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化石猎人:古典神话与史前巨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格里芬的自然历史

雅典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出生于约公元前525年)沉迷于异域地理与民俗风情。他是最早借鉴阿里斯特亚斯收集的斯基泰人地理和民俗素材的作家。在埃斯库罗斯所著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Bound,公元前460年)中,众神为惩罚泰坦神普罗米修斯,用锁链将其困在遥远的斯基泰地区的一座悬崖之上。正是阿里斯特亚斯为埃斯库罗斯提供了写作素材。他描述了去往荒凉国度的孤独之路。在那个国度,游牧民族在沙漠中淘金,沙漠里还栖息着蛇发女妖戈耳工(这种怪物拥有将生物变成石头的魔法)和可怕的格里芬。埃斯库罗斯将格里芬比作“喙部锋利而不吠嗥的猎犬”。尽管作为悲剧和神话作家,埃斯库罗斯拥有进行诗意创作的权利,但他仍然带有一份动物学家式的审慎——将无翼鹰嘴格里芬与现实中有翅膀的鹰区别开来。9

埃斯库罗斯创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时候,希罗多德正在拜访生活在黑海附近的斯基泰部落(这个部落位于斯基泰人生活区域的最西端)。希罗多德是一位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历史学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人类学家。他在阅读阿里斯特亚斯的诗后,向居住在黑海附近的斯基泰人了解了住在更东边的斯基泰人的生活方式。虽然他所获得的信息经过了7位译者(其所在地东至阿尔泰山脉)的转述,但希罗多德还是明确转述了这些来自伊赛多涅斯人的古代词汇。他的描述是我们拥有的最早的对这些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传说的综合刻画。而他在《历史》(约公元前430年)一书中记载的众多文化特征,已通过鲁坚科和其他人在俄罗斯南部和哈萨克斯坦发掘出的墓葬随葬品得到了证实。根据对游牧民族所使用的印度—伊朗语系词汇(古希腊人原本对此一无所知)的语言学分析,我们能够确认,希罗多德的确曾经接触到了来自中亚的信息。

约公元前484年,希罗多德出生于卡里亚的哈利卡纳苏斯(今博德鲁姆,土耳其沿海城市,与希腊科斯岛隔海相望)。在古生物学传说的历史中,希罗多德的记载具有重要意义,但他也饱受争议。在古代,精英历史学家们认为他传播道听途说的故事,或是无中生有以娱众人。他曾经被戏称作“谎言之父”,这个名号一直持续到今天。有人甚至怀疑他是否真的如他所言的那样远行过。但是,随着学者和考古学家对希罗多德曾描述过的萨卡—斯基泰人和其他非希腊文化遗迹的了解加深,人们意识到,希罗多德其实是史实和民间信仰的忠实记录者。尼尔·阿舍森(Neal Ascherson)在《黑海》(Black Sea)中这样写道:作为记录员的“希罗多德的可贵之处”在于“随着考古学的证实,他所记录的信息越来越重要”。作为探险家和富有同情心的倾听者,希罗多德相信神话中保留着真实历史的痕迹,他致力于挖掘事实、口头传说和民间信仰。他邀请自己的读者思考这些事件的其他版本,不时加以自己的评论。10

在伊赛多涅斯以外的地方挖金矿是极有风险的。希罗多德听说,开采者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到达极热与极寒共存的沙漠。他评论道:“我不能确定人们是如何获得金子的,据说名为阿里玛斯波伊(Arimaspeans)的独眼族能从格里芬那里把金子偷出来。”希罗多德不相信存在独眼人种,但却对格里芬的存在深信不疑。卡里亚出土的一个制作于希罗多德之后一个世纪左右的陶瓶上描绘了这样一个典型场景:骑在马背上的游牧人面对着一头格里芬,格里芬上方有一块黄金,格里芬的轮廓看上去几乎与地面连在一起,像从岩石中延伸出来的一样,周围的枯树和岩石表明该地十分荒凉(见图 1.6)。11

公元前400年,希罗多德生活的年代的几十年后,另一位来自卡里亚的希腊医生克特西亚斯(Ctesias),来到波斯城市古苏萨(今伊朗境内)定居。他基于自己的经验和波斯文献,对波斯帝国东部地区进行了描述,但是他的记叙目前只存残篇。现代学者一直认为,他的记述是异想天开的、不值得相信的,但是他对格里芬的评价却可谓相当“接地气”。克特西亚斯解释了为什么亚洲金子的开采难度如此之大。他这样写道:“亚洲的金子出产于栖息着格里芬的高山地区,这是一种四足鸟类,几乎和狼一样大,有狮子般的腿爪。”12

拉丁语作家老普林尼编写《自然史》(Natural History)之时(公元77年),参考的文献资料有2000多种。当时,罗马人正通过香料之路和亚洲进行密切的贸易往来,关于格里芬的故事也在不断流传。公元43年,地理学家彭波尼斯·梅拉(Pomponius Mela)记载,凶猛的格里芬在日晒强烈的斯基泰荒野守卫着黄金。在总结了阿里斯特亚斯、希罗多德、彭波尼斯·梅拉和现已遗失的“其他作者”的作品的基础上,老普林尼认为在斯基泰金矿周边可能会遇到格里芬。除了指出格里芬拥有带“弯钩的喙”以外,他首次提及早已在格里芬绘画和雕塑中出现过的奇怪的“耳朵”和“翅膀”。尽管格里芬拥有一些鸟类的特征,老普林尼对格里芬是鸟类的观点仍持怀疑态度。他又补充了一个有意思的新细节:“格里芬在挖它们用来居住的洞穴时会刨出黄金。”这是第一次有人提及格里芬的巢穴!

