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区域专业化指数和区位熵,从空间集聚水平、区域产业分工状况、专业化程度和比较优势等角度,研判了2001~2013年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水平的演变特征和空间差异,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
(1)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呈现优势工业互补的发展格局。各省市趋于产业分工协作和产业链纵向延伸,但整体仍缺乏具有突出优势的工业部门,各省市也存在一定的产业同构问题。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原料加工、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较高,自然资源、劳动和技术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工业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中上游地区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撑,产业优势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形成了以原料导向型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造成产业系统的单一化,不利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技术密集型工业专业化程度普遍高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导向型工业。专业化工业行业布局相对合理,有利于长江经济带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专业化程度和空间集聚程度视角看,工业集聚呈现不断扩散趋势,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日趋均衡。其中,高能耗的冶炼和采矿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呈现上升趋势,表明长江经济带空间资源不断整合。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现代产业部门优势逐步显现,高能耗、高污染和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优势逐渐消失。
(3)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呈现明显空间分异特征。其中,下游地区工业发展相对均衡、现代工业优势突出,而上游地区工业结构相对单一,比较优势仍然集中在以原料加工为主的工业行业部门,导致中上游地区工业结构失衡,制约了区域可持续发展。
(4)资本投入、劳动生产率仍是决定区域产业集聚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固定资产对经济的支撑仍依赖于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的拉动作用,这对经济、区域产业和就业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支持作用;然而,房地产泡沫会加剧经济风险。同时区域创新能力、基础设施、人力资本、政府支持也是促进区域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
(5)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开放度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呈现下降态势。国内市场对工业集聚的影响程度不断上升,成为驱动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拥挤”是下游地区工业集聚程度下降的重要原因,但其凭借较高的工资水平,对人才仍有较大吸引力。
(二)政策建议
1.推动中上游地区工业集聚发展
以加快本地特色工业集聚区建设为主,以承接工业转移为辅,促进中上游省市工业合理集聚发展。一方面,依托区域现有资源,引导组织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业集聚区。另一方面,中上游省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安徽皖江城市带、湖北荆州、湖南湘南、重庆沿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引导作用,促进中上游省市工业集聚发展和产业体系完善。同时推动下游省市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产业发展的互利双赢。
2.加快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一方面,保证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拉动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发展,提高区域就业水平,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加大实体经济的技术和人力资本投入,淘汰高耗能、低产出企业,提高区域投入产出水平。促进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依托高等院校引导高技术产业毗邻集聚。完善专利保护和技术转让机制,促进技术的市场定价;将竞争机制引入技术开发,加快技术更新速度。
3.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区域市场为导向,不断扩大内需规模。以市场竞争为基础,以政府扶持为辅助,通过成本机制合理调节集聚的规模和质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在依据沿线省市区位优势的基础上,深化长江沿线省市的产业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产业链跨区域纵向延伸,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完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为资源跨区整合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优势互补。
4.借助改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借助改革契机,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结构调整。把握新常态下结构调整与“一路一带”建设契机,淘汰长江经济带落后产能。拓宽投资渠道,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消化落后产能。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引入市场机制,用市场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打破刚性兑付,进一步缩短产品周转周期,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和区域整体的利润水平,避免局部坏账风险演化成为区域性风险。
5.完善金融保障措施
促进金融机构对工业的发展与支撑。建立与产业转移、长江经济带建设和西部工业发展相配套的产业支持基金,加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建立合理的财税制度,加大地方财政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力度。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增信担保制度,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财税缴收和返还政策,为中小企业减轻纳税负担;完善地方财政制度改革,打破地方保护,降低产业转出门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67~87页。
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第72~81页。
冯伟:《基于本地市场效应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第3期,第53~81页。
盖骁敏、张文娟:《FDI产业集聚的根植性问题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12期,第168~169页。
何雄浪:《多要素流动、产业空间演化与多重经济地理均衡》,《财贸研究》2014年第1期,第38~46页。
胡健:《中国高技术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南京财经大学,2010,第22~23页。
刘妍:《基于成本动因的产业集聚》,硕士学位论文,福州大学,2004,第35页。
骆火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暨南大学,2008,第18~23页。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第111~112页。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1,第63~116页。
盛丹、王永进:《产业集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的融资成本——来自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证据》,《管理世界》2013年第6期,第85~98页。
姚德龙:《中国省域工业集聚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分析》,《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3期,第123~125页。
殷德生、唐海燕:《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决定因素与变动趋势——基于三大经济圈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第3~8页。
尹希果、刘培森:《中国制造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兼论城镇规模、交通运输与制造业集聚的非线性关系》,《经济地理》2013年第12期,第97~103页。
张浩然:《广东省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9,第12~13页。
Audretsch,D. B.,Feldman,M. P.,“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6(1996):630-640.
Rauch,J. E.,“Does history matter only when it matters little?The case of city-industry loc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8(1993):215-231.
Smith,D. F.,Florida,R.,“Agglomeration and industrial location:An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Japanese-affiliated manufacturing establishments in automotive-related industri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36(1994):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