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战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史前智人

如此这般,待到大家修整完毕,天气晴好,风雪平静的时候,科考船上除了船员以外,以及必需待在船上需要观测和联络的人员外,天文所和高能物理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想去的都出发去了。

本来没有这么随意的安排,但是由于第一次考察线路的安全性,以及这次登陆实地考察,对大多数人来说,也许一辈子只有一次,所以老赵就当给大家体验一下,经历一下。

一行十多人按照第一次考察线路,很顺利地就到达了目的。

此次对洞穴里面的情景了解,考察队改进了思路。

用绳子挂着摄像机,跟在同样挂着绳子的荧光棒后面。这样可以随时调整摄像方向,对洞内情形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随着摄像机的缓缓下降,洞内情形就已经很清晰地在屏幕上展现了。

唯一不足的是,由于洞穴不是垂直的,摄像机在洞壁上总要碰撞几下,导致镜头不好控制。但无论如何,这已经足够了。

从镜头里,随着进洞深度的增加,可以看到晶莹的冰层覆盖在岩壁上,隐隐透出灰黑色的岩石原色。

除此以外,并无他物。直到绳子降到洞穴底部,才看清洞底的情形。

这是一个将近有十平米的空间,底部比较平整,好像是有人刻意整理出来的平台。

地面上只有稍许积雪,已经结成了冰,非常坚硬。

大部分是裸露的岩石和细石子。整个洞穴,呈现出洞口小,洞底大的葫芦状,被斜斜埋入地下二三十米的垂直深度。

由于洞底边缘向两侧凹陷,导致荧光灯照不到洞底边缘,看不清具体情景。

大家在地面,看着摄像机传输上来的洞底景象,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稀疏平常的样子。

“我下去看看?”唐朝早就做好了下到洞底的准备工作,急切地问老赵。

“再等等,看看情形。”老赵还是比较谨慎的。

过了好一会,洞底依然静静地,没有任何变故。于是老赵就同意了唐朝的请求。

此处通过绳索,大家在洞口把唐朝缓缓吊下去。

由于是斜坡,所以可以借助洞壁的摩擦力,控制速度,稍有点训练的人,都可以下到洞底,并没有什么太大难度。

秦朝到了洞底,和视频里看到的景象一致。那么,现在最让大家迫切想知道的是,洞底边缘有什么。大家期望的信号源,希望能够在这里发现。

当秦朝把手电的灯光照向洞底边缘时,他赫然发现,那里有三个小的洞穴,相距差不多,如果用直线连接,呈三角形。

此时,秦朝身上带着的信号探测器一直高频率地响着。听的太烦,索性把声音关闭了。

地面上的人,通过秦朝胸口戴着的微型摄像头,也同时可以看到洞底边缘的景象。

看到三个小洞穴时,一群人不由地惊呼了一声。

老赵示意大家保持安静。对洞底的秦朝轻声厉色说道:“注意安全,不要做太大动静。我们再派两个安保人员下来。”

于是两个安保人员手持武器,也下到了洞底,以警戒状的姿势,护卫在秦朝身边。

“接下来怎么做,教授?”秦朝其实早就想进入小洞穴里了。

因为他的直觉告诉他,好像并没有什么危险。但防患于未然,行动肯定要听指挥的。

“先用手电照一下里面的情况再说。”老赵指示着。

于是,秦朝靠近洞口,将手电的光投向小洞穴里。一股冷风从洞口迎面扑来,秦朝赶紧朝旁边躲闪。

“怎么了?发现了什么?”地面赵语音焦急地问道。

“没事没事,一阵冷气而已。”秦朝定了定神,轻松地说道。然后他又将手电灯光投向洞里。

“咦,这些是什么?教授,发现有异常物品。”秦朝已经惊讶地喊了出来。

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什么东西?会是什么呢?应该不会有危险吧。

“你注意安全,保持警惕,先扔个荧光棒进去。”老赵和唐羽同时说道。

秦朝将荧光棒扔进洞里,洞里瞬间亮了起来,全部的景物都呈现在秦朝的眼前。胸前的微型摄像头也把洞里的景物传递到地面屏幕上。

这是一具类似人体骨骸的硬物,前额扁平,眉骨凸起。

脑容量大小显然和人类极其相似,只是脑袋骨骸的空间并不在头顶,而是下部较大,头顶较小。这是一具类智人的骸骨,稍有点生物学基础的赵语音显然可以确定。

“老爸,这是一具智人的骸骨,这种智人距今一般在五十万年前左右。”

