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6章 心学圣人当国子监祭酒

如果可以读书认字,那以后出来救孤院,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差事。

孙烨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

不用在草原上斗狠,不用和其他孩子打架。

只用读读书,学习新鲜的知识。

孙烨忘记了草原时的日子。

他更加期待休息时,姐姐姐夫接自己放假。

孙烨觉得当一个大周人挺好的。

有这种逐渐动摇的,也有坚持自身的人。

在泸州的矿井里,一群北莽俘虏正在挖井。

他们骂骂咧咧,监工把他们驱赶到矿井深处。

这群曾经烧杀掳掠大周百姓的北莽勇士,现在成了煤矿的奴隶。

大周人可以接受北莽的女人和孩子,但是无法接受北莽的男人。

那些早投降的,手上没人命的北莽人,被安排去军田耕地。

只要杀过大周人的,被北莽称作勇士的人,被卖进了泸州的煤矿。

矿井很危险。

每隔几日,瓦斯爆炸,矿井坍塌,都会伤亡一群人。

在地下干活又压抑又痛苦,许多奴隶都已经麻木了。

只有狠戾的北莽人,现在仍在骂骂咧咧的。

但是他们很快也没力气了,若是挖不到足够的矿石,等着他们的便是监工的鞭子。

京都的国子监,原本在京都外城的位置。

大周刚设立国子监时,国子监四周全是公田,国子监的老师和学子,都得定期在公田劳作。

公田生产的粮食,用作国子监学生的口粮。

随着京都的发展,现在国子监四周,也全成了繁华的街道。

国子监再三考虑,决定把公田外租出去。

原本围绕国子监的田地,现在变成了连片的商铺。

凭借收租,国子监都能给老师和学子发薪水了,甚至还有许多的结余。

国子监附近最热闹的,便是留学生的宿舍。

现在国子监有许多的留学生来此学习。

规模最大的,便是倭国的留学团。

井川浩三囚禁父亲,成为新任护倭校尉后,他下达的第一项指令,便是由护倭校尉府拿钱,让倭国每个大户都选一个孩子去大周留学。

这次的倭国留学团,整整五十余人。

倭国专程在国子监周围,租了一栋楼。

专门用作倭国留学生居住。

除了倭国人,高丽也有四十多留学生。

加上南洋、高柬朱果,还有刚刚抵达的泰王国留学生,以及一些哥萨满头领的子弟,还有投降的北莽高层子弟。

现在国子监专门设立了一个国际班。

国子监祭酒杜宇,也改革了国子监的课程。

原来大周的学生,除了学习心学,还要学习算术、工程学等全方位的课程。

但是留学生这里,只教授理学和心学。

倭国的留学生十分失望,他们最想学习的是大周的火药学和工程学。

但是火药学乃大周机密,工程学也只开放给大周学子。

所以失望归失望,这些学生觉得来大周学习还是很开心的。

见识了京都的繁荣,他们就更不想返回母国了。

经过一些日子的相处,这群外国留学生,也算是融入进大周学子的圈子。

但是他们依旧是外围的跟班角色,或者酒宴上打趣的对象。

即便如此,这群外国留学生仍然巴结大周的学习。

今天国子监有吕为宾的两节课程。

吕为宾早早的放衙礼部,来到了国子监。

“教授好!”

两旁的学生站住脚,对着吕为宾行礼。

吕为宾点点头,他又遇见了两个倭国人。

“嗨咦,吕教授!”倭国学子九十度鞠躬行礼。

吕为宾停住脚步说道:“来了大周,就要行大周的礼仪。”

“回去把《大周礼仪通篇》抄写五遍。”

吕为宾夹着书走进了教室。

今天是公开课,所有国子监的学生都会前来听课。

为了配合现在的教学形势,国子监拿租金翻修了教室,吕为宾讲课所在的阶梯教室,就是刚完工不久的。

这个教室可以容纳五百人,吕为宾走上了讲台。

打开书本,吕为宾轻咳了一声。

吕为宾讲授的当然是心学。

这些日子,他再次挖掘了格物致知的内涵,和现在蓬勃发展的科学相结合。

吕为宾说道:“世间万物都有特有的规律,心学就是研究这种规律。”

“比如咱们今天学习的,彩虹是怎么出现的?”

吕为宾拿出一块透明的棱镜,放在了阳光下。

阳光折射在棱镜,照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

吕为宾说道:“雨后的空气里,充斥着许多悬浮的水珠颗粒。”

“这些颗粒就像这块棱镜一样,把阳光折射出气色。”

“所以在雨后、瀑布边上,都容易出现彩虹。”

“所以彩虹并不是什么福瑞吉兆,而是自然出现的客观事实。”

吕为宾洋洋洒洒的说着,学子都听的全神贯注。

这可是为数不多,所有学生一同上课的时候。

吕为宾说的很认真,学子们听的也很认真。

一堂课完毕,所有人都觉得意犹未尽。

待课程结束后,吕为宾受邀去了国子监祭酒的办公室。

现在国子监的收入可观,不管是祭酒还是教师的薪水都不错。

原本国子监是个冷衙门,没想到经过杜宇的经营,现在居然有声有色。

杜宇邀请吕为宾来到祭酒办公室。

“吕大人。”

“杜大人。”

杜宇开门见山的说道:“老夫即将调任国子监了。”

吕为宾连忙说道:“贺喜大人高升!”

杜宇摸着胡须,心情非常的愉悦。

他将升迁礼部侍郎,这可是从三品高位。

杜宇也出身进士,一直走的是文官清流的路子。

翰林院、国子监、礼部,这些全是清流官,杜宇在每个部门都做的不错,是朝廷里风评极佳的官员。

杜宇这次升迁,也算理所应当。

国子监在他的运营下,一直办的很好,现在账目上还有许多结余银子。

杜宇看着吕为宾说道:

“老夫要调任国子监了,就在昨日,老夫和朝廷引荐了吕大人来接替我的位置。”

吕为宾吃了一惊。

吕为宾现在是礼部主事,和国子监祭酒的官位可差了半级。

杜宇说道:“陛下与内阁首辅都同意了,调令应该马上就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