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耳手足自诊自查自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面部整体诊断的方法

进行面诊时,要选择在白天自然光线比较充足的室内进行,尽量放松面部表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外界干扰,同时,以平时的面部情况作为参考。

要注意以下两个诊断要点:一是采用比较的方法,以常测变,去辨别各种异常征象;二是要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总之,面诊时必须注重内与外、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性。

望面色

自然界的颜色丰富多彩,古人执简驭繁,把面色分为青、赤、黄、黑、白五种。五色的变化以面部最为突出,而且面部又与脏腑经络相应,可以反映其内部相应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五色诊法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根据五脏配五行、五色的理论,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

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如心衰病人会面色黧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会出现面色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面色甚黑。总之,色深沉、晦黯,主内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重;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愈;如搏聚凝滞一团,则病重而难治。

望五官及舌

根据藏象学说理论,我们来重点了解一下五脏与目、舌、口、鼻、耳的对应关系。面部官窍的各种异常征象,可以提示人们相应脏腑的病变,如肺开窍于鼻,鼻塞流涕,多为肺气不宣;肾开窍于耳,长期耳鸣,多为肾虚;肝开窍于目,肝胆湿热,可出现脘腹饱胀、食欲不振、身体颜色发黄等,而目睛发黄是其主要症状;也可根据舌象的各种异常变化,来观察脏腑的病变等。

五色、五脏及主病之间的对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