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千年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星际归途

在公元 3200年 4月 28日那个静谧的夜晚,时针刚指向八点整,海南星空发射场地便被一阵激昂的广播声打破宁静。“各位旅客请注意,距离发射还有八分钟,请迅速找到自己的房间,安稳坐到航空椅子上,并按要求固定好自己。同时,请将行李放置到指定的行李仓内,务必锁好仓门。现在,发射倒计时正式开始。”

广播的声音在空旷的场地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敲打着人们的心弦。

“七分钟准备。”声音坚定而沉稳,仿佛在向宇宙宣告人类的又一次伟大征程即将开启。

“五分钟准备。”时间在这紧张的氛围中飞速流逝,旅客们的心情也愈发激动,他们怀揣着对未知的憧憬和探索的渴望。

“三分钟准备。”此刻,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即将到来的震撼,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跳与倒计时同步的节奏。

“一分钟准备。”全场的气氛被推向了顶点,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紧接着,“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随着这一声令下,一百台发动机瞬间如苏醒的巨龙,喷出熊熊大火,那炽热的火焰照亮了整个夜空,将周围的一切都染成了橙红色。飞船在强大的推力下,稳稳当当、昂首挺胸地缓缓上升,就像一位巨人,带着人类的梦想坚定地迈向太空。

很快,飞船顺利进入到预定轨道,一级发动机关停,系统如同一位训练有素的舞者,优雅而精准地自动启动二级发动机。

“人类三号永动飞船”,这艘承载着一万名旅客梦想的巨舰,宛如一颗闪耀的星辰,带着一万个璀璨的航天梦起飞了。他们的旅程充满了奇幻与未知,将沿路短暂停靠在月球那神秘的银白世界、火星那红色的异域星球等地,进行观光修整,然后一路勇往直前,飞出太阳系,向着目的地——银河系中另一个类似太阳系的行星——盘古星球进发。而这次意义非凡的旅程,预计将耗时五年之久。

“人类三号永动飞船”,无疑是人类智慧最璀璨的结晶,是人类科技与文明跨越发展至全新高度的伟大标识。它不仅仅是一艘飞船,更承载着数十亿人的梦想,是人类走出地球摇篮、挣脱太阳系束缚、探索银河系奥秘的希望之光。让我们在心中默默祝福它:一路顺风,平安凯旋!

这艘停靠在中国海南空天发射场准备发射的“人类三号永动飞船”,规模宏大得令人惊叹。其单体面积相当于百个足球场大小,是地球顶级的科学家团队与众多企业,历经十年的精心设计、智造,凝聚无数心血才完成的杰作。它是在“人类一号”和“人类二号”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积累经验,跨越创新,大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并经过长时间严谨论证所创造出来的伟大成果。同时,它也是人类自诞生以来,最齐心协力的见证。在这个过程中,不分国籍、民族、宗教、信仰、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全人类在联合国的参与组织与协调下,为了共同的目标,承载着人类共同的愿望,实现了这一伟大创举。

人类的发展历程,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随着“人类一号”“人类二号”的成功跨越出航,人类的眼光和目标早已不再局限于地球,甚至超越了太阳系,向着银河最深处探寻希望与未来。

“人类三号永动飞船”的体型庞大得超乎想象,堪称人类截至目前制造的最大飞行器。它的外观呈现独特的环型状结构,最大外径达一千米,高度为四百米,中间是一个直径三百米的通孔。中间孔壁形成的圆环结构体,恰似轴承的内环,与这内环上下端连接的片状结构体,如同伸展的翅膀,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到主体的最外圆环上。外环壁厚的上下端设计有槽沟型的轨道,而片状体则设计有外圆滑的 T型结构,巧妙地配装在沟槽内,如此一来,片状体能够以内环体为轴心,沿着外环体槽沟轨迹做环型滑动。并且,片状体与内环体紧固为一体结构,内圆环上下端内部结构按照陀螺仪原理设计,使得内圆环、片状体及外圆环构成一个动态组合体,可绕 X、Y、Z轴像球体一样灵活转动,从而确保主体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内环体与主体内圆壁连接的是一个巨型的减速器结构装置,该减速器装配在一台巨型的电机上。主体的外围覆盖件是太阳能电池板,这可不是普通的电池板,它是用最新的科研材料制作而成。其光电能转换效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八,也就是说,当一千瓦的太阳能照射到一平方米的太阳板上,便有八百八十瓦能够转换成电能,如此之高的转换效率,足以证明人类的技术发展已将太阳能利用发挥到了极致。毕竟,阳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能开发出这种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板材料,不仅环保干净安全,更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电力资源的紧缺状况。同时,这种材料耐高温性能卓越,可达一万摄氏度以上,抗拉强度可达几千 MPa,还具备阻燃抗烧、密度小、不易变形等特性。其外表涂层不仅能抗高强光、防紫外线、红外线,还能抵御电磁辐射。科学家们还对它进行了改性,使其成为晶体结构,透明度相当于玻璃,如此一来,在飞船主体内部的人们便可以清晰地观察外面的奇妙世界。

