子正确地了解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从而积极改正。
给予孩子积极的期待
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心理暗示非常重要。当父母对孩子有美好期待并且无条件信任他时,孩子就可能像父母期待的那样发展。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积极心理,所以愿意努力,不愿意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在生活中,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肯定和信任,这样孩子才会充满自信,并朝着父母期待的方向努力,以此证明自己是优秀的。然后,真的成为父母期待中的好孩子。
你的“苛求”,正在悄悄抹杀孩子的自信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出类拔萃。字要写得好,舞要跳得好,钢琴要弹得好,编程课也必须学得有模有样……任何一个地方表现得不够完美,孩子都会受到痛斥、责骂。
更为可怕的是,明明孩子已经表现得很好,但得到的却不是满意的赞美,而是更高的目标。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会停留在一个标准上,这个基准线不断地水涨船高,全班第一后面是全校第一,再后面是全市第一……孩子就像后面被鞭子抽一样,拼命地与更多人一争高下。结果是,孩子无法正视父母焦急期盼的目光,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做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只会越来越怀疑自己的能力,越来越自卑。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方方面面都优秀的人,却不知道自己的苛求正在悄悄抹杀孩子的自信。
父母苛求孩子,常常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要求孩子必须考好,每次考试必须考第一名。
第二,总为孩子树立榜样,例如,“别人总是能考第一名,你要向他学习”。
第三,要求孩子精通各种技能,例如,别的小孩会弹钢琴,自己的孩子也必须会;别的孩子会书法,自己的孩子也必须学会。
但是,父母对孩子越是苛求完美,越会让他产生压力,导致事情失败。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缺点和不足。父母若是将孩子的弱点视为“没出息”,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没有自信。
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定的期望,但是不可以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父母需要为孩子营造轻松的环境,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成为孩子的精神支撑,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人生。
有一位成功女性,按自身的条件,可以很方便,也有能力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特色学校,或更有利于学习外语的国际学校。可是,无论在上海还是北京,她一直坚持为孩子选择普通的公立学校。儿子从小到大,她从来没有给他请过一次家教,也从不做任何校内功课的额外辅导,甚至不要求他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在班里拔尖。但是她要求孩子一定要多问问题,每次面对孩子的提问她都会细心地讲解,不厌其烦地解释一遍又一遍。
她曾说:“我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神童,也不要求他在哪个方面必须做出突出的成就,我只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也能为别人带去快乐。”那么如何才能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苛求孩子呢?
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制定期望值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能力发展不同;相同年龄的孩子,能力也会有所差别。父母在给孩子制定期望值时,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期望过高,孩子一直达不到目标,会让他产生无限的压力,严重挫伤自信心。期望过低,孩子轻松就能完成,无法产生成就感。因此,父母需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制定对他的要求和期望值。
让期望成为动力
当孩子内心缺少动机时,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被大大削弱。这时,父母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个期望值,告诉他希望他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让这种期望变为孩子的内驱动力。注意,期望不要过高。
适当的期望和压力,可以帮助孩子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孩子提出要求,给予孩子正确的前进方向。
给孩子贴负面标签,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国由于兵力不足,从监狱调了一批犯人上前线。但是这些犯人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管理员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与犯人进行谈话,要求他们每周给最亲的人写一封信,在信里告诉亲人自己在前线如何勇敢、立了多少战功等。半年后,这些士兵真的变成了信中听从指挥、勇敢战斗的样子。
