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罪恶再显现

xx年四月七日

昨天晚上,我睡的比较早。因此,第二天早上起床后,楼道里也没有太大的声响。我下楼来到餐厅,独自坐了一会。

过了一个多小时,餐具叮咚声越来越大。我环顾四周看了看,把面前的一个个人和旅客信息登记表上的照片一一对上,大家基本上都到了。没有再出人命,我就——

“诶,那个杨婧婧呢?”我一抬头,说话的正是唐玮云。

“就是啊,她怎么没来?”

“就是小姑娘没有时间观念吧……或者昨天的事她有些介意?”

“别管她了,咱们吃咱们的,她爱来不来。”

“算了算了,我还是去看看吧。”唐玮云说着有些不耐烦地拉开了椅子,站起身来。

我赶紧走到她面前,说:“我们一起吧。”

她没搭理我,只是径直往楼上走,我赶紧快步跟上。

走到楼上,唐玮云很大力地敲了敲门,喊道:“杨婧婧!你醒了吗!快点下来吃早饭吧,再不来就没了!”

我在旁边看着她一遍遍地喊了半天,屋内的人也没有回应。她这才转头看向我,说:“这……不会是还没醒吧。”

“你敲的那么用力,吵也吵醒了吧。”我掂量着说。

“要不要进去看看?”

我耸耸肩膀,没回答她。她把手放在门把手上,说:“这怎么进去啊,也不能……”她的手向下压了压门把手,门竟然应声打开了。

“应该是门锁正好没电了。”

我们一前一后进了房间,看见杨婧婧正躺在床上,唐玮云正打算去叫醒她,走近却停住了脚步。

“怎么了?”我有些疑惑。

走进一看,顿时明白了。

杨婧婧身上白色的被子上斑斑驳驳的呕吐物随处可见,口鼻处也有呕吐物堵塞。

我拨开她的眼皮,发现她的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面色发青,毫无生气。

最后,我用手摸了摸颈动脉,搏动已经消失。脖颈处有挠破的痕迹。体温大致保持在室温。

我回头对唐玮云说:“又一个。你下去和大家说一声吧。”

她瞪大了眼,转身很快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我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转过头来看着杨婧婧的尸体。从尸体状况来看,安眠药服药过量导致的死亡概率比较大。

于是,我在附近找了找,果然,在床下找到了一瓶药片。药瓶上没有标签,但从里面的药片来看,应该就是安眠药。

我实在太疑惑了。按照她昨天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看不出有任何自杀倾向。

“难道是意外服药过量?”

我摇摇头,实在想不出来怎么以这样的方式死亡。毕竟药瓶中的药片实实在在存在,如果她持续服用安眠药,不应该会服药过量,服用的药片还会多到死亡的地步。

我把她睡衣的袖子向上折了几折,发现她手臂及肘部有小面积的浅红色疤痕。大臂及肩膀处露出大面积已经愈合的挫伤,还留着瘀斑和血肿。

“这种疤痕……一般是钝器打击形成。但是这么大面积的很少见。”

难道她出事前遭到过殴打?

我看了眼床头柜上的手机,拿起揣进了兜里。

虽然拿别人的电子设备确实不好,但不得不说,事已至此,在当今信息社会,手机上的信息恐怕比现场多多了。

“真的不能确定是谋杀还是自杀了……一切都太过于巧合了。或许手机里会有什么线索……算了,还是别在这呆太久了。”

我下了楼,和大家大致说了下情况,最后告诉他们如果有想看尸体的大可以去看。至于保存尸体,还是一样的方法就好。接着就回屋了。毕竟这会我确实不想跟任何人交流,而且和他们交流的结果,估计和方远死的时候的情况差不了太多。

回到房间,我叹了口气。这下好了,唯一一个想要报警的人就这样死了,后面估计没人再会提出来报警了。我越来越觉得是谋杀,毕竟这一切都太过于巧合,而且这次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完全断绝了后续报警的可能。

毕竟,如果报警要搭上性命的话。

我坐在桌前,打开杨婧婧的手机,还好没有密码,我忘了手机可能会上锁这茬了。

我先点开了杨婧婧手机上的信息,她的列表很简单,大部分是亲人。

我点开她和妈妈的聊天界面,向上翻了翻聊天记录。

两人的交流很少,基本上是杨婧婧的母亲给她转生活费,每月一次,金额不小。再往下就是前天早上的信息,也就是她刚刚到度假村的时候。

这是近几个月唯一一条有文字的聊天记录:

杨母:婧婧到了吗?到了给妈妈回个信息啊。

杨婧婧第二天早上十点多才回复:到了。昨晚睡得比较沉,起的晚了。

她妈妈回:好。到了就行。

过了大概一个多小时,杨婧婧又发了一句:昨天又梦见爸爸打我了。

再往下,没有了回复。

看到这里,我大致了解了她身上的伤是怎么来的,看来她生前至少经历过不知时间有多久的家暴。

另外,她说她睡的很沉……是安眠药的功效?如果这样,那她确实患有失眠症,但是我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我摇摇头,退出信息界面,点开了某社交软件。

杨婧婧的社交账号基本上都是转发一些文章,有些已经被删除,我翻了翻剩下的,基本上是些无聊的瓜条。同时,她也会在这些瓜条下留下评论,用的几乎都是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就对一件事发表见解,作壁上观却又冷嘲热讽的语气。

“这是什么意思……因为遭受过家暴,所以把情绪宣泄在网上?”