图1.6 格里芬和马背上的游牧民,美拉撒(Mylasa,位于土耳其的卡里亚)带有红色图案的陶瓶,制作于公元前4世纪。请注意格里芬上方的金块和周围由岩石和枯树构成的荒芜景象(人们在戈壁沙漠发现化石化的树)。图片由本书作者绘制,参照F. 温特(F. Winter)的《美拉撒的陶瓶》(Vase aus Mylasa),《德国考古研究所交流》(Mitteilungren des deutschen archäologischen Instituts,1887),彩插11

在老普林尼生活的年代,四处游历的贤哲——泰耶阿(Tyana,位于今土耳其卡帕多西亚地区)的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走遍了亚洲。他的传记作家是被现代历史学家斥为流言者的菲洛斯特拉托斯(约公元230年)。然而,在菲洛斯特拉托斯的记录里,阿波罗尼奥斯对格里芬的记载却很写实。根据他的记录,阿波罗尼奥斯曾经记载过格里芬居住地的石头上都有火花一样的金质斑点。阿波罗尼奥斯推测,格里芬强壮的喙可以用来采集这些金子。他估计,格里芬的体形和力量可以和狮子媲美,并认为格里芬有能力打败狮子、大象和龙,但是打不过老虎。和老普林尼一样,阿波罗尼奥斯认为格里芬虽然有喙,但绝不是鸟类。因为没有真正的鸟类翅膀,格里芬无法飞行。他认为格里芬有蹼状附肢,可以帮助其在战斗中跳跃。13

到了公元2世纪,一些人认为格里芬拥有像豹子一样带斑点的皮毛。来自小亚细亚的旅行家帕萨尼亚斯(Pausanias)约于公元150年描写过古代希腊。他不认同这种观点,并说:“喜欢听奇闻异事的人忍不住要添油加醋,用谎言破坏了真实。”他简要引用了阿里斯特亚斯关于游牧人对战格里芬的话,并且认同了格里芬形似“狮子但是长着鹰的喙和翅膀”的观念。帕萨尼亚斯认为,在格里芬的领地上,金子“就埋藏在近地表或者露出地表”。

在帕萨尼亚斯生活的时代,关于格里芬的细节变得越来越完善。埃里亚努斯(Aelian)是公元3世纪早期的关于自然历史的事实和常识资料的编纂者,他也常被误认为是一位惯于捕风捉影的作家。他援引当时旅行者的故事和文献(今已佚),为我们写下了关于格里芬的最完整的描述:

我听说,格里芬是一种四足动物,形似狮子,爪部如狮爪一般强劲有力。据说,它拥有黑色的背羽、红色的胸脯和白色的翅膀。克特西亚斯说,格里芬的脖子被深蓝色的羽毛所覆盖,它有如同鹰一般的头部和嘴部,和艺术家们所描绘的样子一样。格里芬在山区附近筑巢。要捉到成年格里芬,简直难于上青天,但是人们有时候能捕获格里芬的幼雏。巴克特里亚人(Bactrians)说,格里芬守卫着那片地区的金子,它们把金子挖出来,编织到自己的巢中。然而,也有人认为格里芬并不是有意识地守护金子。真实情况是,当采矿人接近金矿时,格里芬因担心自己幼雏的安危而对入侵者展开了攻击。

埃里亚努斯还讲述了人数多达一两千的采矿队去荒野中的金矿挖金子的旅程。埃里亚努斯这样写道:“我听说,这些人外出一次要三四年之久……因为害怕格里芬,这些人不会在白天寻找黄金。他们要等到晚上才行动,因为这样被发现的概率更小。格里芬的居住地,也就是金矿所在地,是片阴森可怕的沙漠。等到没有月亮的晚上,这些寻宝人就带着铲子和袋子开始挖金子。如果能成功避开格里芬,他们就获得了双倍的回报,不仅性命得以保全,还能带回大量黄金——这是他们所冒风险的丰厚酬劳。”

埃里亚努斯是对黄金守护者格里芬添补新信息的最后一位古代作家。在埃里亚努斯所处时代的一个世纪之后,罗马帝国与亚洲之间的往来开始减少,有人在西西里岛的一座宅邸中绘制了一幅巨型马赛克地板画。皮亚扎—阿尔梅里纳(Piazza Armerina)广场上著名的“大狩猎”全景图展现了从帝国边疆捕捉异域野生猛兽(狮子、老虎、大象、鸵鸟等)的方法。也许,宅邸的主人最后回想起了埃里亚努斯曾经提及的关于捕捉格里芬的事,要求艺术家在地板画的最后一块嵌板上描绘这样一幅画面:面露惧意的人正蜷缩在一个木制笼子里充当诱饵,引诱格里芬上钩(见图1.7)。我将这幅马赛克画和埃里亚努斯的记载(二者均创作于罗马帝国开始解体之时)视为人类对格里芬进行艺术创作的千年历史终结的标志。那时候,人们一直认为格里芬是一种真实存在于亚洲的动物。14

图1.7 被一个以人在里面充当诱饵的笼子引来的格里芬,罗马马赛克画,制作于约公元310年。皮亚扎—阿尔梅里纳广场,西西里。照片由芭芭拉·梅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