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王习明
海南师范大学位于全国最大经济特区和全国唯一国际旅游岛——海南省的省府海口市,是海南省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个省级A类学科(省政府确定的争创全国一流的学科),18000名学生。
海南师范大学一向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着力推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引导大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到的立场、观点、理论、方法运用于社会实践,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它每年寒暑假都要组织大量的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全国各地特别是贫困山区开展支教、环保、社会调研等活动。2017年暑期的大学生“一带一路”国情考察与教育帮扶活动由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起,得到了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和学工处的大力支持。
海南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国情考察与教育帮扶活动的主题是“陆海相依,试飞青琼”,其目的是引导大学生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发挥师范生的特长,利用暑期到海南、青海等地的农村支教和调研,并在支教和调研的过程中拓宽视野、了解国情、深化认识、增长才干。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两个阶段:7月1日至7月8日主要在海南定安、陵水等地农村支教和调研,参加的大学生有200多人,带队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黄忆军和校团委书记陈正强,指导老师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谢丹、物电学院辅导员申明远等;7月9日至8月2日主要在青海省化隆县支教和调研,参加的学生有11名,带队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习明,指导老师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荣(见图1)。


图1 海南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国情考察与教育帮扶团青海队全体成员
海南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国情考察与教育帮扶团青海队(简称“海师青海队”)在化隆的支教活动是与凯博爱心志愿联盟联合开展的,地点在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下科巴村。凯博爱心志愿联盟(志愿者主要来自新疆大学)是刘荣老师在新疆大学任教时与其丈夫田永清老师发起成立的公益组织,主要是组织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少数民族山村开展义务补课,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巩固国民基础教育规定的知识,提高汉语水平,开阔视野,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爱国主义的精神和融入现代社会的能力。下科巴村(见图2)是一个人口不到1000人的藏族村庄,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县境东北部小积山深处,距省会西宁170公里,距县城60公里,距乡政府15公里,距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旦斗寺只有8公里。凯博爱心志愿联盟自2015年寒假开始在下科巴村开展义务补课,至今已经历了三个冬夏,办了6期补习班,参加补习的学生由60多名发展到170多名,补习年级从义务教育的9个年级扩展到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补习学生的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李加东智成为化隆民族中学首位考入中央民族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大学生志愿者也在支教的过程中丰富了人生阅历,加深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磨炼了意志,培养了团队精神,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图2 美丽的下科巴村
下科巴村2017年暑期补习班开始于7月10日,参加的志愿者有24名(大学生21名、教师3名),于7月30日傍晚举行了结业典礼(见图3)。海师青海队于7月31日撤离后,凯博爱心志愿联盟的志愿者将在田永清老师的带领下继续为下科巴村的学生补课到8月7日。

图3 下科巴村2017年暑期补习班结业典礼
海师青海队在支教过程中克服了水土不服带来的各种困难,发扬团队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团结协作精神,每天都要通过相互批评和反复研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去掉自己身上的毛病(图4),每一个成员的教学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也有很大提升。
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体验国土的辽阔、地形的复杂、山川的美丽,从而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海师青海队不远千里跨省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调研的重要目的。海师青海队在出发前就通过网络和书本查阅了下科巴村的相关资料,对青海藏乡的经济文化和青海的地理风貌有了初步了解,每个队员还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了自己的调研题目。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通过观察和访谈对村民的家庭收入、受教育状况、妇女地位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支教结束后,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实地考察了精准扶贫的工作情况,访问了化隆县、平安区和海东市的相关领导(见图5、图6、图7、图8)。通过调研,志愿者既感受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坚定了“四个自信”,又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不平衡,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增强了历史责任感。

图4 团队在总结
海南师范大学与凯博爱心志愿联盟在下科巴村联合开展的暑期支教活动还加深了志愿者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因为海南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唯一出口,海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南比较了解,凯博爱心志愿联盟的志愿者(主要由新疆大学的本科生构成)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新疆比较了解。
海师青海队的支教和调研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下科巴村的村民和孩子送油饼、献哈达、送金刚结,以表达对志愿者的感谢和支持。下科巴村村委会给每个志愿者颁发了奖状,化隆县团委给海师青海队授予“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荣誉称号。《海南日报》、《海口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志愿海南网站、海南师范大学网站等多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为了宣传志愿精神,海师青海队的支教和调研活动还被制成视频,作为志愿培训的教材。
本集主要从志愿者的角度展示海师青海队在青海支教和调研的成果。本集由心向科巴、风雨兼程、教学相长、回望此行、调研报告、媒体报道六个部分组成,是对志愿者赴青海支教和调研的心路历程记载。

图5 实地考察精准扶贫工作

图6 听化隆县副县长白浩介绍扶贫情况

图7 与平安区教育局领导合影

图8 与海东市教育局领导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