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一个人一旦被下了某种结论,就会像商品被贴上标签一样,做出与标签一致的行为。这种现象,在孩子身上尤其明显。孩子的情感态度是比较直接的,父母给他们贴什么标签,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与所贴标签一致的人。例如父母总是斥责孩子说“你真笨”,孩子就真的可能变笨;父母斥责孩子不听话,孩子就真可能做一些不听话的事情……
为什么孩子会朝着“标签”定义的方向发展?通常情况下,孩子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固定型和成长型。
当孩子处于固定型思维模式时,做事的观念会比较死板,只能接受成功,害怕失败。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受到打击。而当孩子处于成长型思维时,做事会始终充满热情,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能鼓励自己去克服。对两种思维模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成长型思维明显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固定型思维却更常见。当父母遭遇了生活的压力后,会将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进而给孩子贴上各式各样的负面标签。例如,孩子帮忙做家务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结果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若是遇到了父母心情不好,就会给孩子贴上“做事毛躁”“什么都做不好”等负面标签。
给孩子贴“负面标签”的行为,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否定。若这种行为长期发生,孩子就会从心底认为自己不行,从而产生自卑。即使以后孩子在某个方面获得了成功,但那种隐隐的自卑感也会始终伴随着他。
心理学认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好坏,都能影响人们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若我们对孩子存在偏见,总是对他说一些负面的话,孩子就真的可能朝着“坏”的方向发展。
与之相反,若是给孩子贴“正面标签”,那么他就有可能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孩子将玩具拆了,喜欢贴负面标签的父母可能会骂孩子淘气、破坏王,并且对他们进行处罚;而喜欢给孩子贴正面标签的父母,则会表扬孩子有钻研能力,并且引导孩子去重新组装玩具。在父母的夸奖下,孩子会更有探索精神,甚至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正确的贴标签方式,可以培养孩子某方面的能力。那么,父母如何才能正确地给孩子贴标签呢?
学会接受孩子暂时的失败
孩子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处在发展阶段,他们是在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爬起的过程中学会各种技能的。因此,对于孩子暂时的失败,父母不能上来就批评,指责,上来就贴负面标签,可以暂时地接受孩子的失败,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解决办法。
寻找孩子的“正面标签”
对于孩子的坏习惯、缺点,父母不要立马贴上负面标签。与之相反,父母要全面地去观察孩子,努力寻找他的闪光点,这样就可能让“坏孩子”变为“好孩子”,让“笨孩子”变为“聪明孩子”。
适度贴“正面标签”
即使是肯定孩子能力的正面标签,也不可以毫无底线地、无限制地使用。大家都知道“物极必反”这个道理,虽然正面的标签能够带来一些“正”的导向作用,但当这个导向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那么带来的就不一定是好的导向作用,很可能是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压力,逼着他不得不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甚至有一种退无可退的感觉。
除此之外,父母尽量避免给孩子贴一些固定的标签,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样做只会固化孩子的成长。父母可以多发现孩子的优良品质,从不同方面表扬孩子,帮助他建立自信。
当着外人的面贬低孩子,会让孩子更加自卑
贬低式语言,是一种暴力,能“杀人于无形”。若是父母常常当着外人的面贬低孩子,就可能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孩子的自信。
电影《耐莉》的主人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最喜欢表演和唱歌。在一次艺术节上,耐莉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但是,坐在台下的父母却觉得耐莉的舞蹈十分不好,马上对她做手势,让她停下来。看到父母的手势和表情,一向外向的耐莉立马变得拘谨起来,她怀疑自己做了一些出格的动作,才会让父母不高兴。
在以后的日子里,耐莉经常会想到父母的这次提醒,做事情越来越拘束,怕自己又做些不合时宜的事情惹得父母不高兴,从此她变得自卑又缺乏安全感。
耐莉父母这种不合时宜的指责,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常可见。很多父母喜欢当着外人的面说一些贬低孩子的话,如“他没有那么好”“挺笨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他经常丢三落四的,真是让人头疼”……
为什么父母喜欢在外人面前贬低孩子?
