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论文、拿项目,其实很简单(2021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34/53192534/b_53192534.jpg)
序言
你可以飞得更高
虽然大家都说我是“社科科研达人”,其实我的起点并不高。二十年前,我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师范学院本科毕业,回到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家乡海拉尔,在一所中专当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学生宿舍管理员。六年之后,这所学校被当地一所本科学院合并,我也摇身一变成了大学老师,走上了大学讲台—这也许是我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吧。
接下来,我走上了提高学历和提升科研能力的“不归路”。一路上跌跌撞撞,起起落落,转眼间,这么多年过去了。开始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混个硕士学位以保住自己的饭碗,评个职称增加点儿收入而已。
我读的是高校教师在职硕士,在寒暑假期间面授的那种,拿到的只是硕士学位证书,没有毕业证。而且为了这个学位证书,我也算是历尽艰辛,曾经洋洋洒洒一万八千字的开题报告被导师推倒,换了选题重新开始。拿到硕士学位证书之后我就想,也许我再努力一下,还可以去读个博士。然后我先后报考了两所学校,参加了三次博士入学考试,历经各种煎熬,终于如愿以偿。
科研方面的情况也差不多,刚开始,我任由自己的兴趣天马行空,在所谓的前沿热点捕风捉影,干了很多丢人现眼的尴尬事。从2008年发表第一篇CSSCI期刊论文开始,科研工作勉强算是“上道儿”了;然后各级各类项目申报一路受挫,2011年好歹拿到了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随后,我开始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起冲击,失败两次之后,终于拿到一个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回首这一路的学术成长,与其说是野心和梦想驱动的结果,不如说是认知水平提高和能力边界扩大带来的副产品。因为无论是提升学历还是晋级职称,每个目标的达成,都会让我站在更高的位置看世界,都会在我眼前展现出更为恢宏磅礴的图景。这个图景既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此刻的自己有多渺小,也让我在灵魂深处不断涌起新的力量。
在这本书里,我把自己“上道儿”科研工作多年来形成的经验、技巧、方法、教训和体会,从“科研工作的观念的更新”“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科研项目认知及申请方法”“文献检索与阅读”等几个方面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也算是对自己以往科研工作经历的系统性总结。希望这些经验、技巧、方法等能帮到社科科研起步阶段的小伙伴们,对大家的科研之路有所启发。
同时,我也想用这本书向每一位在学术成长道路上孜孜以求的朋友致敬,这条道路有多艰辛、有多孤独,我有深入骨髓的体验。让我们因为这本书而彼此遇见,相互温暖,相伴成长。
我坚信,每次遇见,都有独特的意义。
我坚信,不甘平凡的你,可以飞得更高。
我坚信,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老踏于上海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