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太阳病辨证纲要
一、太阳病提纲
【原文】
太陽之爲病,脉浮,頭項强痛[1]而惡寒[2]。(1)
【词解】
[1]头项强(jiāng僵)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即头痛项强之意。
[2]恶(wù悟)寒:即怕冷、畏寒。
【提要】
太阳病的脉症提纲。
【解析】
太阳为六经藩篱,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故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邪袭太阳,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即为太阳病。脉浮,为外邪侵袭,卫气浮盛于表,向外抗邪在脉象上的反映。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颠,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气运行受阻,故见头项强痛。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正常发挥“温分肉”功能,故见恶寒。恶寒为贯穿太阳病始终的一个主症,前人有“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之说,虽非绝对,但道出了恶寒在太阳病中的重要地位。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邪袭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和,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的太阳病本质,为太阳病的主要脉症,也是表证共有的症状,故为太阳病的提纲。
外感病初起,发热常与恶寒并见,但在某些情况下,发病之初,卫阳被遏,尚未伸展,可见暂时不发热而只有恶寒,故《伤寒论》未将发热列为太阳病提纲,这种现象多见于太阳伤寒证。然而,当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则可见发热。发热与恶寒并见,是太阳病的证候特征之一,也是与其他经病的主要鉴别点。
【明经指要】
本条开宗明义地描述了太阳病的基本脉症特征,后世称之为“太阳提纲证”,后文中凡言“太阳病”者,一般均具有提纲证所列的脉症。六经各篇均有相应的提纲证条文,据柯韵伯云:“仲景六经各有提纲一条,犹大将立旗鼓,使人知有所向,必择本经至当之脉症而标之,读书者须谨记提纲以审病之所在。”六经病提纲证,均以概括本经发病的核心主症或关键病机为主旨,其目的是让读者掌握分经审证的方法,以利临证时提纲挈领,分经论治。
二、太阳病分类
【原文】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1],脉緩[2]者,名爲中風[3]。(2)
【词解】
[1]恶风:畏惧风袭,为恶寒之轻者。
[2]脉缓:指脉象柔缓而不紧急,非怠慢迟缓之意。
[3]中(zhòng仲)风:中医证名,指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表证,与内伤杂病的中风病不同。
【提要】
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症。
【解析】
中风为太阳病的主要类型之一。本条首冠以“太阳病”,当结合第1条脉症综合理解,即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表现为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本证由风寒之邪袭表,营卫失调所致。由于风寒之邪袭表而风邪偏盛,卫阳浮盛与邪相争故发热;风性疏泄,且伤卫阳,使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阴外泄,故见汗出;卫外不固,且汗出肌腠疏松,不胜风袭,故见恶风;又因汗出,营阴外泄,故脉搏松弛宽缓而呈缓象;太阳病脉浮,中风证脉缓,故其脉当见浮缓。凡见此脉症者,即为太阳中风证,故此条为太阳中风证的提纲。在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症中,当以汗出、脉缓为特征,因为它既能揭示太阳中风证营卫不和,卫强营弱的病机,同时又能区别于无汗、脉紧的太阳伤寒证。
由于太阳中风证以汗出、脉缓为特征,故后世又称其为中风表虚证。但必须注意,证名“表虚”,却非虚证,因为这只是与无汗而脉浮紧的伤寒表实证对举而言。此外,太阳中风证在本条只提恶风,实则仍为恶风寒,因为恶风与恶寒只是程度的轻重不同,前人虽有中风恶风,伤寒恶寒之说,但临证时不可把恶风与恶寒作为区分中风与伤寒的依据。
【原文】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脉陰陽俱緊[1]者,名爲傷寒[2]。(3)
【词解】
[1]阴阳俱紧:阴阳指部位,即寸、尺部脉。指寸关尺三部脉均见紧象。
[2]伤寒:证名,属狭义伤寒范畴。
【提要】
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症。
【解析】
太阳伤寒证是太阳病的又一重要类型。本条首冠名以“太阳病”,也应结合第1条理解,即脉紧当是浮紧,体痛之外当有头痛。风寒之邪袭表,卫阳被遏,卫气失于“温分肉”之功,故恶寒。“必恶寒”不仅强调在太阳伤寒中恶寒必定出现,而且指出与发热相比,其出现较早。若风寒甚,卫阳郁闭较重,未能及时达表抗邪,则暂不发热;当郁闭到一定程度,卫气必定伸而抗邪,正邪交争,即见发热。但是,由于发热有早晚,故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但是,发热也当属太阳伤寒证的主症之一,观后文35条、46条可知。本条用“或已”“或未”不定之词,说明太阳伤寒证发热有早、迟之不同,其原因与感邪轻重、体质强弱、卫阳郁闭情况有关。寒性凝滞,风寒束表,不仅卫阳被遏,而且营阴郁滞,太阳经气运行不畅,故太阳伤寒除头痛外,尚多身痛。风寒束表,表气郁闭,里气不和,胃失和降而呕逆。“脉阴阳俱紧”,即寸、关、尺三部脉均见浮紧之象,浮乃正邪相搏于表,紧乃卫阳闭遏,营阴郁滞之象。