一些父母是因为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得不够好,让自己没面子,怕大家觉得自己没把孩子教育好。比如,父母带孩子参加朋友聚会,却当众指责孩子米饭掉到桌上,挑剔孩子吃饭时大声说话,不懂事,等等。这其实是家长的“投射认同”心理在作怪。
投射认同,就是父母的成长经历塑造了他们内心和自己的关系,家长会将自己某些不好的经历投射到孩子身上,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痛苦。比如,父母总是挑剔孩子吃相不好,实际上是因为自己吃相不好而自卑,并且不自觉地将这种自卑情绪传递给了孩子。
有一些父母在外人面前贬低孩子,只是为了自谦。受古训“谦受益,满招损”的影响,中国父母更喜欢“自谦”式教育。比如,过年的时候,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有亲戚夸赞自己的孩子,即使父母与有荣焉,也会赶忙摆手说:“哪里哪里,他还差得远呢。”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在教育方面,父母过于谦虚,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当孩子听到他人夸奖自己时,内心是兴奋雀跃的,这时候父母的贬低,无异于给他泼了一盆冷水。经常受到这样的打击,孩子可能会陷入自我否定,怀疑“我是不是真的不好”,然后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信心。
有一些父母在外人面前贬低孩子,仅仅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为了让孩子更听话,父母会在公共场合训斥孩子,让他产生畏惧感和敬畏感。这样做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也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懦弱,遇到事情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桐华曾说:“孩子在很多时候,比大人还要爱面子,因为世界很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保护孩子的自尊,不将孩子的错误暴露在外人面前,才能让孩子远离自卑。
给孩子留面子
在外人面前,父母要学会给孩子留面子,即使孩子犯了错,也不要当众指出来,应私下指出孩子的错误,引导他应该怎样做。这样做,孩子更容易虚心接受错误,并且及时改正。有一个女孩十分不喜欢做家务,总是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聚会时,有一个朋友夸赞女孩:“你这么乖巧可爱,自己的房间也一定特别整洁吧。”小女孩十分心虚,害怕妈妈当众揭穿自己。结果,妈妈说道:“是的,在家里也非常乖,经常自己整理房间。”等回到家中,妈妈对女孩说道:“妈妈只帮你这一次,以后你要好好整理自己的房间。”女孩感谢妈妈给自己留了面子,在这次经历之后,她变得勤快起来。
接受他人对孩子的夸奖
当他人夸奖孩子时,父母要坦然接受,还可以顺势夸奖一下孩子。例如,孩子考了第一名,有朋友夸奖:“考第一名真是太了不起了,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父母可以这样说:“是挺厉害,他每天都学到很晚,很不容易。”
肯定孩子的努力,并给予夸奖,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父母在私下里需要告诉孩子,不能因为夸奖而骄傲,学会谦虚才能保持进步。
孩子因外貌被否定,父母的回应很重要
孩子的世界直接又单纯,他们不会在觉得你长得不好看的时候婉转地表达。但恰恰是这种单纯的眼光和话语,让那些处于被嘲笑境地的孩子,一头栽进自卑的海洋,再也游不出来。
小美身材微胖,性格大大咧咧的,在朋友眼中她是一个乐观的胖女孩儿。有时候,朋友开玩笑会叫她“胖美眉”,但她每次都不会计较,而是笑笑就过去了。
长大以后,有一次小美喝醉了才说出心里话,小时候因为她经常生病吃药,药里含有激素,所以体重才会不断飙升,导致经常会有人喊她“小胖子”。被同学嘲笑的时候,小美一开始也会生气反驳,但是同学并不理会,无奈之下小美只能听之任之。时间长了,小美不仅不会反驳,还会跟着朋友一起开玩笑。尽管表面上笑得开心,但小美的心中却越来越自卑。
即使后来,小美努力减肥瘦了下来,但她仍没有摆脱自卑的阴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身材的评价。
孩子对外貌的在意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了,我们可以发现,那些长得好看的小朋友在班里总是会更受欢迎。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对别人的相貌评头论足。“你太丑了!”“你好胖呀!”“你长得太黑了!”……因为他人的嘲笑,孩子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外貌,甚至产生厌恶心理。有的孩子还会对着镜子一一审视、挑剔自己不完美的五官,“为什么我的眼睛这么小?”“为什么我的鼻子这么扁?”……从而产生深深的外貌焦虑,因此变得不敢与人交往,做事畏首畏尾。
当孩子因为外貌被嘲笑,向父母倾诉时,父母的回应很关键。
有的父母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为了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还会进一步打击孩子,强迫他面对现实:“你本来就胖,人家说得对。”“你这么能吃,不胖才怪。”……这些话会成为孩子一辈子无法消除的烙印,甚至让他从此失去自信,陷入自我怀疑中。
尤其当父母也附和别人嘲笑孩子的外貌时,孩子会将其当成既定事实,备受打击下,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蒙台梭利曾说过:“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会决定他的一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认知思维。那么,父母如何通过纠正孩子的审美观,让他变得自信起来呢?
