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君上对咱贾家薄情
见竟然还有这段隐晦的过往,贾珅很是惊奇。
“怪不得珠大哥之死在贾府讳莫如深,没有人去谈,就连王夫人想起自己儿子的时候,都不愿回忆。
要是别的子弟被残害了也就罢了,这珠大哥可是贾政最看重的嫡子,王夫人心尖尖上的宝贝儿子,贾母的倾注心血抚养长大的。
公然杀害贾府嫡系子孙,这宁荣二府就这么忍了?
而且,这贾珠可是贾府的希望,能够顶门立户的人,挽救贾府衰退趋势的救命稻草,这简直就是在毁坏贾家百年根基,这样的仇恨贾家也咽的下去?”
“政敌的手段是很恶心的,不忍又能怎么办?”爷爷有些悲叹。
“王子腾要不是站在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上,信息灵敏,收集情报容易,如果这次没有提前预防做好应对措施的话,说不定在锦香院里遇害的就是王子腾了。”
贾珅突然就明白爷爷的意思了。
如果王子腾真的死在锦香院里的话,对手可以有很多种手法,让他死的猥琐、死的狼狈、死的窝囊至极,一个京营节度使竟然死在青楼里,家族都要为此蒙羞,还如何替他讨回公道。
最凶险的斗争永远不在战场上,而是在朝堂之上。
刀剑杀人还可避,暗箭伤人无处躲。
政敌果然厉害,不但让你死,而且要死的狼狈不堪,杀人还要诛心,好手段!
知道对手的手段,贾珅都能推测当年贾珠所谓的暴病身亡背后,恐怕也是政敌设计的肮脏手段。
“爷爷……贾珠不会就是被下套陷害,设计残害了吧?”
爷爷知道,孙子如今出息了,聪慧的他早晚会被政敌留意到,早点让他意识到对手的残忍和狡诈,这是人生的必须课,也是勋贵子弟早晚需要面对的残忍真相。
公侯之家不养废物,不能面对危险,最后难免被对手裹挟杀害,如今勋贵没落,对手越来越多,成熟成长才是自救的唯一出路。
掩盖真相只会让惨剧再次发生。
他咳嗽一声才悲声说道:
“贾珠当年的死,不是暴病身亡,同样死在青楼里,听说死前喝下了大量助兴药物,肿胀哀嚎死去,这样耻辱的事情还如何去追究,对手早就把一切都给准备好了。
唉,这珠儿倾注了贾家这些长辈多少心血,不说别人,就是你二爷爷代儒完全把一辈子的希望放在他身上,别看你二爷爷现在不行,那之前也是青年才俊,饱学之士,勋贵家族勤奋上进的人才。
他耳提面命,苦心孤诣,好不容易把珠儿教诲长大,眼看就要出人头地,可以延续勋贵家族的辉煌。
可政敌根本不允许勋贵之家还有杰出子弟的存在。
如果有,必然想方设法铲除,永绝后患!”
这让贾珅有些诧异,印象中二爷爷贾代儒只是一个迂腐、顽固、饱受的老先生,没想到他年轻时候也是光芒璀璨的人物。
可惜朝堂争斗、世家倾轧、派系纠缠,让一个原本朝气阳光、对未来有希冀的青年,被打磨了棱角,挫折了锐气,成为如此暮气沉沉的样子。
既然说开了,爷爷索性说的更透彻一些。
“我和你二爷爷都是荣府一脉,荣国公之后,大哥代善是嫡子,我和你二爷爷是一母同胞的庶子,大哥代善聪慧有悟性,家学武术造诣也不错。
但当时你的曾祖,我父荣公看的长远透彻,立国之后,勋贵就不是生死相依的兄弟,而是需要时时提防、严加看管的的动乱分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立国之后勋贵集团,人人已经位极人臣,轰轰烈烈,就要注意盛极而衰的道理。
毕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事例在开国之君上一代代上演,任何君王处在那样高危的位置上,都担心当年战壕里的兄弟背刺。
所以,为了家族未来考虑,也为了防止出现最坏的危机,万一真的出现贾家覆巢之下全部覆灭的悲剧,那咱贾家就完蛋了。
你爷爷知道不能把所有的生机都放在嫡系一脉上。
毕竟,嫡系树大招风,荣耀的背后风险也是很大的。
万一真的出现抄家夺爵之祸,嫡系是没有办法保存,只有庶子一脉才能获得一线生机。”
说到这里,贾珅就懂了,果然能做到国公位置上的人,绝不是空有一生蛮力的莽夫,只靠侥幸在战场获得军功的缺乏谋略之人。
他们经历多少厮杀,面对多少生死考验,能走到国公位置上的人,那份胆略、眼光和见识绝对不一般。
他会心一笑。
“我知道了,曾祖当年作了多手准备,贾家武学不但传给了荣府嫡系一脉,为了防止贾家武学之魂彻底失传,还传给了爷爷你。
同时,曾祖荣国公也知道,国朝定鼎之后,武道必然会遭受猜忌,勋贵之后拥有武道,不但不能凭借此再获得荣耀,还会遭受猜忌、防备,所以,勋贵之家开始弃武从文。
一方面想要用科举延续辉煌,一方面想借此结交、甚至是结亲文官集团,为贾府关系网扩大做准备,所以二爷爷他开始苦心读书,想要凭借科举为贾府添油加火。”
爷爷满意的拍了拍贾珅,欣慰的笑了笑。
“你说的没错,珅儿,你这小子很像你曾祖,眼光长远、深邃,有韬略。
可惜,你曾祖荣国公为贾府安排计划长远,但如果不仅仅是政治对手,而是上面,那个九重天对勋贵产生忌惮、打压的话,子弟想要通过努力延续辉煌就太难了。
当时勋贵之后很多家族惨遭血洗,抄家夺爵的惨剧时有发生。”
“还好你曾祖荣国公早就看到了这一步,一方面约束家中子弟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另一方面他做事更是谦逊守礼,这才没有抓到把柄。
但一再针对勋贵之后的流血事件发生,让你曾祖意识到,勋贵集团如果再贪恋兵权、留恋朝中的位置,还对权力不舍的话,脑袋早晚都要掉。
所以,你曾祖后来主动请辞,在家安享晚年,不问世事。
谁知,这一退,勋贵之家再没了往日的辉煌,落魄到现在。”
“别看现在荣府那边生活还过得去,你们还年轻,不知道咱贾府巅峰时候辉煌荣耀到何等的程度。
说到这里,还是君上对咱贾家薄情了,当年贾氏宗族用多少子弟性命,才帮助君上打下了这大好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