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秦当支教老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破局

长城上的秦军见状,士气大振,乘胜追击,不断地放箭,不给匈奴军队喘息的机会。

蒙恬指挥若定,命令士兵们保持阵型,不要轻易出击,利用长城的优势固守。

匈奴单于冒顿见状,眉头紧锁,没想到秦军的防守如此坚固。

他挥舞着战刀,大声呼喊:“勇士们,不要畏惧,我们要冲破这道防线,为大匈奴争取荣耀!”

在冒顿的激励下,匈奴军队重新组织阵型,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击。

他们用盾牌遮挡箭雨,试图靠近长城,以便攀爬攻城。

匈奴军队的盾牌战术逐渐显效,他们紧密排列,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盾墙,有效地抵挡了秦军的箭雨。

在盾牌的庇护下,匈奴士兵们一步步逼近了长城。

蒙恬见状,立即调整战术,命令一部分弓箭手改为投掷梭镖和石块,以此来干扰匈奴军队的盾牌阵型。

同时,他指令城墙上的士兵准备滚油和热石灰,一旦匈奴军队靠近,便倾倒下去,用以阻止敌人的攀爬。

匈奴军队在盾牌的保护下,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他们迅速取出钩爪,试图钩住城墙的缝隙,攀爬而上。

就在这关键时刻,秦军倾倒了滚油和热石灰,如同瀑布般泻下,匈奴士兵们猝不及防,惨叫声连连响起。

滚油烫伤了他们的皮肤,热石灰灼伤了他们的眼睛,许多匈奴士兵不得不放弃攀爬,退回到安全距离。

然而,匈奴军队并未就此放弃。冒顿亲自领军,指挥精锐战士,再次以盾牌为掩护,抵御秦军的攻击,持续向前推进。

在这关键时刻,蒙恬下令城墙上的士兵用长矛和钩镰枪对准攀爬的匈奴士兵,进行近距离的刺杀。

霎时间,长城上的战斗变得异常激烈,每一寸城墙都成为了争夺的焦点。

匈奴士兵们不畏生死,不断地向上攀爬,而秦军则用尽一切手段阻止他们。

就在匈奴军队几欲突破防线之时,远处传来了隆隆战鼓和急促马蹄声,秦国的援军终于抵达战场。

李斯亲自带领着三万精兵,如同一股钢铁洪流,直冲匈奴军队的侧翼。

匈奴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阵型瞬间崩溃。

冒顿急促地下令军队调转方向,试图抵御秦军的猛攻,但已无力回天。

秦军在李斯的指挥下,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地插入匈奴军队的侧翼。

长城这边,蒙恬果断捉住战机,身先士卒,亲自带领着精锐部队冲出来,与匈奴军队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撞击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草原。

匈奴军队虽然勇猛,但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逐渐失去了优势。

冒顿见形势不妙,果断下令撤退。因为他明白,再这样下去,匈奴的精锐将会损失殆尽。

匈奴军队在冒顿的命令下,开始制造尘土黄烟,借助尘土黄烟的掩护有序地撤退,迅速撤向草原的深处。

蒙恬见状,立即下令秦军乘胜追击,不给匈奴军队喘息的机会。

秦军士兵们士气高昂,纷纷跃出长城,追赶着败逃的匈奴人。

然而,尽管秦军士气旺盛,但匈奴的战马在速度和耐力上更胜一筹,匈奴士兵的骑术也更加精湛。

他们如同风一般穿梭在草原上,迅速与追赶的秦军拉开了距离。

秦军追击了一段时间,但始终无法拉近与匈奴军队的距离。

蒙恬当机立断,下令终止追击,他深知过度追击可能会使秦军落入匈奴预设的圈套。

于是,秦军停止了追击,选择返回长城,整饬防线,巩固战果。

……

秦军在蒙恬的指挥下,有序地撤回长城内,关闭了城门,开始了战后的清理和修复工作。

士兵们忙着修补受损的城墙,收集和清点箭矢,以及照料伤员。

蒙恬亲自巡视城墙,检查每一处可能存在的弱点,确保长城的防御能力得到加强。

与此同时,冒顿单于带领着匈奴军队撤回到草原的腹地,开始了战后的休整。

他召集了各部落的首领,共同商议对策。

冒顿深知,此次战败对匈奴的士气造成了巨大打击,必须采取措施重振旗鼓。

他决定暂时放弃对秦帝国的正面冲突,转而采取游击战术,骚扰秦帝国的边疆,以此来拖慢秦帝国长城的修建进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匈奴的游击战术确实给秦帝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他们突然出现,迅速消失,让秦军防不胜防。蒙恬对此深感头痛,这样的战术难以用传统的防御手段应对。

为了应对匈奴的游击战,蒙恬也开始调整战术。他加强了长城沿线的侦察和巡逻,同时组建了一支骑兵部队,专门用来追击和剿灭匈奴的小股部队。

然而,单单依靠一支骑兵部队,根本无法兼顾整个长城防线。

只要匈奴一次性出动多支骚扰小队,大秦这边就只能被动“挨打”。

蒙恬深知一支骑兵部队是不够的,需要组建多支骑兵部队来应对匈奴的游击骚扰战术才行。

但是大秦战马稀缺,且培养一个骑兵将士所花费的成本也高,根本组建不了更多的骑兵部队。

咸阳。

皇宫内,嬴政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听着蒙恬派来的信使汇报边疆的情况。

他深知匈奴的游击战术给秦帝国带来的困扰,以及长城沿线防线的压力。

嬴政沉思良久,他知道必须找到解决之道,否则边疆的动荡将会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蒙恬将军的建议如何?”嬴政开口问道,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信使恭敬地回答:“蒙恬将军建议组建多支骑兵部队,以应对匈奴的游击战术,但战马稀缺,成本高昂,难以实现。”

嬴政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边疆地带,然后落在了长城上。

他深知长城的重要性,也明白蒙恬的困境。

沉思片刻后,嬴政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国范围内征集战马,同时加紧训练骑兵。朕不信,我大秦连几个骑兵部队都组建不起来!“

随后,嬴政又召见了李斯和其他大臣,共同商议对策。

李斯提议:“陛下,或许我们可以从民间征集马匹,同时,可以开放边疆的牧场,鼓励百姓养马,以此来解决战马短缺的问题。“

嬴政点头赞同,随即命李斯负责实施这一计划,并要求尽快看到成效。

李斯领命退去后,嬴政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盯着地图的边疆。

‘匈奴人擅骑射,战马耐性又好,采取游击战术骚扰我大秦边境,着实麻烦,必须想办法破除匈奴的骑兵优势......’

嬴政思索着如何打破匈奴人游击侵扰的局面,想着想着,他忽然眼睛一亮:‘朕怎么把赵实给忘了,赵实或许有办法解决如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