“老爸,我们要在考古界出名了。”赵语音显然被眼前的骨骸震惊了,似乎忘记了他们此次真正的任务是什么。

“语音,镇定。秦朝,把探测器打开,看看信号是否从这具骨骸中发出来的。”

“好的,教授。”秦朝此时也放松了很多,靠近洞口,将探测器打开。

显然,探测器的检测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看来是找到了,不虚此行。秦朝这么想着,地面上的人们也是同样的想法。

“看来我们要把这具骸骨搬到船上去。秦朝,你再看看周围还有其它什么吗?”赵教授兴奋地说道。

秦朝又仔细搜索了一遍洞内的景物。

除了一具保存相当完好的骸骨,周围只有几块形状各异的石块。

但仔细看看,这石块明显是一种工具,可能是当刀具,或者当捶打工具。

石器时代的打磨工具?秦朝很自然的想到这个。

但凡上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应该都会凭直觉意识到这是什么,秦朝当然也不例外。

“教授,看来我们发现了石器时代的器物。”秦朝对赵教授兴奋地说道。

“好好,你让安保人员进去,把骨骸和石器搬出来。注意不要损坏了。”赵教授特别关照道。

“我也进去吧,这个空间挤三个人,还是可以的。”秦朝跃跃欲试。

“不着急,先把这个洞穴里的东西搬出来。不是还有其它两个嘛。”赵教授显然不想秦朝继续冒险。

万一这里有什么机关,或者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安保人员的专业能力,总比这个搞科研的半吊子探险者强。

如此这般,两个安保人员进入洞穴,把骨骸和石器都搬了出来。

由于年代久远,两人确实费了一番功夫。为了保证骨骸的完整性,地面上的众人特地做了一张吊床形状的起吊工具,将骨骸从地底洞穴中缓缓吊起到地面。

看着洞内空空如也的景象,秦朝也顾不得是否征求了赵教授的意见,待两位安保人员出来后,自己就爬了进去。

洞里比外面要冷一点,这里在几十万年前,具有住着一个智人?这环境他如何能生存下来的?还是说,南极在几十万年,气温并不特别冷,还是可以适合生物生存的?否则的话,好像逻辑上也讲不通。

秦朝一阵乱七八糟的设想。

哎,不管了,疑问太多,反正自己是搞高能物理的,信号源找到了,接下来就看那台粒子分解器能否将原始物质分解出来了。

感觉洞内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了,秦朝征询了老赵的意见后,对其余两个小洞穴也进行了探查。

结果和第一个的情形一样,一具骨骸,几颗石器,别无它物。探测器在靠近这些物品时,也同样发出急促的提示音。

看来此处是一个聚居洞穴,秦朝的直觉告诉他,这三个智人,可能受到了某种变故,所以遗骸和他们紧密接触过的器物中,残留着信号印记。

不过几十万年过去了,这信号还能检测出来,看来那次的变故,对智人的影响非常大。

如此这般想着,秦朝又问了老赵,其余洞穴里的物品要不要取走。

老赵思考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保留一个洞穴里的器物,维持原状。

这样,考察队一行,将这个洞穴里的两具骨骸和石器,分类编号,带走,装上了科考船。

离开洞穴时,秦朝仿佛听到了某种警告,不要去惊扰,不要被察觉。他摇摇头,自嘲般地笑笑,看来自己还是太紧张了。

对于一个跨界考古的菜鸟来说,居然无意间,有了重大发现,在人类的历史上,肯定会留下自己的名字吧。这么一想,觉得此次任务确实已经收获满满了。

考察队众人回到船上,从1号骨骸取了点头骨标本,对接粒子分解器中,开始分解实验。

由于之前这个设备太大,又只能和船上的球形探测设备对接,对于实物的信号源,并没有预先提供接入接口。

所以对标本的实验接入,还费了一些周折。

不过反正有信号了,最简单的就是让信号源发出信号,通过球形探测器对接粒子分解器,完成信号的捕获,信号中微观粒子或者能量的识别,分解和数据采集。

连续运转十个小时后,分解器最终产生了完整的信号分析报告,以及信号中微观粒子和能量态的分解,抽取和提炼,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份代表着世界本源的物质能量态。

由于实验是在船上开展的,设备本身的精度和分解能力有限。这份报告和最终分解提炼得到的微观物质能量态,不是最小的粒度,它还是由上亿个最小粒度的物质能量混合态组成。

但对于识别信号对大脑意识控制模块的影响力,已经足够了。

“根据分析报告,我们已经有理由相信,星空震荡产生特殊射线,进入人脑,从而导致大脑意识控制模块阈值的不稳定,由此导致意识控制泄漏。这种泄漏,启动了大脑意识控制模块的保护装置,从而导致钱子明的死亡。”