告诉孩子美丑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当孩子因为外貌而自卑时,父母首先要承认美确实很重要。有些父母会告诉孩子美不重要,这是一种欺骗。当孩子再次因为外貌被嘲笑时,受到的打击会更大。然后,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美丑并不是由一个人界定的,并且坚定地告诉他:“在妈妈的心里,你就是最美的。”帮助孩子重拾信心。
告诉孩子“相貌好不是唯一的美”
美并不是只体现在相貌一方面,当我们无法改变相貌时,可以通过改变气质来获得。例如董卿、杨澜虽然长得非常漂亮,但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们身上的那种“知性美”。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看书,丰富他的知识,培养他的逻辑能力和处世能力;给他报跳舞班、音乐班,培养他的艺术气息……让孩子变得自信、强大。
教孩子穿适合自己的衣服
一身舒适的打扮,可以提升人们的好感度,为相貌增色。父母可以向孩子传授穿衣打扮的技巧,引导孩子学会打扮自己。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证整个人干净、整洁。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学会衣服搭配。最后,父母要告诉孩子,不要盲目地追求大众审美,别人穿着好看的衣服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过分在意外貌缺陷时,父母可以想办法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优点上。例如,有个小男孩因自己脸上有个胎记,一直很自卑。妈妈发现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就着重发展他这一优势。妈妈找来很多故事书和视频,鼓励孩子照着学习。随着不断地学习,小男孩讲故事的水平越来越好,语言表达能力也越来越强,也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了。有一次,小男孩去参加“小主持人大赛”还获得了第一名。他不再因为外貌而自卑,变得越来越自信。
当一个人变得厉害和强大后,人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他的能力,而不是外貌。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孩子不要将所有注意力放在外貌上,提高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极少表扬,会使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说过:“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但是,很多父母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经常表扬孩子”转变为“极少表扬”。
这些父母认为,夸奖会让人骄傲。所以,他们在生活中很少去表扬孩子。结果不但没有让孩子变得内心强大,反而让孩子变得自卑、脆弱、敏感,处处讨好别人。
小冉一直是班级的前几名,偶尔掉到第十名,父母就说:“考得这么差,你自己好好反省!”
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让她打个招呼,她说话的声音又小又细。等客人走后,父母就会说她:“说话不能大声点儿吗?像蚊子一样哼哼,谁会喜欢?”……
长大后,小冉总是觉得自己表现不够好,生怕自己的样子不招人喜欢。
总有一些父母无视孩子的努力,无论孩子做得有多好,获得了多少成绩,父母依然吝啬于一句肯定和赞许。哲学家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任何一个孩子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这种认可往往来自父母。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少得到父母的认可时,他就会慢慢地丧失对自己的肯定,变得越来越自卑。父母的认可,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成为他日后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
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的马飞,做事情经常比别人慢半拍,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缺根弦儿”,就连他的妈妈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很笨。
但是,马飞的爸爸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自己的孩子非常聪明,经常对马飞说:“你是最棒的!”“所有人都说你是废物、笨蛋、蠢货,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远不是!”“我就说了,你是天才!”……在父亲的肯定下,马飞从班级倒数第一名变成了世人瞩目的宇航员,完成了一个自卑孩童的逆袭。
积极正面的语言,可以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让他变得更加自信。别再吝惜对孩子的表扬,不过,表扬也需要讲究方法。
表扬的过程中多询问