本条虽未明确提及汗出与否,但据太阳伤寒证卫阳遏闭,营阴郁滞的病理特点及35条“无汗”之论述,太阳伤寒证当为无汗。正因为其无汗脉紧,与寒性凝滞的特性相类,故名为太阳伤寒证,又被称为太阳表实证。
【明经指要】
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因、机、证、治不同,故须要鉴别清楚。从邪气性质来看,风邪属阳,寒邪属阴。中风为风阳伤,卫外失司、营阴外泄,故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症,缘于有汗出一症,故称之为中风表虚证;伤寒为寒邪直透营卫,卫闭营郁而见恶寒、发热、无汗、体痛、呕逆或喘、脉浮紧等症,缘于其无汗一症,故称之为伤寒表实证。从患者的体质内因来看,弱者易患中风表虚证,强者易患伤寒表实证。从临床上看,两者虽存在各种不同,但最关键的症状还是有汗与无汗之别。
【原文】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爲温病[1]。若發汗已,身灼熱[2]者,名風温[3]。風温爲病,脉陰陽俱浮[4],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5]。若被火[6]者,微發黄色,劇則如驚癎[7],時痸瘲[8],若火熏之[9]。一逆[10]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词解】
[1]温病:外感病的一种,由温热病邪所致,属广义伤寒的范畴。
[2]身灼热:扪之灼手,形容发热很高。
[3]风温:指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4]脉阴阳俱浮:寸关尺三部俱浮盛有力,提示热邪内盛。
[5]失溲:指二便失禁。
[6]被火:火,指灸、熏、熨、温针等治法。被火,指误用火法治疗。
[7]惊痫:指无意识地抽搐抖动。
[8]时瘛疭(chìzòng赤纵):瘛,指收缩;疭,松弛之意。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9]若火熏之:像烟火熏过一样,用来描述患者肤色晦暗。
[10]逆:误治。
【提要】
太阳温病的主要脉症及误治后的变证。
【解析】
温病为广义伤寒之一种,是由感受温热病邪所引起的一种外感病,属太阳病的范畴。本病与中风、伤寒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发热而渴,不恶寒或恶寒轻微,这反映了温邪犯表,化热伤津,营卫失和的病理特点,故作为温病的提纲。
温为阳邪,侵及人体,扰乱营卫,易耗伤阴津,故发病之初,在发热的同时便有口渴。至于恶寒之有无,原文中明确提出“不恶寒”,此当全面理解。根据太阳病提纲证,恶寒为必具证,不恶寒,不得称为太阳病。从后世温病学的卫分证来看,恶寒也是必见症状,乃风热伤卫,卫失固外所致,只不过其恶寒程度远较伤寒为轻、时间短暂而已。故此处“不恶寒”是与伤寒、中风相对而言。温病初起,治用辛凉解表,切忌使用辛温药物发汗,否则就会变证蜂起。本条虽未直接点明,但以举例方式历述误治之变,其意甚为明了。
温病若用辛温药物发汗,必致热盛津伤,形成变证,此谓之“风温”。此时邪热鸱张,发热不但不降,反而升高为“身灼热”。热邪充斥内外,鼓动气血,则三部脉均浮盛有力,亦即洪大之脉。阳热迫津外泄则汗出,热伤津气加之热壅而经气不利故身重,热盛扰及神明,则病人呈困顿嗜睡状态。邪热壅肺,呼吸不利而出现鼾声,语言不利则多由热盛神昏所为。
以上证候,虽有热盛津伤,但里无有形之实,只宜辛寒清解,下法亦不可用。若误用之,则反夺其津液,水源枯竭,则小便不利;阴竭无以制其亢热,热盛动风,则两目直视;热极神昏,二关失控,则大小便自遗。此系误下而津愈伤,热愈盛。温为阳热,火法当属禁忌,若误用之,轻则两阳相熏,皮肤发黄,甚则热极动风,发如惊痫,从而出现阵发性四肢抽搐,同时火灼肝胆更为严重,使发黄之色如火熏之黄而晦暗。本条以举例方式,申误治之变,并引为戒律,一误尚可迁延时日,再误则危及生命,故曰:“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从本条所述可以看出,仲景对狭义伤寒与温病在病因、证候特点、病理机制、治疗方法等多方面的重要区别已有充分认识,本条所论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迪与影响。
张仲景在太阳病提纲下,分别列出中风、伤寒、温病三证。三者虽均属广义伤寒的范畴,但在病因上温病为感受温热病邪而起,中风和伤寒多因风寒而来。在脉症表现上,温病以发热、口渴、不恶寒(轻微短暂)、脉浮数为主;中风以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主;伤寒以恶寒、无汗、身痛、脉浮紧为主。三者以此为辨。
【明经指要】
本条意义有三。其一,明温病之大体属性;其二,知温病与狭义伤寒泾渭分明,不可混同;其三,了解仲景虽未详论温病之治法方药,但对其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及治疗大法已寓本条之中,从而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辨病发于阳与病发于阴
【原文】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7)
【提要】
外感病初期辨阴阳的要点。
【解析】
