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酒馆

在酒馆的角落,苏念安身着一袭剪裁得体的男装,神色专注地听着周围人的交谈。她刻意压低了帽檐,生怕被人认出身份。此时,邻桌几个商人模样的人正唾沫横飞地讨论着。

“你们听说了吗?城北的李老板,生意做得一塌糊涂,现在急着把仓库里的丝绸低价处理呢!”一个胖胖的商人边说边灌了一口酒。

苏念安心中一动,她微微凑近,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哦?这事儿当真?那丝绸的品质如何?”

另一个尖脸的商人瞥了她一眼,“看着倒是不错,就是放得久了些,有些褶皱。你要是感兴趣,倒是可以去碰碰运气。”

苏念安谢过他们,心中已然有了盘算。第二日,她以苏家商会代表的身份,自信满满地来到了城北李老板的仓库。李老板满脸愁容,看到苏念安,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苏姑娘,您可算来了!我这批丝绸,那可都是好料子,只是最近资金周转实在困难,才想着低价出手。”李老板连忙介绍道。

苏念安不紧不慢地走进仓库,随意翻看了几匹丝绸,轻轻皱起眉头,“李老板,这丝绸虽说料子还行,可这褶皱这么多,又放了这么久,怕是不好卖啊。”

李老板一听,急得额头直冒汗,“苏姑娘,您行行好,给个价,只要能把这批货出了,我都好说!”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苏念安成功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拿下了这批丝绸。回到商会,她立刻召集绣坊的绣娘,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兴奋。

“姐妹们,这次咱们可有大活儿了!”苏念安笑着说,“我收了一批丝绸,虽说有点小瑕疵,但只要咱们用心,肯定能化腐朽为神奇!”

绣坊的领头绣娘林嫂面露难色,“苏姑娘,这褶皱处理起来可不容易,而且要绣上精美的花纹,时间怕是来不及啊。”

苏念安拍了拍林嫂的肩膀,“林嫂,我相信你们的手艺。时间紧,咱们就辛苦些,日夜赶工。只要这次成功了,大家都有重赏!”

在苏念安的鼓励下,绣娘们干劲十足,日夜忙碌。几天后,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丝绸便诞生了。苏念安带着这些丝绸样品,前往城中几家有名的布庄。

第一家布庄的老板王福财,看到丝绸的瞬间,眼睛瞪得溜圆,“苏姑娘,你这丝绸从哪儿弄来的?这花纹,这料子,简直绝了!”

苏念安微微一笑,“王老板,这可是我们苏家商会的独家新品,您要是感兴趣,咱们可以好好谈谈合作。”

王福财连忙点头,“合作!必须合作!苏姑娘,您开个价!”

苏念安不慌不忙地说出了价格,王福财一听,微微皱眉,“苏姑娘,这价格可不低啊。”

苏念安拿起一匹丝绸,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刺绣,“王老板,您看看这工艺,这品质,市面上可找不出第二家。您要是进了这批货,保准能赚得盆满钵满。”

王福财沉思片刻,最终还是咬咬牙,“行!苏姑娘,就冲你这份诚意,这货我进了!”

就这样,苏念安成功与几家布庄达成合作。这批丝绸一经上市,立刻受到了顾客的热烈追捧,苏家商会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好景不长。

没过多久,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批和苏家商会极为相似的刺绣丝绸,价格却低了许多,迅速抢占了市场份额。苏念安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商会的智囊团商议对策。

“这肯定是有人故意针对我们!”商会的老管家张叔气愤地说。

苏念安神色凝重,“我已经派人去调查了,极有可能是城中的刘家商会。他们看我们生意做得好,眼红了。”

这时,年轻的账房先生赵宇提出疑问:“苏姑娘,刘家商会的价格压得这么低,难道他们不亏本吗?”

苏念安冷笑一声,“哼,我猜他们肯定是以次充好。他们想靠低价抢占市场,却不顾品质,这种做法长久不了。”

经过一番调查,苏念安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刘家商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劣质的丝绸和染料,只是在花纹上模仿了苏家。苏念安没有慌乱,她决定以品质和创意取胜。

她亲自前往城外的染坊,与染坊老板陈师傅深入交流。

“陈师傅,我这次来,是想请您帮个忙。”苏念安诚恳地说,“我想研发一种新的染色工艺,让丝绸的色彩更加鲜艳持久。”

陈师傅面露难色,“苏姑娘,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苏念安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陈师傅,只要能成功,报酬绝对不会少了您。而且,这对您染坊的名声也有好处。”

陈师傅看着银子,又看看苏念安坚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好!苏姑娘,我就拼一把!”

