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伟大创举
在一个决定人类命运走向的关键节点,国家科学研究院宛如掌握了开启未来之门钥匙的巨人,将那意义非凡的破译成果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联合国以及世界各国。这一成果,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范围内激起千层浪。同时,国家科学研究院极具前瞻性地建议,由联合国牵头组织一场专题会议,旨在汇聚世界各国航空、天文、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共同集思广益,深入剖析这一关乎人类未来发展命运的重大发现,探究其究竟会给地球人类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影响。并且,一同探讨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否有能力实现那梦寐以求的宇宙之行。
在那场举世瞩目的会议上,如今在座的这十位堪称科学界璀璨明星的顶级科学家,皆亲临现场。他们不仅全身心投入到联合国组织的各类大型会议讨论中,还在会议之余,十几个人悄悄举行了小范围的闭门会议。奇妙的是,他们之间有着诸多惊人的共同点,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彼此心灵相通。在闭门会议中,他们深入地分析、评估了当下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碰撞和严谨的科学探讨,一致认为那个神秘未知的星球极有可能蕴藏着制造神奇药物的原料。最终,他们凭借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计算,确定了一个大胆而又充满希望的计划——用十年时间打造一艘前所未有的飞船。
然而,打造这样一艘承载着人类希望与梦想的飞船,巨额的经费从何而来呢?联合国迅速行动起来,向世界各国发出赞助倡议,呼吁全球携手共进,为人类的未来贡献力量。与此同时,这十位科学家也充分利用各自在科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影响力,积极奔走,四处寻找一些财力雄厚的大公司、大企业,寻求他们的投资赞助。筹备经费、设计论证的过程漫长而艰辛,耗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最终,他们将研发中心设立在中国HAN省星际发射场旁边,这里仿佛是人类迈向宇宙的新起点,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
二一三一年的十一月十一日,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人类一号永动飞船”的开发制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汇聚全球智慧与力量的伟大征程,历时整整十年,全世界上万家公司、研究院纷纷投身其中,参与到飞船的制造、设计、测试等各个环节。数万人直接参与此项工作,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但此刻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让人类迈向宇宙的脚步更加坚实。他们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企业、团体组织以及无数热心个人的大力支持与慷慨支助,解决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诸多后顾之忧,才使得这一伟大工程能够按照计划时间顺利完成。
“所以,今天我们才有机会坐在这里高谈阔论,哈哈!今天都变成我的个人讲坛了。”曲波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同时又略带一丝不好意思地说道。
“曲教授,我们都被你讲的精彩的真实故事深深感染、陶醉其中了!真的非常感谢你在这里敞开心扉,说出这些肺腑之言。我们深受感动和鼓舞!我们火星基地的全体成员将与你们一道,竭尽全力发挥我们的作用,希望能为你们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曾勇满脸热忱,接过曲波的话说道,“刚才曲教授说到国家天文台中心捕捉到来自外太空的射电信号,其实,我们火星基地比国家天文台中心还要更早一点收到。等会还请曲教授、肖邦专家及其他专家们帮忙破译一下!”说完,曾勇及其同事热情地带领大家来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里,技术负责人迅速而熟练地把所有捕捉到的来自外太空的信号数据找了出来,大屏幕上开始一条一条地显示其波形图。专家们全神贯注,目光紧紧盯着屏幕,一条一条仔细地核对。经过比对,发现这些数据基本上与国家天文台中心收到的数据相同。然而,有三条特殊的信号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这三条信号是一年前收到的。专家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破译工作中,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成功破译出这三条信号,结果显示是三组数字,其中一条破译后还出现了两个中文字——光道。这是什么意思呢?专家们陷入了沉思,他们将这三条信息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反复的论证,最终断定那三组数字应该是“光道”的宇宙坐标位置。可是,“光道”又是什么呢?是一条神秘的通道吗?专家们进一步分析推测,它很可能就是我们在科幻小说里常常看到的时光隧道,或者是科学家们一直探索研究的黑洞。但令人疑惑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告诉我们“光道”的位置呢?也许太阳系外存在着众多的“光道”,而且它们的坐标方位各不相同,到达的地点也会千差万别。所以,他们是在告诉我们正确的方向位置,以免我们在浩瀚宇宙中迷失方向、走错路径。