父母表扬孩子时,不能只局限于表面,那样无法让孩子获得真实感。例如,当孩子画了一幅很漂亮的画拿给你看时,你只是表扬“很棒”“很漂亮”等,这不仅无法让孩子发现自己做得有多好,还会降低孩子对画画的热情。父母也可以这样说:“画得真好看,能告诉我这里你为什么要用这个颜色吗?”“画得太棒了,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画的?”……在父母的询问下,孩子会滔滔不绝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父母的认可下,孩子对画画的热情会更加高涨。
根据场景说表扬的话
父母表扬孩子要言之有物,根据具体场景、事件说表扬的话,不能泛泛而论。例如,孩子自己解决了一道难题,父母要说:“你能自己想出解决方法,真是太厉害了!”孩子勇敢尝试了以前不敢吃的食物,父母要说:“你真勇敢,妈妈为你骄傲!”孩子坚持做自己不能完成的事情,父母要说:“你能坚持到现在,已经非常厉害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尝试能不能完成。”……父母明确的肯定和赞赏,才是孩子最想听到的话。
最后,父母在表扬孩子时,要注意尺度,避免孩子因过多的表扬而变得自负,失去本心。
不要用一张成绩单否定孩子的未来
每到期末,很多学生的家里会上演不同的大戏:考试成绩好的学生,全家人喜笑颜开,给予各种称赞和奖品;考试成绩差的学生,父母生气,家里气氛紧张,给予各种惩罚,报补习班蓄势待发。
在父母的心中,孩子小学成绩不好,就考不上重点初中;考不上重点初中,就很难进入重点高中;上不了重点高中,高考成绩不佳,就无法考取重点大学;最后找不到好工作,过不上好生活,蹉跎一生。因此,大多数父母都非常看重孩子的成绩,并习惯性地将学习成绩的好坏当作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
成绩,只是一个阶段的学习考核测试结果,并不能代表孩子的全部。在电视剧《家有儿女》中,刘星的成绩始终是班级里的倒数,每次考试完,大家都会嘲笑他一番。但是刘星的爸爸夏东海却知道,刘星的成绩虽然不好,但他身上还有很多美好的特质。例如,刘星的人缘特别好,非常受同学的欢迎;他非常热心,总是喜欢帮助朋友;他有很强的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和组织能力……所以,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并不一定是一个不优秀的孩子。
李玫瑾曾说:“智力是天生的,当父母发现孩子在某个方面学习不占优势时,就要去研究他有没有其他的优势。”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父母不能一味纠结怎么才能让孩子考出好成绩,而是要发现他的其他特长。
有一位母亲分享了自己接孩子的视频。视频中小女孩一脸兴奋地说:“妈妈,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先听哪个?”
妈妈说先听好消息,小女孩就兴高采烈地说自己终于考试及格了,说到坏消息时又摆出一脸委屈的样子说,自己考了倒数第二名。
妈妈听了笑着说:“考及格就是进步了,而且你跳舞很好看,好好练习,成为班级的领舞就更厉害了。”
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就像上文的小女孩,虽然她成绩不理想,但是会跳舞就是她的优势,谁又能说她以后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面对孩子总是考不及格的情况,父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改变看法
父母的想法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当父母认为“成绩不好未来没出息”时,孩子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因此,父母首先要对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不要根据学习成绩推测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和未来。
寻找孩子的优势
孩子学习成绩差,父母就需要寻找孩子其他方面的优势,并且对其进行重点培养。例如,孩子在音乐方面很有才华,父母可以为他报音乐班;孩子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父母可以多让他看辩论视频,培养他成为一个辩论高手;孩子喜欢画画,父母可以为他请绘画老师……孩子未来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父母不要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客观地看待孩子的优势,然后加以培养,提高孩子的能力。
找到问题根源
虽然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但父母也要重视,帮助他分析学习不好的根源。有时候,不是孩子付出的努力不够,也不是孩子智力有问题,而是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方法不对,会导致事倍功半。例如,孩子不善于思考,父母每次辅导作业时,总是让孩子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分析不出来,着急之下越发不喜欢学习,成绩也会越来越差。这时,父母不妨先让孩子记住知识点,再慢慢推导过程。
天生我材必有用。父母找到孩子的能力特长,就是帮助他找到了自我的价值。所以,即使孩子学习成绩差,父母也不要放弃他,可以听听他内心的需求,理解他的无助,陪伴他走好成长的每一步路。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很多父母都能娓娓道来:学习好、听话、勤快、喜欢运动、热爱劳动……并且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孩子。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没了独特性,孩子只会失去自我。
