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状语标志“地”的隐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动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动词作状语时,主要有方式、能愿[1]、情绪性和意向性(邢福义,1996:172)、状态四个语义小类,以及动词重叠形式和“(有+V1)+谓词核心”两个结构小类。

第一类是较为常见的表示方式的动词。这类组合构成“V1+V2”形式,其中V1是方式状语。整个组合可以扩展为“以……方式+V”的框架。从意义上看,这些充当状语的动词主要表示说明、限制时,状语标志“地”不出现。

(82)航空兵某场站的400多名官兵,接到增援平石大堤的命令后,立即跑步前进,赶4.5公里的路,到石角村屯堤段参加了保堤战斗。(CCL)

(83)路过一座便桥,乘客下车步行过桥,空车从桥上开了过去,他仔细地观察着桥体,对徽因说……(BCC)

(84)即使您不是为了春节回家过年,冬季驾车出行不论长途短途,都有可能遇到如下的窘境……(BCC)

(85)十三日下午二时半,我第三军方面亦向城西南处攻击前进,战斗到傍晚,敌仍顽抗。(CCL)

上述各例中“V1+V2”形式的组合究竟是偏正关系还是并列或连动关系?本书处理为偏正关系,依据是这些组合中的V1是可以略去的,并不影响整体结构的关系。如果判断为并列关系,则违反了这一观察结果。上述(82)—(85)各例均可以省去V1,如:

(82a)航空兵某场站的400多名官兵,接到增援平石大堤的命令后,立即前进,赶4.5公里的路,到石角村屯堤段参加了保堤战斗。

(83a)路过一座便桥,乘客下车过桥,空车从桥上开了过去,他仔细地观察着桥体,对徽因说……

(84a)即使您不是为了春节回家过年,冬季出行不论长途短途,都有可能遇到如下的窘境……

(85a)十三日下午二时半,我第三军方面亦向城西南处前进,战斗到傍晚,敌仍顽抗。

之所以不能处理为连动关系,也是出于类似的考虑,连动关系注重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动作行为的连续性而非修饰性,这与上述的观察相违背。如例(83)中“乘客下车步行过桥”和例(84)中“冬季驾车出行”两例:

(83b)乘客下车步行过桥—乘客下车过桥—?乘客过桥

(84b)冬季驾车出行—冬季出行—?冬季驾车

较为特殊的是例(85),它可以讲成下列三种说法:

(85c)我第三军方面亦向城西南处攻击前进,战斗到傍晚,敌仍顽抗。

我第三军方面亦向城西南处攻击,战斗到傍晚,敌仍顽抗。

我第三军方面亦向城西南处前进,战斗到傍晚,敌仍顽抗。

这一例中V1“攻击”和V2“前进”都可以独立充当谓语,而不影响表达。何以如此?本书认为这与V1与V2的语义直接相关。这一例中的V1和V2的理解可以有两种方式,既可以理解为一种同时进行的动作,如“攻击前进”可以讲成“一边攻击一边前进”,也可以讲成“以攻击的方式前进”“通过攻击的方式前进”。这类现象表明,现代汉语中连动式短语内部动词和动词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需要细致地分析。

第二类是表能愿意义的动词作状语。这一类动词主要是能愿动词,如“应该”“会”“能”“能够”等。能愿动词一般要和谓词性成分同时出现,而且能愿动词后面不出现“地”。经过考察,现代汉语中能愿动词的否定形式以及肯定与否定形式连用的情况也都是如此。如:

(86)因此,他们能够逐步学会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于需要完成的工作和学习,如听课、做作业、做实验等。(CCL)

(87)整个城市完全不像她所想象的,她一直以为这里的人应该住在黑压压一片的地方。(BCC)

(88)所幸子孙会吃、会喝、会玩、会乐、会闹、会变着法儿折腾……(BCC)

(89)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宇喜多直家会不会“冒犯”主角,思虑良久后我觉得会……(BCC)

(90)多媒体教学还能上机模拟实验操作,弥补实验设备上的配备不足。(BCC)

(91)同朋友交换意见时,也都说要看服务能不能跟上,否则便要考虑换一种。(BCC)

(92)而把一切市场能够做得更好的事情留给市场或不断转交给市场。(BCC)

(93)自己既然觉得疑云密布,当然就要试上一试,看能不能够一举解开谜团。(BCC)

