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增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不用怕,大胆去走自己的路

实习生小吴要走了,临走时她有些怯生生地走到我的办公桌前打招呼,跟她来的时候一模一样。我记得她刚来实习时,也是这样,带着羞怯,用探询的目光向我咨询过入职出版行业后的发展前景。

当时我告诉她,这个行业太清贫了,在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之前,可以把视野放宽一些,不要因为一时的喜好,把大好的前途给毁了。

小吴一脸茫然,一副一知半解的样子,后来她反问我:“那既然这样,你们为什么还要在这个行业呢?”

是啊,我们为什么还这么拼呢?后来,我用一个词来回答她:信念。

信念,多么虚无缥缈的词啊,但支撑着我们活下去往往是一种没有回报的信念。

单位常年都会有实习生来实习,像秋收的麦子一样,一茬又一茬的。曾经也有一个小男孩在我们这里实习。

小张比任何一个实习生都更勤奋,也更大胆地向老同志学习专业知识,甚至早早地就开始打探能否在实习期过了留下来正式工作。

小张家住在郊区,每天都要坐近两个小时的公交和地铁来上班,有时候我会在地铁站碰到他,他会客气地过来寒暄。久而久之,就熟识了。他时常会问我一些业务上的问题,但最后都会转到能否转正上面来。可是因为学历问题,对于他进入这个单位来说还是设置了门槛。我只能暗示他,工作上勤奋一些,或许还有机会。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门槛,我早就明白,像小张的中专生学历,除非有足够的能力支撑,否则永远也不可能在这个单位里由实习生转为正式员工的。

但你能随意抹杀一个孩子的梦想吗?后来,小张实习期过后,去了法警系统下面的一家杂志社工作,看上去一切都那么顺利,也似乎达到了他满意的结果。

有一次,小张顺道过来看我们,坐在我的办公桌前一直絮叨在杂志社的工作境况,时而说工作还不错,时而又说不是自己想要的感觉。我多少听出他是怀念从前实习的日子,也很想告诉他,实习和正式工作的区别,临时对待和长期责任心的差距,但他似乎已经听不进去,执念于想有机会能再回来。

他一直喋喋不休地在旁边重复着自己的工作细节,甚至要求我打开他公司的主页,看看他现在的工作是多么枯燥而乏味。

两个多小时以后,我终于有些不耐烦了,只好以还有事情为由,告诉他可以离开了。

我坚信小张是个有梦想的孩子,并可以为自己的梦想付出一切努力,但很想告诉他,如果你真的对当下的工作有诸多不满,或许可以选择离开。裹足不前的并不是工作的门槛,而是自己给自己设立的门槛。

不禁想起在北京工作时的事情,当时单位里招聘了几个刚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工作资历尚浅的同事。

这几个年轻同事很重视这份工作,无论是业务上还是人际关系上,他们都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上,他们积极地和身边的人打成一团,并逐渐向外扩展,很快,他们便建立了自己的人脉圈。

后来,他们开始筹措着买房、恋爱,这一路上,自然少不了大家的帮助和苦口婆心,比如会告诫他们不要找太漂亮的,尽量找门当户对的,可以一起打拼的,不要找太娇气的。买房子要买到可以升值的区域,如果是为了结婚要买在城区带学区的位置,哪怕是老房子。他们点头应允。

可是,他们真的会遵照这些看上去像一切都安排好了的既定程式去做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的身边充斥着各种以自己生活经验强加于人的人,有些是我们的亲人,有些是同事,他们用自己所谓成熟的金钱观、事业观和恋爱观,以过来人的语调,以同情的理由,试图去改变周围的人,让他们按照自己既定的生活模式去经营自己的未来,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人格和尊严,不要害怕走你自己的路。也许会有人嗤之以鼻,有人隔岸观火,有人加以猜测。时移世易,与走出来的路相比,那些背后的指点批评都已不再重要。

当你走得越来越远,甚至超过你的想象时,所有的看好和不看好,都会变得毫无意义。他人的经验只是你的一个参考,放心大胆去建立自己的新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