但更让人惊奇不已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些关键信息呢?难道他们预先就知道我们要去找他们?难道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的?这一连串的疑问,如同重重迷雾,笼罩在众人的心头。谁能知道答案呢?也许只有那神秘的宇宙,那未知的“他们”才知晓,在这一刻,他们仿佛就是主宰一切的“天”。
这一重要发现,让“人类一号永动飞船”此次火星之行变得意义非凡,它不再是一次简单的探索之旅,而是开启了人类认识宇宙、探索未知的新篇章。
然而,相聚终有离别时,梦想之旅却永无止境。尽管心中满是不舍,但曲波一行人还是来到了火星基地发射口。飞船缓缓打开太空门,曲波他们与曾勇等火星基地人员一一握手告别,每一次握手都饱含着深情与嘱托。随后,曲波他们走进太空门,回到飞船上。刹那间,飞船如离弦之箭,秒动起飞。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飞船迅速消失在茫茫星海中。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里,它是那么的渺小,如同沧海一粟。但它又仿佛一颗璀璨的星辰,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尽管在星海中显得微弱,可那却是承载着人类希望的希望之光,它将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引领人类走向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它集合了人类智慧的力量,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穿越星空,去寻找人类的美丽梦想。
“远行的人们,你们要多保重。这是人类迈向宇宙的第一步,你们是在创造奇迹,你们是在书写历史。”曾勇望着远去的飞船,心中默默祝福着。
“人类一号永动飞船”一路勇往直前,先后飞越天王星、海王星,来到了神秘而危险的“奥特星云”地带。这里仿佛是宇宙的神秘禁区,充满了无数的不安全因素。放眼望去,数不清的陨石在这片区域无轨迹、无规则地到处乱飞,撞击声、爆炸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人类历史上发射过的一些无人飞行器、卫星,只要飞进此区域,便如同石沉大海,瞬间失去联系,销声匿迹。有人说,这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保护屏障,它既能保护太阳系免遭外星球的撞击,因为任何经过这区域的物体都会被无情摧毁;同时,它也是在限制太阳系内的人类,告诫人类不要轻易飞出太阳系。
这里特殊而复杂的环境,引起了曲波他们的高度重视。全体成员迅速进入各自的岗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懈怠。当然,在飞船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了这里的特殊环境条件。飞船采用曲速飞行,以独特的曲率状行动,具备自动避障功能,就像灵动的流水,遇到石头等障碍物时,会巧妙地改变形状和方向。倘若同时遇到两个障碍物夹击,它能瞬间变形成细长扁曲状,从夹缝中轻盈穿过。当时,这里的星体、陨石间距相对较大,理论上足够飞船自由自在地飞行。但是,这里的危险往往来自于突然飞来的横祸,突然间,不知从哪个方向,可能会有某个陨石撞到一个星体,或者两个陨石相撞产生的乱石如子弹般穿空而来,而且数量众多,让人防不胜防,更不知该如何防范。既然无法预知飞来物体的方向、数量以及力量大小,那么唯有想办法不让这些飞来之物撞到飞船。此时,快速远距离预测显得尤为重要,能快速根据环境变化改变自身形态和飞行轨迹则更为关键。这就如同中国古老的太极哲学,以柔避刚,阴阳八卦,以虚应实。
飞船的外围“丝带包”便是采用虚实、柔刚结构构成,再加上超光速的速度,使得飞船在这片危险区域如行云流水般,穿梭于无阻之境。飞船经过之处,那些乱飞的乱石就像飞扬的沙粒,只因速度相对飞船太慢,仿佛飞船是在穿梭于静止的山峦中,巧妙地避开了一次次危险。
随着飞船不断向着未知星球靠近,关于那个神秘星球的信息也逐渐映入眼帘。远远望去,那星球被一层奇异的光晕环绕,光晕呈现出梦幻般的色彩,时而如流动的极光,红、绿、蓝三色交织变幻,时而又像燃烧的火焰,橙黄的光芒跳跃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神秘语言。
当飞船进一步靠近,便能看见星球表面那广袤无垠的山脉,它们的形态奇特,有的高耸入云,山峰尖锐得如同指向苍穹的利剑,峰尖在奇异的光照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有的则连绵起伏,像是大地沉睡的巨人,山脉的颜色五彩斑斓,红色的部分像是被岩浆长久炙烤过,散发着炽热的气息,凑近仿佛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蓝色的部分则深邃而神秘,仿佛藏着无尽的秘密,那蓝色幽深得如同宇宙的深渊。
星球上的海洋也与地球截然不同,海水不是单纯的蓝色,而是呈现出一种晶莹剔透的紫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仿佛无数颗宝石在海面跳跃。海浪的涌动也别具一格,它们以一种奇特的节奏起伏,似乎遵循着某种未知的规律,浪尖上还会泛起银色的泡沫,这些泡沫在阳光下竟会折射出如彩虹般的光晕。
在星球的陆地上,生长着各种奇异的植物。这些植物的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巨大的蘑菇,伞盖直径可达数十米,上面还闪烁着微弱的荧光,在黑暗中如同点点繁星;有的则像细长的藤蔓,在空中肆意蔓延,藤蔓上绽放着花朵,花瓣的形状如同眼睛,花蕊中散发出一种奇特的香气,那香气似乎能触动心灵深处的某些记忆,闻起来时而像是悠远的花香,时而又带着一丝淡淡的金属气息。还有一种植物,它的枝干如同水晶般透明,内部流淌着五彩的液体,像是在进行着某种神秘的生命循环。