虽然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事,但是还是觉得这种做法确实是……

我又向下翻了翻,在一众无聊的瓜条中,一行字映入眼帘——

是关于方远所在大学的一篇报道,大致内容是该校一名女生跳河自杀,尸体似乎没能打捞到,也没有说明受害人的姓名。

杨婧婧的手机里似乎没有更多信息了。我按了按息屏键,将手机放在桌上,在脑子里将刚刚得到信息捋了捋,脑中又再次出现那个说不来的违和感。

我又仔细沉思了一会,假如杨婧婧有长期服用安眠药的习惯的话……

不对。

我终于意识到,这中间有一些地方逻辑不顺——如果她要自杀,不可能服用安眠药。

普通人可能没有这个意识,但长期服用安眠药的人,一定知道安眠药根本不能使他们丧生。

长期吃安眠药这类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人很容易产生抗药性,如果一定要死,最大的可能也就是被药片噎死了。最后还要去医院洗胃,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后遗症。

所以,杨婧婧根本不可能患有失眠症。相反,她的睡眠一向很好,也不吃安眠药。现场的安眠药瓶不管是凶手故意为之,并不是直接的致死原因,还是确实是致死物,都能证明这是谋杀。

“既然如此,方远的死也一定不是巧合。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引发了心源性猝死……”

中午,我决定先将这个问题搁下,下楼吃午饭。

走到餐厅,我看到今天中午供应的又有第一天

早餐时供应的面包,便顺口和工作人员说了句:“这个面包确实很好吃。”

工作人员稍微愣了愣笑,微微一笑,说:“是以前在度假村的小超市买过吗?”

她的回答实在太出乎我意料了,我以为听到这话,顶多也就是笑着接受表扬罢了,没想到却来了这么一句。

“这是什么意思,早餐时是没有供应过吗?”

“这种面包是新品,之前只在小超市供应过,这还是第一次在餐厅供应呢。不过小超市也很好买到,如果想吃的话,去那里买就是了。”

我心中大震,那天早上的面包被人换过。

我赶紧跑上楼,从背包里拿出两种面包,翻过配料表,仔细比对。

“面粉、鸡蛋、饮用水、黄油……”

我的目光一行一行向下扫过,果然——

今天供应的这种面包比普通面包多了一种配料——成分A。

我打开搜索引擎,输入成分A的名字,发现这只是一种很常见的配料,也常常用在面包中。

我又仔细想了想那天方远死时的状况,改了改搜索词:帕罗西汀和成分A。

手机屏幕很快便证实了我的猜想:“帕罗西汀是一种常见的平价抗抑郁类药物,一般正常服用不会导致死亡,但是不可与成分A一起摄入,否则可能引起严重的心源性猝死。”

两起事件都是谋杀。而且是有预谋的谋杀,凶手对死者日常生活习惯的了解程度很深。

晚饭后,我原本打算赶紧上楼回房间,将现有的情况做个总结,却在路上碰见了李经理。

两个死者接连出现,他看上去十分疲惫。这种事情的出现,作为度假村的总管理人员,从各方面都给予了他很大的压力。

“李经理,监控里有什么线索吗?”

“其实对于这件事……我内心更偏向于是谋杀……关于监控,早就查过了。凶手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早就破坏掉了。等技术人员过来,从检查情况到修理,至少也要半个月的时间。”

我微微点了点头,又看了看他,决定开口:“李经理,现在已经出现两名死者了,你还打算报警吗?”

他看了我一眼,面色凝重地叹了口气:“哎,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清楚,没有谁会拿生命去赌报警这件事的。毕竟结果谁也说不好。我现在只希望不要再有人死去了。”

我点了点头,还是挺能理解他的,说:“确实。发生这样的情况,只能尽最大努力早日找到凶手,减少死者的出现了。”

我继续往前走,看见沈泽刚刚走到房间门口,我还有一些事想问问他,于是走过去问:“沈泽,现在方便聊聊吗?”

他点了点头,我们在大厅一张桌子旁坐下,我先问出了刚刚出现在我脑海中的问题:“你刚刚是在和谁说话吗?”

他回头看了一眼,说:“那个女生吗?她叫陈影,刚刚说完话就往咖啡厅去了。”他说着向那边指了指:“我是觉得她长得和我一个同学有点像,所以注意了一下,说了几句话。”

“你的同学?”我想起了在网上看到的那篇关于方远所在大学的获奖报告,说:“哪个同学?”