六经病可分为三阳病和三阴病两大类型,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发于阴,意在根据发病之初有无发热以分辨病属阳经还是阴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夫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六经辨证,有表里、寒热、虚实等颇为繁杂,然先辨阴阳,便起到了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作用。“发热恶寒”与“无热恶寒”对举,其关键是发热的有无。发热表示正气不衰,能起而与邪气抗争,故多为阳经病表现,如太阳病发热恶寒,少阳病往来寒热,阳明病但热不寒。无热恶寒表示正气不足,抗邪无力,故多属阴经病表现,如太阴病脾虚寒湿,无热恶寒,脉弱;少阴病心肾阳虚,无热恶寒,脉微细;厥阴病正虚邪实,正邪作最后的较量,厥热胜复是为特征,当阳气虚衰时,也是无热恶寒而厥。故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值得提出的是,以疾病初起发热之有无来辨外感病的阴阳类型,适用于一般情况,此仅言其常,还须知其变,如太阳伤寒证早期有“或未发热”的阶段,少阴病阴盛格阳,也有外见假热者,临证时还须具体分析,方能真正理解本条的真谛。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是对疾病愈期的一种预测。阳数七、阴数六之说是依据伏羲氏河图生成数推演而来。病为阳证,当在阳数之期愈;病为阴证,当在阴数之期愈。这种预测方法的实际意义尚待进一步研究。
【明经指要】
六经辨证以辨阴阳属性为最要,而寒、热则是辨识阴阳的首要依据。《金匮玉函经》将该条置于全书之首,将其作为《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总纲,可见本条在全书的重要地位。
四、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原文】
傷寒一日[1],太陽受之,脉若靜[2]者,爲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脉數急[3]者,爲傳也。(4)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爲不傳也。(5)
【词解】
[1]伤寒一日:一日,约略之辞,指患病初期。
[2]脉若静:静,静止,未变之意。脉若静,指脉象与证候尚未发生变化。
[3]脉数急:相对脉静而言,指脉象已经发生改变,脉来急促。
【提要】
论判断太阳病传变与否当以脉症为凭。
【解析】
第4条所论乃据脉症辨太阳病是否传变之法。“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指外邪初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即外感病早期阶段。太阳病虽轻浅,但变化多端,应密切注意是否发生传变。仲景提出其判断之法当据患者的脉症表现,不可拘于时日。若患者脉象与太阳病的其他见证相符,均未发生变化,说明病证仍在太阳,尚未发生传变;若患者出现恶心欲吐,或烦躁不宁,又见脉象数急等,则脉症均已不属太阳病范畴,尽管发病时间短暂,但已反映病邪入里,则知病证已发生传变。
第5条“伤寒二三日”是承上条“伤寒一日”而言,根据《素问·热论》计日传经之说,外感病二日当传阳明,三日当传少阳,若得病时日已到传经之期,但患者仍未见阳明、少阳病的见证,且太阳见证仍在,可由此判断病仍在太阳,未发生传变。
由第4、5条可以看出,太阳病是否发生传变,主要依据当时临床证候是否发生了变化,不得拘于发病时日,这对临证具有重要意义。
【明经指要】
第4、第5两条针对《素问·热论》的计日传经之说,反复强调辨六经病传变与否,必须以脉症为依据,而不可拘于患病时日的推演。这一方面昭示了《伤寒论》与《内经》的源流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张仲景对《内经》学术的发展与创新。
【原文】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1]故也。若欲作再經[2]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8)
風家[3],表解而不了了[4]者,十二日愈。(10)
【词解】
[1]行其经尽:指邪在太阳经之势已衰,未传他经。
[2]欲作再经:指欲发生传经之变。
[3]风家:感受风邪的患者,此处指患太阳病的人。
[4]不了了:指病未彻底痊愈,身体尚有轻微不适。
【提要】
太阳病经尽自愈的机转及预防传经的方法。
【解析】
第8条所论,是说太阳病病尚轻浅,在内脏腑未受损伤,若病邪不发生传变,可通过机体的自身调节,正气来复,抗邪外出,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愈,此即“行其经尽”之意。若太阳病七日以上,病证不愈,邪气有向阳明传经的趋势,则应针刺阳明穴位,疏通经络,振奋正气,增强抗病能力,防止传变的发生,以期正胜邪祛而痊愈,此即“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为防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属于已病防变的思想,与《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精神是一致的。
第10条所论,风家,即经常患太阳中风者,此处代指太阳病患者,若表邪已解,发热、恶寒、头痛等症已解除,但身体仍觉不适,尚未完全复原,这可能是正气未复,或是余邪不清,此时不必再服药,只需休息静养,待正气恢复,邪气渐去,自可康复。据古人经验,这一过程,约为十二日。
【明经指要】
风家表解不了了,不出治法,而言“十二日愈”,强调了人体具有“阴阳自和”之能力,与《内经》“化不可代”的辨证思维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