在陈师傅的努力下,新的染色工艺终于研发成功。苏念安又召集城中的画师,举办了一场图案设计大赛,选出了最具创意的图案。她带着这些成果,再次回到绣坊。

“姐妹们,这次咱们要让所有人都眼前一亮!”苏念安兴奋地说,“我们有了新的染色工艺,还有独一无二的图案,这次一定要把失去的市场夺回来!”

绣娘们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不久后,一系列限量版的丝绸制品诞生了。这些丝绸色彩绚丽,图案精美,每一件都堪称艺术品。

苏念安带着新品,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展销会。汴京的达官贵人、富家小姐们纷纷前来,对这些丝绸赞不绝口。

“苏姑娘,你这新品简直太惊艳了!”一位贵妇人笑着说,“我要把这几件都买下来,送给我的女儿们。”

苏念安笑着回应:“多谢夫人的支持,我们苏家商会一定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优质的丝绸。”

踏入茶楼的包间,苏念安便看到了刘家商会的掌舵人刘万山,他正悠然自得地坐在主位上,手中把玩着一只精美的紫砂壶。刘万山看到苏念安进来,脸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苏姑娘,好久不见啊,今日请你过来,是想和你好好聊聊这生意场上的事儿。”

苏念安优雅地坐下,接过侍从递来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才缓缓说道:“刘老板客气了,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刘万山放下紫砂壶,双手交叉放在桌上,“苏姑娘,你也知道,最近这丝绸市场竞争激烈,咱们两家都在这行里摸爬滚打,难免会有摩擦。我看不如咱们两家合作,资源共享,共同把这市场做大,你觉得如何?”

苏念安心中冷笑,她知道刘万山这是在试探她,所谓的合作不过是想吞并苏家商会。她放下茶盏,不卑不亢地说道:“刘老板的提议听起来确实不错,不过合作讲究的是诚意和公平。之前刘家商会用低价劣质的丝绸抢占市场,这种做法恐怕不太符合合作的原则吧?”

刘万山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镇定,“苏姑娘,商场如战场,各凭本事嘛。再说了,那也是一时权宜之计。只要咱们合作,以后肯定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

苏念安直视着刘万山的眼睛,坚定地说:“刘老板,苏家商会一直秉持着诚信经营的理念,品质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要合作可以,但必须保证产品质量,不能以次充好。而且,合作的条款也得仔细斟酌,确保双方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

刘万山没想到苏念安如此强硬,他沉默片刻,说道:“苏姑娘,你要知道,刘家商会在这汴京也不是好惹的。要是不合作,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苏念安微微一笑,“刘老板,威胁对我可没用。苏家商会能有今天的成绩,靠的可不是运气。如果刘老板没有诚意,那这合作不谈也罢。”说着,苏念安作势要起身离开。

刘万山见状,连忙说道:“苏姑娘别急嘛,有话好商量。你说的条件,我们可以再谈谈。”

苏念安重新坐下,目光炯炯地看着刘万山,“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好好谈谈。首先,关于产品质量,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一旦发现问题,严惩不贷……”

苏念安重新落座,目光如炬,直逼刘万山:“既然要谈,那先说说供货环节。我要求苏家商会的丝绸原料采购必须有专人监督,确保从源头把控品质。刘家商会若是参与,也得遵循同样标准,您觉得呢?”