第三类是意向性行为动词和情绪性心理动词作状语。意向性行为动词包括“讨好”“试探”“乞求”等,情绪性心理动词包括“担心”“同情”“感谢”“怜悯”等。这两类动词语义内容不同但句法功能相差不大,二者在充当状语时情况也完全相同:充当状语时这两类动词后面都必须加状语标志“地”。因此本书将二者归为一类。意向性动词充当状语的用例如下:

(94)他见乌龙吃烤山药蛋吃得很香,忙讨好地从一块布口袋里掏出了几块糯米耙耙放在火上烤……(CCL)

(95)屋旁豆梨子树上的猪屎鹊已经跳出巢,试探地喳喳一声两声。(CCL)

(96)刘祥的身子慢慢倾向我,用颤抖的声音乞求地说……(CCL)

情绪性心理动词作状语时,其后一定要带“地”。如下:

(97)而后,1989年中国出现政治风波后,大多数美国企业家担心地向张雯询问中国形势。(CCL)

(98)德华忽然提起这件事,她同情地、温柔地看着他,她的眼光同时又是深透的,似乎要刺进他的心。(BCC)

(99)那五感谢地点点头,掀帘走了进去。(CCL)

(100)爱德华毫不怜悯地咒骂那个驾驶员,因为他完全在安全航道之外飞行……(CCL)

上述意向性行为动词和情绪性心理动词作状语时,状语标志“地”的出现具有强制性。之所以如此,可以从以下的对比中得出结论:

(101)讨好地掏—*讨好掏—*讨好掏这个行为

试探地喳喳—?试探喳喳—?试探喳喳这个行为

乞求地说××—乞求说××—乞求说××这个行为

担心地问—担心问—担心问这个行为

同情地看—?同情看—同情看这个行为

感谢地点头—感谢点头—感谢点头这个行为

(毫不)怜悯地骂—(毫不)怜悯骂

可见,上述的例子可以分为三个小类。第一类是“地”绝不能隐去,否则组合不成立,如“讨好地掏”;第二类是“地”可以隐去,如“乞求地说”;第三类是隐去“地”后,可以说但似乎没有说完,需要其他信息补充进来,或者把原来的谓词核心视为一个具有体词功能的成分,如“担心问”。总体看第一类和第三类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状心式偏正结构的强制性要求。如果没有“地”,那么“担心问”“同情看”“感谢点头”“怜悯骂”都有构成述宾关系后进行理解的可能。因此本书认为,“地”作为状语标志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句法关系标志作用,在一些情况下它的出现具有强制性。简单地说,汉语虚词用法非常灵活,常常可以省略第一类的说法,还需要加上严格的限制条件。

在第二个小类中,以“乞求地说”为例。这一类的特征较为复杂。第一个特征是,这一类结构中“地”的隐现显然也是来源于语用层面和结构层面。如果从语义关系来看,状语标志“地”同样作为修饰关系的标记不能去掉。否则,可以产生述宾关系(“担心问”“感谢点头”)或连动关系(“乞求说”)的理解。如果没有其他结构关系处理可能,则决定其隐现的因素来自语用层面。第二个特征是,在上述七个用例中,“讨好”“试探”“担心”“同情”“感谢”“怜悯”“乞求”的语义指向与它们后面的谓词性成分的语义指向相同,是句中的陈述对象。如:

(94a)他忙讨好地掏出了几块糯米耙耙

(95a)猪屎鹊试探地喳喳一声两声

(96a)刘祥用颤抖的声音乞求地

(97a)大多数美国企业家担心地向张雯询问中国形势

(98a)她同情地、温柔地看着他

(99a)那五感谢地点点头

(100a)爱德华毫不怜悯地咒骂那个驾驶员

而“乞求”一例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它后面的“说”是可以不出现的。该例可以说成:

(96b)刘祥用颤抖的声音乞求:……

第四类是表示状态的动词作状语。这类动词作状语时,其中大部分是表示谓词核心动作的伴随状态。这些动词状语后的“地”可隐可现。如下例对比:

(102)人们用力地掰开她紧握着的右手,抠出一张已湿成一团的纸条。(CCL)

(103)他用力掰开老头的手臂站了起来,跳下床穿好鞋就想走,同时在心里感到纳闷……(CCL)

(104)她努力地回忆着,将往事一件件拼凑起来,她意识到这种随波逐流的状态已经有……(CCL)

(105)苏在家中努力回忆书的内容,拼出一个个单词,然后记住。(CCL)