飞船的供电电源设计极为周全,设有两套方案。方案一是以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源,这是主要的供电方式,犹如飞船的“动力心脏”,源源不断地为飞船提供能源。方案二则是核能供电,作为备用方案。当飞船长时间处于黑暗环境中,太阳能板无法充电,且蓄电池的电量耗尽时,智能电管理系统便会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自动转换到方案二,启动核能供电,确保飞船的正常运行。

飞船总共精心设计了六十层,宛如一座漂浮在宇宙中的移动城市。中间三十层为生活区,这里是旅客们在漫长旅途中的温馨家园。生活区共设计各类套房五千套,可同时容纳两万人入住。生活区里,空中花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各类植物、花草、树木争奇斗艳,散发着迷人的芬芳。还有那微型海洋馆,仿佛是一个神秘的海底世界,成百上千种鱼类动物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五彩斑斓的身姿让人目不暇接。飞船的上下端最外两层为科学实验室,这里是知识的殿堂,配备了比较齐全的天文科学方面的设备,以及其他关于生命科学、星空通讯等等多个学科方面的实验、检测、监察仪器设备。紧接着实验室的上下两端各四层,分别是无土栽培农产品层,这里种植着小麦、水稻、玉米及各类瓜果蔬菜等,一片生机勃勃;家禽水产层,鸡、鸭、猪、羊、牛、鱼、虾等在这里繁衍生息;食品仓储层和食品加工层,为飞船上人员的一日三餐提供坚实保障。当然,飞船上储备有充足的各种食材,这些种植、喂养的农产品只是作为补充,能适时提供一些新鲜的食材,如难以长时间库存的瓜果、水产、肉等,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食欲。再往中间便是休闲娱乐区,这里仿佛是一个欢乐的海洋,设有体育馆,供人们挥洒汗水,强身健体;影院里,光影交错,为人们带来无尽的视听享受;演播剧馆中,精彩的表演轮番上演;酒吧里,人们可以小酌一杯,放松身心。其中还有水库层和发电层及其他功能设备层,保障着飞船的正常运转。这座移动的小城市,各功能设施基本齐全,内部结构错综复杂,中间有升降梯,靠内沿边设有跑道,人们可以在这里跑步或骑车,从顶层一直畅行到下端第一层。主体外边都是类似玻璃结构的透明墙体,每层都可以朝外观光,旅客们既可以懒洋洋地躺在房间的床上,欣赏浩瀚宇宙那如梦如幻的景色,也可以与家人朋友坐在休闲区的酒吧里,或对酒当歌,释放内心的豪情;或畅谈人生,分享彼此的故事;或注视远方,寻找那诗意的灵感。

飞船内部结构设计巧妙地解决了重力问题,因此,人类在里面活动跟在地球上并无太大差别。飞船内部还设有空气、水循环系统,生态环境完全参照地球条件打造,适合人类长时间活动生活。

在休闲区的公园层,这里是一片绿色的天地,布满了绿色植被、花草、树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偶尔还能听到鸟儿的歌唱声,只是这些鸟儿被关在笼子里,为这片宁静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灵动。这里环境清静,宛如世外桃源,深受老年人喜爱,他们常常在这里悠闲地散步。有一对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天(飞船内部的作息时间完全按照地球时间,每天二十四小时白昼夜间转换,让人们仿佛还身处地球家园)都会沿着公园外圈的观景路缓缓散步,他们的步伐虽已略显蹒跚,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与从容。走累了,他们就会坐在路边的椅子上休息,静静地望着窗外浩瀚的宇宙,星光璀璨,那闪烁的星辰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奥秘。窗外的场景是那么的熟悉而又遥远,老人家久久地注视远方,若有所思,仿佛在回忆着过去那波澜壮阔的岁月。

是的,对于这对老人来说,这一切他们太熟悉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与带领的团队,用生命和智慧为人类的发展进程带来了质的飞跃,让今天的人类能够如此幸福地踏上星宇旅行。他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值得人类永远敬仰歌颂。尤其是这对老人,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项伟大的事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携手走过了九百多年的漫长岁月,坚守着一辈子至贞不渝、相濡以沫的爱情,他们的婚姻故事成为了飞船上人们口中传颂的佳话。

是啊!一千年太久,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总要找点事做,也总要做出点伟大的事来。一千年太长,长得自己都记不起自己究竟活了多久,见过多少人,遇过多少事,走过多少路,那些经历如同浩瀚星空中的星星,数也数不清。但这条路,这条没有向标,没有路灯,由自己带头开辟的宇宙之路,这一辈子想忘都忘不了。

千年的风

带来千年的尘土气息

一个时代一阵风

风起风落

风尘仆仆

夕阳在述说朝霞

衰老在描绘青春

风不曾停下

无形无声

无画无景

我要走了

千年的风

已随风而去

不知

去向哪里

或许

归于来时的路

在这浩渺的宇宙中,“人类三号永动飞船”正带着人类的梦想与希望,缓缓驶向未知的远方,而那对老人的故事,也将随着飞船的旅程,永远铭刻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