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化要有,但别太过
我的学生不想婴儿被碎玻璃划伤还有另一个原因——那样会显得过于“戏剧化”(melodrama)。很多学生不止一次跟我说,他们曾认真考虑过在小说中安排一些悚动事件,但因为太过夸张而作罢。Melodrama最初就是字面上的意思——音乐剧,即有音乐伴奏的戏剧,或戏剧及歌剧中演员诵读台词时有音乐伴奏的章节。维多利亚时代的melodrama指通俗剧,以恶棍、英雄、贫苦姑娘这类脸谱化的夸张人物为主,剧中的各种厄运灾祸都能轻松化解。后来,凭借凸显人物行为、放大人物性格及去除对话干扰的优势,以情节制胜的无声电影逐渐取代维多利亚通俗剧,开始在社会上流行。Melodrama便有了如今“情节剧”的意思。
情节剧与严肃戏剧、电影的区别在于事件的数量、合理性以及语言风格,而不在于事件的类型。教写作课时,我曾选定《李尔王》作为阅读作业,当时就有学生说:“那不是肥皂剧吗?!”《李尔王》绝非肥皂剧,因为剧中多数人物都具有多重的性格、丰富的思想及应变能力。语言风格也很贴近生活,具有普适性,虽然包含大量人物活动,却都不算荒诞离奇。但不得不承认,《李尔王》中的悲剧色彩跟肥皂剧里的狗血剧情确实有点类似。莎拉姑妈大字不识几个,但跟老年活动中心的老太太们一起去看意第绪语版的《李尔王》舞台剧时她依然深受感动——她们可都是看着意第绪语戏剧长大的,也是剧中国王的扮演者莫里斯·卡诺夫斯基(Morris Carnovsky)的粉丝。
与严肃戏剧相比,情节剧更为夸张。写小说时应该向前者看齐,有一定的戏剧元素即可;如果向后者看齐,就会过于夸张。一旦发现作品过于感情用事或有违常理,可以通过改变语言风格进行调整。人物的行动只要在其所处的特定情境中说得通就不算夸张,一旦说不通,可以从情境入手进行调整——前文中人物是否有过类似行为?对该人物在特定行为下使用的道具的描述是否精准?假如有人被镇纸砸伤,那么什么样的镇纸才能造成这样的伤口?行凶者什么时候偷偷拿走了镇纸?在此之前为什么没人发现书桌上的镇纸不见了?如果凶器是枪,情况又会如何?如果是车祸,那是什么样的汽车?出事的路段在哪儿?假设红色福特皮卡把身穿棕褐色风衣的白发老人从旧罗利自行车上撞飞,怎样写才能让读者印象深刻?是把事发现场写得血肉横飞令人胆寒,还是有所保留、用事实说话?——在我看来,相对于夸张震撼的视觉效果,真实性更为重要,也更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绝大多数作家(至少是我遇到的,或者说正在看这本书的你们)都想写文学小说。我将文学小说定义为:人物和情节都具有多面性、真实性和吸引力的小说。换言之,文学小说虽然也会涉及暴力、情色和恐怖元素,但这并不应该是吸引读者的主要元素。
多年前,有个学生突然在讨论课上放声大哭。平缓下来后她说:“伊丽莎白觉得我的作品很商业化!”可见,伊丽莎白同学很会戳人痛处。从当今的大环境看来,我甚至怀疑出版社为了追求销量会有意引导作家削弱作品的文学性,这其实不是什么好事。不过话说回来,做到商业化也非易事,当时我把嘴边的话生生咽了回去——你的作品很商业化?想得美!
很多新手想成为畅销书作家,但依然担心被贴上商业化标签。当我跟朋友抱怨学生的作品缺少事件支撑时,她说也许学生们只是不想使用那些“平常”的素材。不可否认,情节化会拉低小说档次,就像把《李尔王》搬上意第绪语舞台。但同时,小说又不能脱离平淡无奇的客观世界。要推测人物行为引发的结果,作家便不能完全依靠虚构,得有一定的现实依托。比如,搭飞机从达拉斯到波士顿需要多长时间?如何烹制奶油沙司?(千万别说用炖的,但凡会做饭的人都知道奶油一炖就凝固。听说还有诗人把炖奶油沙司写进诗歌,让整首诗都不足为信。)作家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尽管它们既不浪漫也没有文学性。不想小说显得廉价,就要对作品中的事件和表述严加考证。
戏剧性要有,但这并不意味着离谱。最近我一直告诫一位同学:“你的小说缺乏事件支撑。”他咬牙切齿地嘀咕:“知道了,知道了!”结果,他在原本优美感伤的作品中加入了意外死亡和毁灭性的火灾。他确实精准写出了人物在厄运之下的彷徨和无助,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也很敏锐,但这一切都无法弥补过于耸动的事件带来的弊端。我引导他在构思祸事时别太夸张,要能激发人物做出反应,但又不至于让生活停摆。小说的第一章就有厄运降临,这还算是个有意思的开头。接下来呢?你不能用满满二百页的篇幅来写灾难怎样毁灭了一切吧?回到他的小说里,妻子都去世了,谁还在意夫妻二人有没有重归于好?在大火烧掉了房子和所有家产的情况下,孩子们如何面对一直以来忽视他们的父亲,又算得上什么重要的事?在小说中设置困境是为了激发出人物最真实的特质,而不仅仅是将他们推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