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一边倒屠杀结束,打道回府
朱标心中顿时产生一个想法:“回去后必须与父皇母后商量一下……此人拥有这般大杀器,如不能为我朱家己用,就必须除之以绝后患……可是……如若不能有万无一失的必杀之把握,让他得以逃出生天……那将是我大明之大劫难啊……况且,看他随手一挥便变出这么个神器,他的身上还不知道有何等惊天秘密……还是跟父皇母后慎重商量一下再做决定吧……”
朱元璋心中想的是:“这个孟小子倒是个人才……必须想办法收住他的心……明年还指着他救咱妹子大孙呢……”
不多时,下方已经被杀的四处奔逃,尸骸遍野……孟岩发现机炮子弹已经打尽,于是改用发射空地导弹与火箭弹,一枚下去后便是方圆数十米内再无生命体,当孟岩有所选择性的将机载16枚空地导弹与64枚火箭弹发射一空后,便说道:“陛下,咱们现在回宫吧?弹药已经发射空了,还剩下几个零星残兵散将也掀不起什么浪花了,现在的油料只够勉强飞回宫里的了……再不回去……可真回不去了……”
“既如此,那就……那就……摆驾回宫……”
“小子遵旨……”孟岩根据来时路线设置了自动巡航驾驶后,便放任不管了,回过身来冲着几人笑道:“太子殿下……如何?这下相信学生是来自六百年后了吧?”
朱标此刻如何还会再有怀疑,他站立起身,对着孟岩郑重的一揖到底诚恳的说道:“先生大才神鬼莫测……方才是朱标唐突冒犯了,还请先生宽宏大量……”
朱元璋也对孟岩说道:“我说……孟小子……太子已经认可你所说的了,并且已经跟你赔礼了……你小子就别得理不让人啦……”
孟岩听后翻了翻白眼说道:“我说老爷子……你可真是你好大儿的亲爹……到现在我说什么了吗?弄得好像学生度量多小似的……”
徐达蓝玉这时对孟岩可谓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时,蓝玉开口笑着说道:“陛下,孟公子这是为我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勋啊……孟公子,待回宫后……陛下定然会对你不吝封赏的,日后还请孟公子多多关照啊……”
孟岩面色平静的说:“凉国公此言差矣……不瞒各位大人,孟岩不要官职也不用什么封赏……我只想……”
“你想要什么?……只要你想的出来的……咱都给你……”朱元璋经此事后,眼见乃儿不花十万大军,在谈笑间灰飞烟灭不由心情大好笑着承诺道。
孟岩望着一望无垠的空中……似乎陷入回忆中,突然只见他狠厉的说道:“既然陛下这样说了……那学生只求一件事情……有朝一日,学生希望我大明强盛之时可以蒙陛下应允,发兵东渡倭国,可以将倭人尽数斩尽杀绝,将倭国这个民族屠尽灭族……”
“嘶……”众人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众人感到甚是奇怪……毛骧忍不住问道:“孟公子……为何对倭国如此仇视?……竟以至于到灭国亡种之地步?”毛骧自认识孟岩以来,孟岩一直是以待人和煦,言行举止甚是有礼……真实不知是何原因竟然会让这么个儒雅的翩翩公子对倭国竟仇恨到这等地步……
朱元璋面显难色说道:“孟小子……你给咱说说……为何你要把倭国亡国灭种?这倭国可是咱当初列为不征之国的啊……”
孟岩在心里也仔细盘算过朱元璋之所以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吸取历史教训:元朝忽必烈曾两次大举征讨日本,均以失败告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朱元璋深知跨海作战的艰难和风险,不想重蹈覆辙。此外,隋炀帝征伐琉球,劳民伤财,不仅未获实质利益,还引发国内动荡,这也让朱元璋引以为戒。
二、国内形势需要:明朝建立初期,国家历经长期战乱,经济亟待恢复,百姓需要休养生息。且北方的北元势力仍然强大,“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对明朝构成重大威胁。明朝需要集中精力和资源防备北元,稳定北方边境,无力再开辟对日作战的新战线。
三、地理因素考量: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距离较远,海洋的阻隔使得军事行动难度大、成本高。当时的航海技术和后勤保障能力有限,跨海作战面临诸多困难,如风浪、补给、疾病等问题,即使征服日本,也难以进行有效的长期管理和统治。
四、外交策略选择:朱元璋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倭寇问题,曾多次派遣使者前往日本,希望日本政府能够管束倭寇,同时让日本奉明朝为“正朔”来朝贡。但因日本国内南北分裂、战乱不断,无法有效配合,虽外交成果不佳,但朱元璋仍希望维持一定的外交关系,而非诉诸武力。
五、经济利益因素:在朱元璋看来,日本是个小国,“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征服日本并不能给明朝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反而会增加财政负担,不符合国家的经济利益。
六、文化心理影响:中国古代有“王者不治夷狄”的传统观念,认为中原王朝应以德服人,只要周边国家承认中国的宗主地位,不侵扰边境,就不必武力征讨。朱元璋受此影响,更倾向于通过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来影响周边国家,建立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和东亚国际秩序。
想到这里,孟岩不由得伸手一挥,手中平白变出一本中国抗战史,他说道:“陛下,请您先看一看这些倭奴几百年后给我们华夏造成的惨痛灾难吧……想必看完了以后,依陛下的性子,就不会反对我的想法了……”
朱元璋低头看书,众人包括也都颇为好奇的认真观摩底下的大好河山……
又飞了大约五个小时左右,时间已经到了深夜十一点左右,也就是子时左右。武直21已经来到应天府皇城上空……这时禁卫森严的皇城内,巡逻的禁卫们被天上武直21巨大的轰鸣声给吸引,这班禁卫虽都未曾见过孟岩白天的表演,但换班时也都听换班禁卫说过白天陛下及太子与两位国公登上一种能飞上天的东西,飞升了……此时听见武直21的轰鸣声,机灵点的忙跑去坤宁宫禀报马皇后。
武直21徐徐降落停稳以后,孟岩首先从驾驶舱跳了下来,又过来几名禁卫把朱元璋、太子朱标、几人搀扶下来,这时马皇后因为担忧朱元璋再加上孟岩走前曾说过会在子时前送朱元璋,所以回来也一直未睡正在坤宁宫等候,此时听到禁卫的禀报,也急忙在一众宫女簇拥下,迎了出来……
“臣妾恭迎陛下回宫……”马皇后携一众后宫婢女缓缓低矮半个身子道了一个万福。
“秀英妹子,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啊?”朱元璋紧走两步,上前握住马皇后的柔荑,动情的说。
“陛下一直未回宫,臣妾心中挂念,无心安眠……现在好了,陛下安然无恙回宫了,今日陛下飞龙在天感觉如何啊?乃儿不花可曾见到?”
孟岩在旁插嘴说道:“陛下,您和婶娘早点安歇,小子也回家了……陛下如有差遣,派公公至寒舍通传一声便可……”
“嗯,今日孟小子你为大明立下了大功,过几日自会有恩旨到的,你也早些回去歇息吧!吉祥,派一辆车送孟公子回府……”朱元璋笑眯眯说道。
孟岩乘坐马车在吴吉祥及几名随从护卫下出了皇城之后,随着马车好一阵颠簸方才停下,车外传来吴吉祥那公鸭嗓子的声音:“孟公子……孟府到了……请下车吧……”。
孟岩下车后,对吴吉祥拱手说道:“今晚有劳吴公公了……改日请吴公公吃酒……这点小小心意请吴公公莫要嫌弃……只当是一点茶水费……”。
吴吉祥假意客套两句便收下后返回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