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1章 李元

港岛中环,柏景酒店。

这里距离港交所前海交易中心只有短短不到两公里的直线距离,是附近相对经济,且干净卫生的住宿地点。这里的地段属于金融街,按理来说在港岛这片寸土寸金的地方又处于这种优质的地段,能找到这样经济实惠的地方落脚实在是没什么可挑的了。

随着一辆出租车缓缓行驶到酒店门口停下,方毅和方守国相继下车。两人透过大门的玻璃门看着这还算干净整洁的酒店大堂,两人都算是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方毅,最近这段时间他就像被上天诅咒了一般,住宿环境都不怎么样。不是破旧墙壁渗水的旧学校宿舍,就是一层楼人共用一个卫生间的招待所。其实方毅本身对这些并不怎么在意,只需要给他一个安静的住宿环境就好了。可是能生活得好点,谁又乐意去住四面透风的窝棚呢?

方毅在过来之前就已经打电话订好了房间,事实上他也没在这儿住过。

前世他来港岛办事时,也不需要住酒店。那时方毅的公司名下在太平山有好几套物业,他过来办事时只需要随便挑一间住就行了,又何曾干过订酒店这种琐事?

至于方守国,来之前的隐隐担忧则是怕方毅为了省钱而随便找的落脚点。来之前方毅估计过,可是要在这待好几个星期的,这个可就不能随便解决了。

两人下车后,司机师傅很热情的帮两人从后备箱把两个大旅行箱拿了出来。可就在方毅跟他结算车费时,方毅却跟他说了一句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话。

“师傅,如果信我,尽量还是把账户里面的仓位都清了吧。”

司机师傅很疑惑,方毅说的每个字他都听清楚了,话里的“仓位”其实就是他股票账户里面的有价证券,他也听懂了。只是这么一结合起来,他就不懂了。

现在恒生指数正蹭蹭往上涨,就连财经频道里的专家都说这是经济上行必然出现的事情,且说什么上涨趋势后劲很足,至少能突破两万多点来着。可现在才一万五千多点,这才见第一面的小年青让他尽快清仓,这都叫什么事?

然而方毅并没有做过多解释,扔下一句话后就当着司机师傅一脸疑惑的表情,提起旅行箱就扶着方守国走进酒店的大堂办理入住手续。

他自认自己不是什么救世主,只是一个被命运眷顾,恰好掌握了时代发展脉络的小人物而已。自己的一时兴起,提醒一句也就够了。

从历史上看,94年,87年的港岛股市也都发生了股灾多少企业倾家荡产,多少散户相约在天台上。他们的下场不可怜吗?可怜,但是并不值得救。在人性的弱点驱使下做出的不理智行为并不值得同情,都是成年人,成年人的最大标志之一就是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而负责。

一夜无话,翌日,方家父子早早的就出了门。来到港岛,这本来应该好好玩两天的,但昨天方毅在的士司机那里打听到的信息来看。事情的发展多少有点脱离了方毅的预料了,只得尽快展开工作,尽早布局,于是约在今天就去见见方守国那个老工友。

本来在方毅的记忆中,恒生指数点数应该是在十天后的交易日里才突破一万五千点的,但现在已经一万五千多点了,而在七月下旬,也就是大概二十多天后到达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位一万六千多点,甚至直到此时趋势仍然不减,还一路飙升。直到十月份,堪堪突破至一万八千点。在当时,几乎整个港岛都处于一种近乎癫狂的状态中不可自拔。

可惜就在十月中旬,这种趋势彻底逆转,大量回撤的卖单几乎挤占了交易所的交易柜台。大溃逃终于爆发,仅仅在同月下旬,交易所最终收盘点位一万点左右。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最低点位去到六千多点,和巅峰时的一万七千多点比起来,几乎是腰斩再腰斩。

直到26年后,这个点位才重新站在一万七千点的位置,可想而知这次的危机有多么的严重。要知道每一次大型金融危机的爆发,如果没有庞大的生产体系和国力支撑,整个社会都将陷入发展停滞状态。

看看隔壁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那个国家就知道了,一份“广场协议”让整个社会进入“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以及“失去的四十年”这种状态就明白了。

但现在在方毅的记忆里,这个指数点位和记忆里有点对不上。也不知道是他记错了,还是因为他重生,导致了产生些许蝴蝶效应。如果是前者还好说,至少记忆里大背景是不会产生多大偏差的,但若是后者,他的重生优势将被大大的削弱。

所以他昨晚一晚上都没怎么睡好,即便身体因为赶了一天的路,给他的大脑传递了一股股疲惫至极的信号。

“陈伯,昨日又赚了几多啊?”