有一位母亲,教育出了一个优秀的儿子,她发现养育孩子的关键,是真正接纳孩子的一切。她曾经认为一个“完美”的孩子,应该有热情开朗、聪慧、擅长体育运动等优点,并且拥有许多朋友。甚至,她一直按照这种标准去要求孩子。
为了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这位母亲经常拉着儿子参加运动练习。有一次,她带着儿子去参加篮球练习,一路上儿子都在挣扎抗议。看到这样的情景,这位母亲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她的儿子并不喜欢运动。
从这以后,这位母亲学会了观察自己的儿子,发现他性格有点儿沉闷,不喜欢与人交谈,永远也不会成为社团里的活跃分子;他不喜欢运动,更喜欢专注地解题。所以这位母亲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标准,学会接纳儿子的与众不同,将他培养成了真正的人才。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身上的独特性也决定了他成不了别人,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但是,大多数父母却习惯用大众的标准去定义孩子。比如,孩子小时候喜欢玩水、玩泥巴,父母认为是没出息;孩子内向,不愿意与人说话,父母认为是没礼貌;孩子不喜欢学习,喜欢运动,父母认为是不务正业……更有的父母看到别的小孩在某个领域有出色表现,不论自家孩子是否喜欢,是否合适,就强迫孩子去学习。
当孩子长大成人后,会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有的会成为老师、警察、科研工作者、艺术家等,也有的可能成为公交车司机、保安、环卫工人等。但是,只要孩子乐观向上,正直善良,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就是成功者。
父母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孩子,学会接纳孩子与众不同的个性和特质非常重要,即使这些个性和特质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
接纳,并不是放任,而是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引导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
了解孩子的特质
了解孩子的特质后,父母才能因材施教,发掘孩子的潜能。孩子常见的特质如下:不自信、爱哭、自立、专心、动作慢、有爱心、没毅力、任性、活泼、快乐、情绪化、胆小……面对这些特质,父母总会下意识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判断好坏。例如,胆小、情绪化、爱哭等特质是负面的,有爱心、自立、专心等特质是正面的。心理学家认为,“负面”特质引导好了也可以帮助孩子成长,父母不能一味地否定。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特质,才能帮助他建立完善的人格模式,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有时候一个小创意、一个想法、一个随手涂鸦等,都可能是他某一潜能的表现。例如,孩子经常会问:“花儿为什么是红的,草儿为什么是绿的?”“为什么太阳出来就会变热?”“天冷了,水为什么就变成了冰?”……这样的孩子往往思维活跃,爱思考,具有科研的潜力。父母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后,将其发扬光大,就能让孩子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
支持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对于孩子喜欢做的事情,父母要秉持支持的态度,不能盲目从众。比如,看到别的孩子喜欢画画,父母就鼓励孩子去学画画,完全不关心孩子是否喜欢。真正的兴趣,需要热情来支持。父母可以先观察孩子平日里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空闲时间最常做的事情是什么,是否讨厌你让他学的东西。了解清楚后,在所有事情中找到孩子喜欢并且有益于他健康成长的,然后给予支持和帮助。
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发展独特性
有的父母经常会担心孩子的竞争力弱,着急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上这个那个补习班。但是,孩子的很多特长并不是只用笔就能测验出来的,需要有更多的展示舞台和更多成功的经验,才能让他发现自己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可以变得耀眼,父母需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去一点点发展自己的独特性。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只要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刺激,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他的自信心即可。
承认孩子的与众不同,给予他们成长时间和空间,并不会降低父母的权威。父母只有让孩子成为主角,自己心甘情愿当好配角,才能让孩子创造自己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