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拯救世界,你直接思想钢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1章 十个月

邹阳最近查了不少资料,对量子量子计算机也有所耳闻。

这东西算是新兴科学的一种,并不是替代超级计算机的产物,而是为了解决经典计算机学无法处理的复杂问题。

两者的运算逻辑也存在着本质差别。

一个是量子力学,纠缠,叠加。

另一个则依靠经典物理学。

“恐怕还不行。”

邹阳摇了摇头。

冯远航感到不解,直接询问道:

“国家一共226台超级计算机,其中三台都在这里,先加上一台量子计算机,仍然无法满足需求吗?”

“远远不够。”邹阳摇了摇头。

“乌托邦组织使用的思想钢印存在明显缺陷,正是这样的缺陷才让安东尼不完全服用精神的控制。”

“他们技术不成熟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制作思想钢印的设备不行,毕竟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资助反人类的疯子。”

“这对我们是优势。”

“只有设备提升,制作出来的思想钢印误差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小。”

“毕竟,即使是最优秀的科学家,也不可能用两块石头搞出原子弹。”

冯远航点了点头。

“我没问题了。”

“最晚两天,新一代的天河计算机就会送过来,同时还有一台量子计算机。”

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能达到每秒超过百亿亿次。

这项科技,说是世界第一梯队也毫不夸张。

“邹教授,别让我失望。”

说完,冯远航就要离开。

“等一下。”邹阳叫住他。

“我需要芯片。”

“多少?”

“先来十万枚。”

冯远航深深的看了邹阳一眼。

“最晚,明晚到。”

他没有询问原因,径直离开了实验室。

邹阳长出一口气。

恐怕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能再轻松的生活了。

他要将十万枚芯片互联起来,用芯片模拟大脑的神经元。

十万枚,听起来数量庞大。

但实际上,远远不够,至少相比于大脑神经元来说,还远远不够。

说是沧海一粟,也不夸张。

只能进行一些基本操作。

但目前情况就是如此,他脑海中虽然存在知识。

但毕竟是第一次实操,一旦出现失误,十万枚芯片全都化为废料。

用更多的芯片进行互联,他没这个把握。

两天后。

邹阳来到了一个新的办公场地。

真枪实弹的士兵把守在门口,监控以基地为中心,辐射周围半公里。

可以说就算有一只蚊子不怀好意准备飞进来吸血,半公里外就会被干掉。

这是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换场地的原因也很简单,至少基地太小了。

毕竟新一代天河计算机,是由大量机柜组成,还配备了专门的冷却系统,供电系统,辅助设施,由一万多个节点组成。

占地面积达到720平米。

小一点的场地根本容纳不下。

国家一共有超级计算机226台,天河系列的计算机不超过5台。

与此同时,针对邹阳的审查也在不断进行。

一共进行了32轮。

细致程度怎么呢...

邹兆先都查出来了。

据说是邹阳民国时期的祖宗...

就离谱。

之后十个月的时间里,邹阳全在实验室中度过。

几乎两点一线的工作。

除了实验室,就是学校。

是的,他从来没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

除此之外,十个月的时间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

就连健身运动都降低了频率。

以前还有四块腹肌,现在已经归一了。

大半年过去,首都街道两边的树叶又泛黄了。

又是一年秋。

穿着牛仔夹克的吕禾推开了冯远航办公室的门。

“冯叔。”

“说了多少次,工作的时候称职务。”

“哦,今天我休息,没工作。”吕禾挠头说道。

冯远航面前的镜子映出他发白的发丝。

“冯叔,你还记得一年前,我和宋俞院士去赵清和教授家做背调吗?”

冯远航点了点头。

“你有啥事就直接说。”

“哦。”

“赵教授说邹阳毛病不少,天赋上也不是最聪明的,但他就是不懒惰,决定好的事情会立刻去做。”

“当时,我还觉得有些夸张,现在看来,一点都没说错。”

“这大半年来,我一直跟在他身边保护他,他每天做什么,没人比我更清楚。”

“邹阳他太辛苦了,没课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里,人哪能连轴转啊?他起码瘦了二十斤。”

“最近几个月睡觉都得靠褪黑素。”

“现在脑机接口已经被研究出来好几个月了,我看给他放个假休息休息吧。”

“真不能这么干了...”

冯远航缓缓站起身。

“脑机接口项目已经完成了,但他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不过你说的对。”

“说起来,我也有六七个月没见过他了。”

“走,带我去看看。”

车辆行驶。

下车,来到邹阳所在的基地。

进入实验室,一股浓烈的烟味冲入鼻腔。

邹阳办公桌上的烟灰缸里,满满的都是烟头。

冯远航心中不由得一动。

他记得邹阳烟瘾不重。

吕禾言语间带着抱怨:

“以前,他平时都不抽烟的。”

“冯将军,您怎么来了?”

声音从背后传来,冯远航转过身去,就算是他也被吓了一跳。

过去的邹阳精神状态饱满,额头显露,肤色健康,属于是那种一看就很有精气神的。

现在的他头发有些糟乱,看上去非常疲惫,眼白发红,眼圈发黑,整个人就像是聊斋故事中被狐狸精吸干阳气的书生。

像极了土木学长。

“邹教授,您...”

“没事,休息一段时间就好。”

这十个月的时间,邹阳确实是一刻不停的进行工作。

三个月前,进行了第一次脑机接口人体实验。

得益于魏教授,实验很成功。

也基于这项研发的基础,邹阳发现了可以用纳米机器人,电磁,神经信号干扰三种方式共同对大脑作用的影响。

不过目前还没有进行生物实验。

最近两个月以来,邹阳一直研究鼠类脑科学。

调用了四万枚芯片。

原本他计划中的十万枚芯片还是少了。

最近十个月,构建人类大脑模型,他花费了六十万枚芯片。

除了睡觉之外,他几乎没有任何的休息。

“邹教授,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冯远航语气从未有过的严肃。

“你需要休息,现在!立刻!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