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嗜酸性粒细胞结果异常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为髓系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嗜酸性粒细胞祖细胞所产生。嗜酸性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因此,嗜酸性粒细胞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和组织中,外周血中量很少,仅占全身嗜酸性粒细胞总数的1%左右。正常人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5%[绝对值(0.05~0.50)×109/L]。当成年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超过0.5×109/L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osinophilia),依程度可分为3度:①轻度增多,0.5×109/L ≤ 绝对值<1.5×109/L;②中度增多,1.5×109/L ≤ 绝对值<5.0×109/L;③重度增多,绝对值>5.0×109/L。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05×109/L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症(eosinopenia),是一种不常见的检查结果,容易被临床忽视(图2-7)。

图2-7 嗜酸性粒细胞结果异常实验诊断路径图
(毛志刚 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