(106)她表示,今后将更加尽心尽力地工作,加强同议员的合作,为特区和澳门居民服务,把立法会工作做得更好。(CCL)

(107)……紧紧围绕全党和全国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尽心尽力工作,完成各项任务。(CCL)

比较:

(108)用力地掰开—用力掰开

努力地回忆—努力回忆

尽心尽力地工作—尽心尽力工作

这些用例中的状语标志“地”都可以隐去,非常自由,当凸显动作的伴随状态时,可以用“地”,而不需要凸显动作的伴随状态时,就可以不用“地”。

第五类是动词的重叠形式充当状语的情况。现代汉语动词的重叠形式主要有“VV”、“V一V”、“ABAB”及“AABB”式四种。如下:

VV:走走、想想、跑跑……

V一V:走一走、想一想、跑一跑……

ABAB:考虑考虑、休息休息、安排安排

但是,上述两类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VV”、“V一V”和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式“ABAB”一般不作状语,故不再讨论。以下主要讨论双音节动词的“AABB”式,示例如下:

AABB:说说笑笑、扭扭捏捏、走走停停、吞吞吐吐、来来去去、搂搂抱抱、偷偷摸摸……

(109)母女俩很热闹地点了一大桌的菜,说说笑笑地大吃大喝。(CCL)

(110)林倩的脸一下红了,扭扭捏捏地在刘方宇旁边坐下来,端起桌上的茶壶就要给刘方宇沏茶……(CCL)

(111)汽车又走走停停地过了几站,述遗看见这一男一女在城中心下了车……(CCL)

(112)我问于大哥怎么不来接电话,他吞吞吐吐地说让我心里有点准备,于义刚他出了点事儿……(CCL)

(113)一面闪避敌人的炮火,一面躲开我方的机体,来来去去地在虚空中留下饱和的轨迹,发射了数十发的炮弹……(CCL)

(114)虽然她不是很清楚男女搂搂抱抱地在做什么,可是这在她看来,已经是逾越礼教规矩了。(BCC)

(115)他们有的散布封建迷信思想,有的煽动单干开荒,有个伪保长还偷偷摸摸地上山偷窃被冰雹砸倒的集体木材。(BCC)

上述双音节动词重叠AABB式语义内容上的动作性和描写性都非常强。“地”如果不出现的话,句子结构的偏正关系将被打破,往往被分析为连动关系。

(116)a.有个伪保长还偷偷摸摸地上山偷窃。

b.有个伪保长还偷偷摸摸上山偷窃。

c.有个伪保长还偷偷摸摸,上山偷窃。

这三句表达中,b句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连动关系或偏正关系,而c句只能是连动关系。

较为特殊的是这个变化:

(117)她不是很清楚男女搂搂抱抱地在做什么—她不是很清楚男女搂搂抱抱在做什么

这一句“搂搂抱抱地在做什么”是偏正关系无疑,一旦隐去“地”后,整个短语内的“搂搂抱抱在做什么”仍然是体词性的功能。但是“搂搂抱抱”和“在做什么”则是具有主谓关系(解释)的组合,可以表达成“她不是很清楚男女搂搂抱抱是在做什么”。

因为本书认为,在AABB式动词重叠式充当状语时,“地”字表面上可隐可现,但一旦隐去,则改变了原来的句法关系。这种情况下,动词重叠式充当状语时必须带上状语标记“地”。

第六类是“有/无+宾语”构成的短语充当状语的情况。现代汉语中动词“有、没有、无+宾语”作为状语时,状语标志“地”有较强烈的出现倾向。

(118)他们像逛商店一样,无目的地随意游荡,多头签订协议。(CCL)

(119)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生产活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CCL)

(120)乡村举办社会公益事业,必须基于群众的完全自愿,有条件地允许自筹经费,并规定这种自筹经费不得超过农业税正税的百分之七。(CCL)

(121)可无目标、没有计划地学习,成效不明显,赵钢在心里暗暗地着急。(CCL)

与AABB式动词重叠式充当状语的情况类似,如果没有状语标志“地”,这一类“有、没有、无+宾语”短语有可能被分析为句子中连动短语的一个部分,这也改变了原有的结构关系。

(122)他无目的地随意游荡—他无目的,随意游荡

教育者有意识地传授—教育者有意识传授

群众有条件地允许自筹经费—群众有条件允许自筹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