茶餐厅里,一个港岛本地的中年人脸上带着满怀春风的笑容,伸手拍了拍在餐桌上吃着早点的一个老者。

老者闻声回过头,看到打招呼的是自己的邻居,也笑着放下手里的早点,露出一抹笑容回应。

“哎呀,七十几咯,没年轻时发达的想法咯,无非赚点买菜钱咯。”

老者说着,就挪了挪屁股下的位置,示意让邻居坐他旁边。而那中年男子也不客气,大大方方的在老者旁边坐了下来。

“买菜钱,也分买什么菜啊。青菜咸鱼是菜,鲍鱼燕窝也是菜啊。”

“唉,不多,不多,这个数。”

说着,老者伸出三根手指在中年男子面前晃了晃。脸上的神情有些得意,笑呵呵的嘴角丝毫没有收敛的意思。

这样的一幕,在茶餐厅里到处都在发生着。而在茶餐厅一个角落里,方毅和方守国也坐在这里吃早餐。方守国正专心致志的吃着“菠萝包”和热奶茶,只有方毅的的注意力完全没有放在面前的早餐上,而是侧耳倾听着茶餐厅里人声鼎沸,从那些人口里说出的话里面,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十年纵横商海的历程,他无比清楚“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这个道理。既然要下海,首先是了解这片海域的深浅,不然要是盲目就下水,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茶餐厅本来就是港岛这边的特色,不少港岛民众吃饭都喜欢在茶餐厅里解决。早餐点上一杯热奶茶,吃上一个牛油面包,营养又健康。方毅家里开的奶茶店里卖的奶茶,就是学港岛这边的奶茶。当然了,大陆那边是没有早餐喝奶茶的习惯的,只能当做一种单纯卖饮料的模式去经营。

正因为港岛民众有上茶餐厅吃饭的习惯,所以这里也是三教九流的人物汇聚之地,来这打听信息,最是适合不过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方家父子还在这里约见了别人。

很快,茶餐厅的玻璃门就被人从外面推开,一个年龄在三十左右的精瘦男子走了进来。男子走进来后也没说找座位坐下,而是东张西望的,仿佛在找什么人。

可是茶餐厅里吃早餐的人实在太多,他在那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自己想找的人。

然而方毅在男子进门时就注意到了他,因为他一直在关注着周围的动静。见男子东张西望找人的样子,他用手肘捅了捅还在和自己面前的食物作斗争的方守国。

“老方,别吃了,你看看你约的人是不是他?”

一边说着,方毅一边用眼神示意方守国看向茶餐厅门口那个男子。此时方守国的嘴里还啃着面包,看到男子后才忙不迭的点了点头,嘴里含糊不清的说了几个字。

“嗯,嗯,是……”

见状,方毅也是无奈的翻了个白眼,自己站起来,朝着男子迎了上去。在来到男子身前时,伸出右手,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

“你好,我叫方毅,请问您就是李元李大哥?”

方毅走近男子时,男子也注意到了这个看上去有些面容五官平凡的少年。听到方毅的自我介绍,他也是下意识的露出一抹职业性的面容,同样伸出右手,和方毅握了握。

“老方的儿子?早就听他在电话里说过你了,今天见到本人,果然是少年有为,一表人才啊。”

对于男子那恭维的话语,方毅只是无所谓的笑了笑,并没有在意。说着就把男子引到自己的餐桌上,并找茶餐厅老板要了一份菜单一并递了过去。

“诶唷,老方,几年不见,怎么感觉你胖了?”

餐桌上,坐在方守国对面的李元热情的和方守国打着招呼。两人曾经是工友,都在一个国企工厂里上班,一别多年,自然有着些许话题要叙旧。

方毅尽管心里有些着急谈事,但他也不急于这一时,脸上带着那抹淡淡的笑在那看着两人聊天叙旧的同时,也在打量着李元。

只见李元年龄约三十岁上下,身上穿着一身藏青色笔挺的西装,在领带上,还别着一个领带夹。脸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显得文质彬彬,气质儒雅。

据老爹方守国所说,李元本来是研究生毕业后下派到他们单位里的会计,可家里托了关系,就辞了厂里的会计来了港岛发展。现在在一家投资机构里担任中高层管理,之前的方毅的外汇套现业务就是交给他处理的,为此还特地在银行开设了一个交易账户。

按方毅的要求,这个账户拥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权限,说白了就是期货交易。而这也是方毅的目标之一,和那帮引爆港岛金融泡沫的国际金融巨鳄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

而方毅和那帮金融巨鳄唯一不同的是,方毅瞄准的并不是港岛市场,他瞄准的目标,是国际期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