而在星球的天空中,时常有巨大的飞鸟状生物掠过,它们的翅膀展开足有十几米宽,翅膀上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如同悠远的钟声,在星球上空回荡。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的羽毛并非普通的质地,而是由一种类似晶体的物质构成,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每一次挥动翅膀,都仿佛会带起一圈圈能量的涟漪。
中国的许智海、美国的托马斯和日本的井田向上,他们都是研究宇宙星际通讯导航的顶尖人才,他们的团队正在密切关注、捕捉有稳定轨迹的行星和脉冲星。一旦发现目标,便迅速经过精确计算其轨迹,然后向其近轨道发射同步卫星。这些同步卫星是用于通信和导航的关键设备,他们计划通过这次伟大的航行,建立初步的星际导航系统和通讯基站网,在茫茫夜色星海中,开辟出一条属于人类的星光大道。
在卫星制造室里,几台 3D打印机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打印出卫星的框架结构。卫星的集成大脑作为半成品,在地球上就已经制作完成,现在只需要根据不同的星体结构和环境条件,设计出与之适配的外形结构卫星框架,再将卫星集成大脑与其精准配装好。此次航行,飞船精心准备了一万套卫星材料,为建立星际通讯和导航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曲总,我们发现两颗星体,非常适合做导航通讯基站。经过我们长时间的观察和精确计算,可以发射同步卫星,请指示!”卫星制造室里,中国的许智海满怀期待地向曲波请求指令。
“确定无误?”曲波神情专注,目光坚定地问道。
“确定!”许智海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好,将星体信息发给BJ总部。”曲波迅速做出决策。
“BJ!BJ!我在太空呼你,收到请回答,不然我已飞出四十万公里。”曲波对着通讯设备,调皮地向BJ总部呼叫。
“BJ收到!可以发射卫星。曲波,你跑得再快,我也能找到你,只要你安全发射了卫星。”BJ总部的声音充满了关切与信任。
“好好,我跑到哪里,都会通知你。卫星也会向你打报告的。”曲波风趣地回答,缓解了紧张的气氛。
“中国许智海,启动卫星发射警报,开启发射模式。飞控中心!飞船进入该星体近地轨道。”曲波有条不紊地向卫星室和飞控中心下达指令。
“收到,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已调整速度。”飞控中心里,德国的科特迅速回应道。
“卫星发射准备完毕,可以发射。”卫星室里,许智海激动地回答道。
“发射!”曲波一声令下,充满了力量与决心。
在飞船的卫星发射口,一颗卫星如离弦之箭被弹射出去,迅速进入到预定轨道,发射装置也在快速进行方位角调整。
“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数据。”卫星室兴奋地报告。
“BJ总部收到信号。”BJ总部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
“好!初战告捷!祝贺大家!辛苦了!”曲波激动地说道。瞬间,飞船上、卫星室和BJ总部三地传来热烈的掌声,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这一工作在未来还将持续进行,每当发现合适的位置和星球时,他们都会重复这一伟大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相比在地球上,在飞船上发射卫星要简便得多。飞船可以直接飞到预定轨道,调整到合适速度,再将卫星弹射出去,卫星通过自身的动力速度快速调整到预定轨道运行速度。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背后凝聚着卫星室和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们无数的心血。他们前期做了大量繁琐而细致的工作,虽然借助超级计算机减少了许多的计算量,加快了出结果的速度,但这项任务依然充满挑战。因为所有的星体及其所处的环境位置都是全新发现的,一切都是未知的,而留给科学家们的时间又非常有限。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准高效地进行计算和设计,因为每一个点都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争取一举成功,可见其难度之大。然而,对于这些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年轻科学家们来说,他们恰恰享受着这种挑战,这是他们实现梦想、探索宇宙的必经之路。
正当大家沉浸在首次成功发射卫星的喜悦中时,危险却悄然降临。飞船警报声突然发出连续的最高级警报声,仿佛在向人们宣告危机的到来。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有数十个大小不一的物体正以极快的速度朝飞船飞来,而且它们相互间距极小。这是考验飞船危机应对能力的关键时刻,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大家迅速行动起来,分工合作,争分夺秒地在最短的时间里捕捉飞行物体的速度、间距、体积等关键数据,然后为飞船寻找最安全的通道方向。
“速度 30,数量 20,间距最大 10,方位前十点钟方向。”中国赵磊,这位应急部门主管,冷静而迅速地报告道。
“好,调整方向,十点钟方向!”曲波果断地下达指令,声音坚定而有力。
“丝带包”如同一个灵动的精灵,机动灵活,根据环境迅速变换不同形体,巧妙地从夹缝中飘过,滑越到飞行物体的外围,让危险擦肩而过。
飞船一闪一闪的灯光,在浩瀚的星空中成为了最独特的亮点。“丝带包”在星空中继续飘扬前行,带着人类的希望与梦想,向着未知的宇宙深处不断探索,向着那充满奇幻色彩的未知星球愈发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