老赵看着分析报告,将高教授他们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做出了这个符合逻辑的推论。

也就是说,直到此时,钱子明的死因才真正从个体角度,搞明白了。

但是背后更多的关联因素,比如谁设置的保护装置,泄露的意识哪里来的,种种谜团,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述推论,我和老高他们之前也有设想过,但总是没有有力的证据,现在可以说,可以证明这个推论了。”

“那么,我们此次的任务是否已经圆满完成。”赵语音问道。

“确实,已经圆满完成。但是我这里又有了一个疑问。”老赵说道:“为什么这个信号源在史前智人身上,他们发生了什么?几十万年下来,这信号还能清晰探测到,并分解成物质能量态,可想而知,当时的智人,受到射线的影响有多剧烈。”

老赵不仅发出了几个疑问,而且还发表了一番感叹。

“老爸,你说人类的智力和意识能力的进化,会不会就是这种射线导致的?”赵语音由于有古生物进化方面的知识储备,自然而然想到这个问题。

“哦?说说看。”老赵和众人都很好奇。

“你们看啊,最早的智人可能在一百万年前出现,这个是估算时间,也可能是几百万年,这不重要。反正,在最早智人出现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智人们才掌握了石器工具的制作,钻木取火之类的技能。”

赵语音从人类发展的过程说起。

“然后,在大约五万年前左右,这也是大约时间,智人们好像逐渐向现代人类的方向靠近了。也就是说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这个时间段,得到了快速发展。”

“再然后,在近代三百年前,人类的科技、文化、技术等方面是否有一个井喷期?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用到的所有现代文明成果,都是在这三百年里发展出来的。”

“而最近,由于星空震荡,有些人的意识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比如秦朝,他就深有体会。还有行远他们。”赵语音将这个逻辑一串起来,确实有点道理。

“目前,我们已经掌握了两个阶段的事实证据。一个是五十万前,某种射线,更准确的说,应该是世界本源中存在的物质能量态,影响人类大脑。另一个前几年,星空震荡,导致钱子明死亡,进而,也证明某种相同的射线影响人类大脑。”

“我们再把这两件事情,和人类从一百万年前的进化史结合起来看。人类在某些阶段,确实发生了跳跃式的智力提升,这当然也包括意识。大概的时间段是,五十万年前,五万年前,三百年前,以及现在。目前这个时代,我认为由于发生了星空震荡,又开启了人类智力、精神和认知能力的快速提升时代。”

赵语音洋洋洒洒,把整个人类智力和意识进化过程串了起来,并代入了人类的进化,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这个观点。

如果按照这个观点来说,人类实际上是由外力影响,导致的进化和发展,而不是自然有序的过程。因此更准确地说,这不是进化,而是控制,有序有意识的控制。

通过大脑意识控制模块的控制机制,实现在需要的时间内,完成人类能力的提升。

那么,从刚才赵语音的这个时间间隔来看,人类智力能力的发展阶段,呈现出级数级的缩小。是不是可以推断出,人类的能力提升,已经触及到了天花板。

也就是说,触及到了限制范围,很难再有提升。

一众人被赵语音这个石破天惊的观点给震惊住了。好家伙,还能这么推测。

“师姐,你这个推论,实在是...”秦朝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他内心里其实有点倾向这种观点。

在离开洞口时,意识深处的那个警告声音,不要去惊扰,不要被察觉,似乎是意有所指。

惊扰谁?察觉什么?难道说,考察工作,会破坏某人预先设定的计划,或者他不想让别人知晓?

或者是,不被察觉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探测,也是可行的。

他并没有时时关注,似乎并没有太在意这事?在打盹或者睡觉?想想确实有点不知所谓,秦朝微微笑着摇了摇头。

“哦?怎么,你有不同看法?”赵语音愣了愣,歪着头问秦朝。

“没有没有,我只是在想另外的事情。”秦朝立即否认。

“语音,你的推论,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还是尽快回去,和老高他们探讨探讨。你们的粒子分离工作,不是还需要进一步提纯和细化吗。”

老赵看着赵语音,准备结束这里的科考工作,返回国内。

于是,经过一番整理,科考船打道回府。

在船仓某处的储存室里,静静地躺着两具骨骸,以及被远古智人打磨过的石器。

这些东西,在密封的箱子里,缓缓散发着某种地球上难以被探测到的信号,以规律的频率,向着未知的时空,散播出去。

也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才会被另一种智慧生命所探测到。

也许到那时,已经经过了千年。这里的世界,不知道会发展成何种模样。

但至少,人类的智力、意识、认知,以及文明的发展,应该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