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内核修炼指南:如何拥有健康的自尊和他尊](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73/53287973/b_53287973.jpg)
前言 稳定的内核=自尊+他尊
如何才能拥有稳定的内核,在急速变化和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过上确定而幸福的生活?这是当下我们最关切的问题之一。很多人说,稳定内核的本质就是强大的自我,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自尊。但何为自尊?如何获得自尊?拥有自尊就够了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
近年来,“自尊”这一概念越来越流行,人们开始意识到“相信自己”“爱自己”的重要性,把它当作通往美好生活之路。
自尊这一心理学概念主要来自西方。西方心理学基本上把自尊理解为个体内部的事情,将自尊定义为本真的、带着情感的自我评价。在这种观点的主导下,我们过于关注自我内部的力量。比如:一般认为大有好处的高自尊,通常的解释是爱自己、相信自己、对自己很笃定;一般认为对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的低自尊,则被注解为不喜欢自己的样子、看不起自己的出身、不满意自己的表现、不接纳自己的现状……
其实,自信、自爱只是自尊的一半,和“我觉得我很好”同样重要的,是“我觉得别人觉得我很好和我觉得他人也有价值”的信念。前者是有关个体如何看待和对待自己,发生在个体内部;后者涉及个体认为他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个体如何看待他人,发生于个体之间。本书中将后者称为他尊。在自尊的完整叙事中,他尊也同样重要,人的完整的尊严是自尊和他尊的融合。
与西方文化重视自尊不同,我国传统文化相对重视他尊。“尊”这个词一般指向他人,如令尊、尊姓、尊邻等;谈及自我则多用鄙人、小的、在下,以示善解人意和谦卑,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在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中,同步建立起健康的自尊和他尊尤为重要。
要理解一个人的自尊水平是否有利于心理健康,就必须超越自尊这个框架,来到他尊的领域。
没有他尊的自尊是自恋的。很多人有一种误解,以为自我强大了,就不会再在意他人的眼光。事实上,强大的自我并不来源于把自己和他人隔离开来,而是来自与他人建立起有安全感的关系。“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认为他人是谁。定义了他人,以及他人与你的关系,才能定义自己是谁。对于个体来说,他人无非属于两种存在,一种是合作者、分享者、支持者,另一种是竞争者、挑剔者、看笑话者。出于对他人的敌意而刻意维护高自我评价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没有自尊的他尊是盲目的。在缺乏自我立场的情况下与他人相处,就会出现人际关系界限不清的问题,使关系不是变成过度依赖就是回避。
从自尊和他尊双视角出发,我们就能完整地解释现代人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如追求虚荣、攀比、社恐、对拒绝敏感、炫耀自我、“信息错失恐惧”(没几分钟就想刷手机,生怕错过好友的动态)等,这些都是传统的低自尊理论解释不了的,必须结合低他尊的观点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
从自尊和他尊的双视角出发,我们也可以很好地理解当代人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
如果你认为他人不是羁绊,在人际信任的大地上行走,你就能一马平川。心灵摆脱了人际关系的枷锁,人际关系就会成为滋养自我的力量。此时,你会达到最佳状态,你是一个专心的做事者,事业为你而生。在他人面前,你能够自然而流畅、毫不刻意与做作,也不想掩饰什么,该笑时笑,该哭时哭。他人的存在对于你来说,并不是负担,而是同路人和陪伴者。关系为你而生。
我相信,结合自尊与他尊的双视角看人性,你就会看见人生最美丽的风景,进入人性的最佳状态,收获勇敢而又仁慈的性格。你会变得独立而又亲和,自主而又依恋,主动而又随和,坚定而又浪漫。总之,你会变得更加完整、充实、丰盈,完成一次从毛毛虫到蝴蝶的精彩蜕变。
在本书中,我们把自尊和他尊理解为自我和人际关系的显示器和调节器。作为显示器,自尊和他尊反映了自我和人际关系状态的波动,作为调节器,则根据显示器的信息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以调节成功、失败和人际关系受挫。然而,很多人的自尊与他尊显示器出现了失真,不能有效地反映自我状态和关系状态。如低自尊会催生负面的自我偏差,低他尊会夸大他人的敌意,从而让人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患得患失,追求虚荣,恐惧他人。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什么是自尊和他尊,以及它们的积极作用和来源。第二部分描述了低自尊带来的心理问题,并讨论了应对的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低他尊引起的人际关系问题,给出了应对的策略。相信在读罢全书后,你能真正理解何为健康的自尊和他尊,并最终得以打造更稳定的内核,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自我和人际关系,身心更加健康。
本书在修改过程中,得到了责任编辑向睿洋的大力支持。他不仅是在编书,而且是在帮助我整理思路,许多重要的修改思路都来自他那睿智的启发,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刘翔平博士
2023年12月于中海·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