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三向度要合一

“安人”是目标,“经权”为方法,而“絜矩”则是态度。这三个向度,为什么必须合一呢?因为管理是整体性的运作,在过程中必须环环相扣,密切配合,而且互相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系统,才能够顺利有效。

先说“安人”。怎么才能实现呢?当然需要依据将心比心的絜矩之道,分别站在股东、员工、顾客和社会大众的不同角度,本着设身处地的原则,好好地体会安或不安的平衡点,以寻找安的合理标准。由于外界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动,管理者必须持经达变,在动态中求取合理的调整。可见安人有赖于絜矩和经权的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安人的功能。

然后说“经权”。怎么持经达变才算是合理的应变,而不是乱变呢?安人的大原则必须确立,成为管理者心目中不可改变的“经”,然后配合时空的变迁,依据各种内外环境的变数,秉持絜矩之道的原则,做出合乎此时此地的合理调整,这才是大家所欢迎的经权之道。变得合理,股东、顾客、员工和社会大众都能安宁。

最后说“絜矩”。管理者将心比心的时候,应该以安人为不变的目标,这样的设身处地,才能获得众人的认同。否则名为絜矩,实则完全基于自己的一厢情愿,未必符合对方的实际需求,当然效果不佳。因此,管理者以安人为目标,配合各种资源和条件适时地持经达权,以求合理展现絜矩的诚意,必然能够提升管理的绩效。

三者合而为一,每一部分,都不能够脱离整体,以免有失周延而减少成效。

安人、经权和絜矩,怎么才能三者合一呢?宇宙一切生命,有一个共同的原动力,那就是“诚”。《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为宇宙的本质,它充满天地之间,但是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必须由人来表现,它才能够产生作用。管理者具有“诚”的修养,就比较容易把持平常心,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当中“择善而固执”。也就是“以此时此地合理的为善,一旦决定,便坚持一段时间,不再变更”,否则犹豫不定,或者朝令夕改,都不是好现象。

我们允许成员之间的竞争,有时也不失为安人的一种方式。这虽然对部门之间的协调一致有一些不利,但是如果成员之间完全不竞争,长久下来,也可能会丧失斗志。人类的精神力量,以一张一弛为适宜。长期紧张而缺乏弛缓来加以调剂,必然会因疲惫而最终衰竭;长期弛缓,完全不紧张,也将由松懈而至于麻木。所以适时地持经达变,只要絜矩得宜,便应该加以制宜。

人多意见也杂乱的时候,可以“中人”的标准来进行思虑。因为智慧特别高或特别低的人,各有偏执;中等智慧的人,反而容易合乎中道的要求。组织成员,是经过筛选的,这时候大多数人的意见,应该值得重视。但是在思虑和应用策略与权变时,仍然以贤者多高明。究竟是听取多数人还是少数人的意见为宜?这也是管理者必须三者合一,才能够求得合理答案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