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 以企业文化塑造员工思维模式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张霁2020年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他拒绝国外企业的高薪招募,选择华为的原因是想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有意义的事。张霁还称:“我想在华为最艰难的时候加入,做出自己的贡献,帮助华为渡过难关,让世界刮目相看。”华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的使命远比高薪更能吸引张霁。
【管理研究】使命的定义
使命是企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与责任,是企业区别于其他组织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业务领域、经营思想,为组织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使命能够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人们也会因其肩负的使命而记住它。表1-3列举了国内外知名公司的使命和文化价值观,列出的每一家企业,无论是规模大小还是所处的行业水平,都形成了强大且独特的文化。
表1-3 国内外知名公司的使命和文化价值观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员工建立共识,维护企业内部秩序,提升员工组织忠诚度,塑造员工思维模式,激发员工为企业贡献的意愿与能力,为打造组织能力注入活力。
1985年,海尔集团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的厂长张瑞敏砸毁存在缺陷的冰箱,制定“品牌战略”;1991年,青岛海尔集团(以下简称“海尔”)成立,迎来多元化发展战略阶段;1997年,海尔参加世界家电博览会,向外商颁发产品经销证书,进入国际化战略阶段;2008年,海尔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白色家电赞助商,开启全球化品牌战略;如今,海尔已发展成为行业巨头。支撑海尔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正是每个海尔人都铭记在心的海尔精神和海尔作风。对海尔而言,企业文化(见表1-4)是指引着海尔前进的使命愿景和行动纲领,激励着每一个海尔人不满足于现状,勇于挑战自我。
表1-4 海尔的四代企业文化

张瑞敏两次抡锤:第一次“砸醒”员工质量意识,“砸出”海尔品牌价值;第二次“砸去”层层中间环节,“砸碎”传统管理模式。两次抡锤,都为员工建立了危机意识,把员工推出舒适区,让员工了解塑造新思维、打造新能力的重要性;两次抡锤,都是管理者率先垂范,都是树立典型模范、真正落到实处、建立长效机制的表现。海尔以企业文化重塑员工思维模式,不是凭借口号,而是凭借制度与行动。
优秀的企业能将其文化内化为员工的驱动力,塑造员工思维模式,“文化驱动”能够提升员工学习意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提供客户价值并实现自身价值。
【管理研究】员工思维模式的定义
员工思维模式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景中的思维想法与行为方式,它可能与企业向员工传递的价值主张相同,也可能与企业的价值主张相背离,影响着员工每天工作的努力程度。
企业可通过表1-5所示的测评表进行自测,判断自己是否给员工提供了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提供的内容数量越多,员工越有意愿跟随企业奋斗,在工作中会越投入,就越可以完成他们预期的工作任务。
表1-5 员工思维模式测评表

员工思维模式的重塑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企业竞争对手也难以模仿、抄袭。企业管理者要有长远眼光,在塑造员工思维模式上坚持下去,为组织能力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