刘万山摩挲着下巴,略作思索后开口:“苏姑娘,专人监督成本可不低,而且咱们两家采购渠道不同,操作起来恐怕有些麻烦。不如这样,各自负责自家采购,定期互相抽检,有问题再协商解决。”

苏念安眉头轻皱,心中权衡利弊,旋即回应:“定期抽检可以,但抽检频率必须固定且频繁,每批次货物都不能放过。一旦发现原料有问题,责任方需承担全部损失,并且向受害方支付违约金,这一点得白纸黑字写进合同。”

刘万山脸色微沉,显然对承担全部损失和支付违约金的条款有些抵触:“苏姑娘,这惩罚是不是太重了些?商场难免有疏忽,一上来就这么严苛,以后合作可不好开展。”

苏念安神色坚定,语气不容置疑:“刘老板,正因商场复杂,才更要严格规范。疏忽一次,品牌信誉就可能受损,这损失谁都担不起。违约金不是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都警醒,重视品质。”

刘万山沉默片刻,点了点头:“行,这一条先记下,具体违约金数额再议。那销售分成方面,苏姑娘有什么想法?”

苏念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不慌不忙道:“按照市场行情,结合双方投入成本,我认为利润按六四分成较为合理,苏家商会占六成。毕竟我们在产品研发和品质把控上投入更多。”

刘万山一听,当即反驳:“苏姑娘,这可不行。刘家商会在销售渠道上人脉广泛,出力不少,五五分成才公平。”

苏念安轻笑一声:“刘老板,销售渠道固然重要,但没有优质产品,渠道再广也无济于事。而且苏家商会的品牌如今在汴京已经打响,自带客源,这也是无形的资产。”

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张叔在一旁适时开口:“二位,合作讲究共赢,不妨都退一步。苏家商会在产品端优势明显,刘家商会渠道厉害,不如综合考虑,按5.5和4.5的比例分成,如何?”

苏念安和刘万山对视一眼,各自思索一番。苏念安率先表态:“看在张叔面子上,我可以接受这个提议,但销售账目必须公开透明,每月对账。”

刘万山咬咬牙:“行,就按张叔说的办。账目公开也没问题,但苏家商会也得配合我们拓展新市场,不能只守着汴京这一亩三分地。”

苏念安点头应允:“这是自然,既然合作,肯定齐心协力。不过拓展新市场的计划和预算,得双方共同商议决定。”

……

苏念安从酒馆出来,满心都是那批丝绸生意的谋划,可路过城中最繁华街道上的首饰店时,她还是被橱窗里琳琅满目的精美饰品吸引住了。春日正好,添置些新首饰,想来也能为自己添几分明媚。

她刚跨进店门,一道熟悉的身影就撞入眼帘。宋瑜身姿挺拔,立在柜台前,手指轻轻划过一支支发簪,神情专注而温柔。苏念安的心猛地一颤,下意识地想要出声招呼,却见宋瑜拿起一支镶嵌着莹润珍珠与淡粉宝石的发簪,对掌柜轻声说道:“这支簪子,她应该会喜欢。”

苏念安的脚步瞬间僵住,原本上扬的嘴角也缓缓落下。那一瞬间,心中那一丝好感像是被点燃的小火苗,可紧接着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她忍不住在心底泛起嘀咕,“他口中的她,究竟是谁?能得他这般用心挑选礼物。”

但很快,她用力甩了甩头,试图把这些无端的思绪抛开。“苏念安,你在想什么呢?”她暗自告诫自己,“不过是几面之缘,你与他本就没什么交集,怎么能因为这一点小事就胡思乱想,乱了分寸。”

苏念安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她在心里默默念着家族生意的重要事项,试图用这些现实的事务将内心的波澜压下去。“还有大批丝绸等着处理,与布庄的合作也需谨慎谋划,哪有闲工夫在这为不相干的人伤神。”她一边想着,一边装作若无其事地在店内挑选起首饰。

她的目光在各类饰品间游移,手指轻轻触碰那些精致的物件,时不时拿起一件端详,还与店员轻声交流着材质与工艺,看似专注,实则眼角余光还是会不经意扫向宋瑜。

待宋瑜离开后,苏念安迅速选好了给母亲的礼物,付账离开。走在回商会的路上,街边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她虽还会想起宋瑜挑选发簪的画面,但每次念头一闪,她就立刻在心里默念商会的账目、丝绸的销路。她明白,自己肩负着家族的责任,那些儿女私情不过是人生路上的小插曲,根本不值一提。

回到苏家商会,苏念安马上投入工作,与伙计们讨论丝绸订单的细节,分析市场行情。偶尔那幅画面还会闪过,但她只是微微皱眉,在心里轻啐一声,便又专注于手中事务,很快将这插曲抛之脑后,全心为商会的发展谋划着。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