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本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由英国发起的,作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农耕文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生存形态,春耕秋收,靠天吃饭。大范围的小农经济没有分工,从耕作到粮食的收割运送及食品的制作加工,都由家庭或家族内的成员完成。直到1765年,哈格里夫斯通过将飞梭与传统纺织机巧妙地结合起来,制造出第一台珍妮纺织机,使得面纱产量大幅提升,从此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手工业随即向机械化的方向转变。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原本使用的风力、水力和畜力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1785年,瓦特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良,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地为各类机械提供动力,再一次推动了社会的机械化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图1-7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随着机器的大量使用,传统的手工工场已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求。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厂房来放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的出现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封建经济仍在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壮大。时代迫切需要一套新的经济学说。《国富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诞生了。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系统地阐述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进国民财富的巨大作用。劳动分工是指将复杂工作分解成为一连串具备单一性与可操作性的环节,分别投入劳动力专门进行各个环节经济效益的创造。正是劳动分工的出现,创造了“1+1>2”的结果,促进了工厂的劳动效率提升,也逐渐成为工厂管理的主要模式。

亚当·斯密说:“扣针虽然极其微小,但制造它的分工却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一个工人没有接受过这一职业(扣针的制造会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就是分工的结果)的相应训练,也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一职业所需要的机械(这种机械之所以有可能发明出来,恐怕也是因为分工的出现),那么就算他一整天都竭力工作,也有可能连一枚扣针都制造不出来,更不用说二十枚了。分工出现之后,就有了现在的经营方法。分工不但使这种作业全部成为专门的职业,还把这一职业分成了若干个部门。这些若干个部门中的大多数,也同样成了专门的职业。整个工序分为抽铁丝、拉直、切截、削尖铁丝的一端、打磨铁丝的另一端(以方便装针头),分别由不同的人负责完成。仅仅是制作针头这一道工序,就需要通过两三个操作来完成。装针头、把针头涂白、包装,都成了专门的职业。这样细分起来,扣针的制造就分成了十八道工序。在有些工厂里,这十八道工序分别由十八个专门的工人负责完成。当然,也有些工厂会让一个工人完成两三道工序。我见过一个类似的小工厂,里面只有十个工人,因此有几个工人就需要负责完成两三道工序。这样的小工厂虽然资源匮乏得连必要的机械设备也很简陋,但是只要工人们勤勉地工作,一天也能生产出十二磅针。按照每一磅重的针有四千枚来计算,这个工厂每天总共可以生产四万八千枚针,即每人每天可以制造出四千八百枚针。如果工人们不是分别专习于一种特殊的业务,而是各自独立工作,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制造出二十枚针,甚至一枚也制造不出来。如果不是因为适当的分工合作,那么他们不但不能完成今日成针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恐怕连四千八百分之一都完成不了。”

劳动分工的出现,使劳动者提高了对专项工作的熟练程度,节省了因改变工作环境而产生的时间成本,使得调动自己最大的积极性推动新技术和新发明的应用成为可能。进一步推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40年前后,英国的资本主义工厂基本取代了传统手工工场,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图1-8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那么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会发生在英国呢?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说: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使其率先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君主立宪制以及两党制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实力,减少了政治冲突以及封建阻碍,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前提。同时,英国殖民者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积累了丰厚的资本,为后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劳动力方面:英国统治阶级在14至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为了自身的利益,立法公开支持圈地,18世纪,英国统治阶级更是通过了《公有地围圈法》,用暴力把农民的公有土地强行夺走并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失去土地的农民们只能来到城市当工人,这就为后来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从文化领域来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作为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运动,解放了人类思想,将人类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敢于追求科学真理,从而推动了欧洲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蒸汽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蒸汽机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具体产生了多大的影响?第一台珍妮纺纱机被发明出来后,虽然使得生产效率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手工式的生产方式。直到改良后的蒸汽机出现,工人的双手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被解放了。但传统的木制工具与金属的蒸汽机很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强行使之结合的结果就是传统工具的快速损坏。因此,英国要想普及蒸汽机就不得不将自己的冶金业同步发展起来,冶金过程也需要蒸汽机的使用来加快金属制品的生产,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冶金业的迅速发展也为英国后续的制造业发展开启了康庄大道。蒸汽机以及冶金业的迅速发展使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不断向机械化发展,以蒸汽为动力的各种工具应运而生。比如,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以蒸汽为动力成功研制汽船并试航成功,揭开了水上交通运输的新篇章;1825年9月史蒂芬孙亲自在英国建成的第一条铁路上驾驶“旅行者号”机车拖动三十多节共计载有450名乘客和90吨货物的车厢正式试车,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运行了40千米的路程。从此人类在交通运输领域进入了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不仅运输业,制造业也有不小的进步,蒸汽作为动力之后,各类机加工车床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一系列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扩大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范围。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世界市场,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面貌。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同时,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对第二次工业革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