我总觉得第一个死者身份很重要。当时大家都还在纠结要不要报警的问题,我连他的手机都没有拿到,关于他的所有信息,目前只能来源于互联网。

他也没有想太久,笑了笑说:“前天你来问我我和方远的关系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你应该看过那篇获奖报告了吧?我说的就是程姚。”

我刚打算说话,他又接着补充道:“不过我对她的印象并不深刻,只是像和方远一样,互相加了微信而已。

不过我对那个吴晶晶印象倒是挺深的。她在我们这个专业的成绩非常好,所以大部分人都知道她。而且,她和程姚还是好朋友。

基于对陈影的眼熟,来这里第一天我就去翻了翻旅客信息,一直在找机会和她说句话。

但是她一点都不像程姚。程姚为人特别热情正直,虽然不熟,但是在我们一起进行的毕业设计中,她也经常在里面出谋划策。但是不知道是因为最近发生的事,还是天性,她对周围的一切都非常警惕,也不主动与人打交道。

要不是程姚去世了,单看外貌我还真有可能把她认成程姚了。”

他结束了这么长的一段话,我从中大概了解了关于他的同学,只是有一个地方令我特别在意:“程姚去世了?怎么去世的?”

“这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毕业设计结束后就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她了。不过在这之前虽然我们见面也不多,但在几次见面中,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异常。”

我朝屋里看了一眼,发现沈泽似乎正在使用电脑。水杯顺手放在右边的台灯旁。我仔细看了看,好像是一篇医学报道。

我想起了他从前说过自己没有固定的职业,同时还懂点外科。这样的话……

“你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学医的吗?”

“是。”他也没有隐瞒。

我又想了想,问他:“那……你是因为什么来到这个度假村的呢?”

“我刚毕业,这次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奖励。”

我点了点头,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只是他说程姚去世的话,让我想到了在杨婧婧手机上看到的方远所在大学的一名女生跳河自杀的事。不过根据他的描述,似乎程姚也不像是自杀。他和程姚是同学,也是方远的学生,都在这个学校里,却好像不太了解这件事的样子。或许是学校习惯性压下这种丑事?毕竟文章里也没有提到死者的姓名。

我告别沈泽,决定去见一见陈影。

我一进咖啡厅,浓郁的咖啡香就扑面而来,稍稍缓解了我紧张的神经。咖啡厅里人并不多,我根据记忆中旅客信息里陈影的照片,看向了一位女生。

她穿着很时尚,很符合她的年龄,裙子腰间的蝴蝶结稍稍向左倾斜,长发及腰。

我在她面前坐下,笑了笑,问她:“陈小姐,你好,请问可以和你聊几句吗?”

陈影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慢慢点了点头:“可以。”

果然,陈影的性格和沈泽描述的一模一样。

“你是来这里度假的?”

“是。”她顿了顿,继续说:“不过发生了这样的事,恐怕也没办法好好玩了吧。”

我微微点了点头,看着她一只手搅拌着咖啡,右手拿起一张纸擦了擦嘴。我打算稍微试探她一下:“关于这几件事,你觉得是意外还是谋杀呢?”

她抬起头,微微一笑,说:“这不应该是你们侦探的工作吗?现在还没到审问的地步吧。”

我又说:“你对他们的死有什么想法吗?”

“你不是说是心源性猝死和安眠药服药过量吗?是意外还是谋杀也很难判断,诱发的原因也很多吧?”

我稍微愣了愣,说:“你是学医的?”

“我还以为你知道呢,”她说着从背包里拿出了一本医学教科书,说:“我来这里度假,也是希望能给我的毕业设计找找灵感。毕竟医学和自然可离不开。

……没想到摊上这样的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

我谢过她,上楼回到了房间。

我拿出笔记本,将最近获得的信息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一下,偏头想了想。

“既然现在已经确定方远和杨婧婧是死于谋杀,就要确定凶手到底是存在于什么范围之内……”

我思考了一会,打开手机,决定在群里发几条信息。

我编辑了一下关于最近的发现,以及我对现场的了解和思考,在群里分享了一下。

群里很快就有人进行了回复,直戳重点:“林侦探觉得,这两起事件究竟是意外还是谋杀呢?”

“应该是谋杀。”我缓缓在群里打出了我的推导过程,以及我初步的想法。

“……根据我的发现,方远的死应该是由成分A和帕罗西汀混合服用导致的心源性猝死;杨婧婧则是安眠药摄入过量。但是并不清楚是口服还是静脉注射。而杨婧婧根本不可能患有失眠症,所以也能证明是谋杀”

我说完后,群里一度陷入了寂静。

我按了下手机息屏键,轻轻舒了一口气。我的计划,就是在群里公开我发现的两名死者都是死于谋杀的真相。这样一来,如果凶手不收手,下一次,他一定不会再刻意制造出死者是自杀或意外死亡的假象,而是直接动手。直觉告诉我,凶手不会这么快收手,我不怕打草惊蛇,而是要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