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洞府
“我不做人了!”
祁山攥紧烟斗,终于定下决心。
“爹。”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祁胜无奈。
他只是把娘生病的真正原因跟爹说了一下,结果,祁山沉默半晌,就憋出来一句‘不做人了’,真把祁胜给雷到了。
其实这也不怪。
祁山今年46岁,活了大半辈子,一直听着官府宣传魔头魔头,早就根深蒂固。这次更是近距离领教了‘魔头’害人的手段,自然觉得那些‘魔头’不是人。
祁山咬牙:“前年,隔壁院子的王婆害病七天后去世,当时大家都觉得可惜,才四十出头,以为就是平日里太累着,都没想到人就那么走了。现在想想,就是那魔头干的!”
祁山回忆起更多:“去年,码头工友家里,婆娘也是四十多岁去世!还有个工友,一儿一女中邪,被官府带走,说不定也是魔头干的!”
他将自己听过的所有四十岁前后去世的妇女都算在那韦雄的头上。
又将所有的诡异事件、所有非老死之外的意外死亡都算在魔头的头上。
这未免又有些太极端。
但祁胜能理解,就连他现在都有这方面的趋势:“散修众多,功法众多,法术众多,总有害群之马,总有报复社会,总有草菅人命的。”
黎州城的横死病死,不敢说九成都是散修干的,但显然也有海量个例。
故而。
祁山闷声:“习武,我没门道,年纪也太大。但只要能杀死那些魔头,只要能保护你娘,哪怕当魔头,我也情愿!”
他这老爹还挺护妻。
老夫老妻鲜少宣之于口的感情却比美酒还要甘醇。
祁胜被这老头搞得热血沸腾,即日就教他修习《死人经》。
一个月后。
父子二人,双双放弃!
……
“原来这‘魔头’还真不是什么人想当就能当的。”
祁胜身心俱疲。
他当初自己初修《死人经》时,在‘无量寿境’中日以继夜的苦修,不断修正姿势,不断琢磨,不知多少次崩溃,但也比不上这一个月。
军训知道吧?
军训里面那些同手同脚的学生,无论怎么纠正怎么练,就是错,就是不行。
祁山就像那样。
打坐前后七大要领——
双足跏趺、脊直、肩张、手结定印于脐下、头中正、双眼微闭、舌舔上腭。
祁胜真是手把手在教,自己的老爹,肯定全心全意,不打半点折扣,但就是不行,一个月下来,祁胜嘴皮子都快说破,祁山就是无法找到自己最合适的姿势,无法化生第一口元气。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该教的都教了。
祁胜是没法子,只能放任他爹往后自己琢磨,能入门就入门,不能入门趁早歇歇。其实,就他这资质,祁胜算是看出来,即使打坐入门,一辈子也就在打坐境晃悠,难有大作为。
“爹。”
“你先练着。”
祁胜不管了。
他正处在修行起步阶段,自己每日修行、炼丹,时间尚且不够,真没更多功夫教父。
别一个没修成,两个被耽误。
“修不成就修不成吧。”
“到底是年纪大了,思维固化,一辈子没经过学习跟文化的熏陶,学习能力严重不足。”
祁胜想清楚,法门他传,但祁山能修成什么名堂,他不管了。
至于保护娘,保护家人,他自信,能做到!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屋中。
祁胜掀开床板,有运起‘冲元术’,9口元气汇聚9人之力超过千斤,将床下一块石板拎起来,露出下方黑漆漆一个洞口。
祁胜往下一跳,划过约三五米后,落在一处地下空间。
此地。
便是祁胜洞府。
……
看这洞府:
四壁呈规整八角形,岩壁被打磨出细腻石纹,如同天然青玉。
八个墙角各立一座檀木书架,其中七座空空荡荡,唯西北角书架堆了一些手抄书卷。
中央设三尺宽青石案,案面凹陷处嵌着墨砚与笔架,案角青铜麒麟镇纸下压着未写完的《大还丹照鉴》。
穹顶垂下九条锁链,末端吊着铸铁火盆,盆内燃烧火煤,焰色橙红无烟,岩壁照似熔岩流淌,极有质感。
书案右侧立一尊人高鹤嘴铜灯,鹤腹填装‘冷香煤’,燃时青焰幽幽,专供暗室写字时护眼。
“嗅~”
檀香淡淡。
火盆中火煤掺了碾碎的‘香脂’,遇热化作松柏清香。
书案左侧岩壁凿出七孔壁龛,每龛放置一枚‘香炭球’,皆以艾草灰混合沉香粉压制,用暗火慢烘,白烟如蛛丝垂落,与墨香、松柏清香混同,使人神智清明、极为放松。
这便是祁胜洞府——
第一层!
……
“铅是铅汞是汞,只这两般是铅汞,龙是龙虎是虎,只这两个同宗祖。”
“若能识此坎离宫,离宫之下出黄土。黄土出黄芽,黄芽之下金花成,金花成,金花之下结紫精,紫精成,紫精之下出白金。”
“白金沉黄金浮,世人采沉作丹头,搜取赤髓相和穜。”
“种有时采有日,换筋骨添寿历,天仙地仙不思议,黜铅铁兼瓦砾。一二三四五,水火木金土。但知明此诀,便是长生路。”
……
祁胜伏在青石案上,将《大还丹照鉴》最后一部分写完,这一卷道书就又成了。
大还丹,这是内丹术语。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云:“自尾闾穴起,一撞三关,至泥丸,合和神水,下降复还丹田,曰大还丹。”
与五脏循还,即肾传肝,肝传心,心传脾,脾传肺的小还丹,相对而言。
谓小还丹可延年益寿,大还丹可以羽化而登仙。
而照鉴则指照察事物的明镜。
是以,此书是指导炼大还丹的一台明镜,故名《大还丹照鉴》。
黎州城中道书万千,玄之又玄,什么‘小还丹’什么‘大还丹’,说的厉害,但压根练不成。
旁人在现实中不敢贸然练习,祁胜在无量寿境中那个顾虑,沉心修炼,一无所获。
他只当是前人臆想,亦或是他不具备修行条件。
但这里头不少修行理论对祁胜修习《死人经》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多看。
多写。
多琢磨。
往往有益。
“修行需要严谨,也需要灵感。”
“读更多道经,了解更多理论知识,甭管对不对,暂时也不需要我去论证对与不对,先了解,先思辨,往后自见分晓。”
祁胜长生不老,时间多多,总不能真就一门心思扑在修行上。
修行。
炼丹。
在这之余,积累知识再合适不过。
如道经。
如佛经。
如医书。
还有种种杂书,如奇闻,如志异,如博物志等等,祁胜都爱看。
今生拥有前世渴求的‘过目不忘’,祁胜恨不得把它往死里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