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严峻形势下的关系:处于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
Michael Swaine[11]
原文标题:A Relationship under Extreme Duress:U.S.-China Relations at a Crossroad
文章框架:过去1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中国故意让受援国陷入债务问题以获得对其资产、政策等的控制。
观点摘要:
1.过去1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同时也成为关键高科技领域的主要创新来源,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在为全球经济增长和提高诸多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做出贡献的同时,这些发展带来的系统性变化也增强了中国在海外的信心,也大大增加了美国的担忧。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影响力相匹敌的实力,这将结束美国在西太平洋这一关键地区长达70年的海上优势地位。此外,中国政府正利用其经济资源,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创建一个庞大的、相互联系的经济结构和关系网络。中国正通过经济、政治和军事手段以更加自信的态度维护其对东北亚至东南亚海洋周边争议地区的主权主张。
2.美国媒体将中国描述为“债务陷阱外交”的支持者,声称中国利用贷款来“征服”发展中国家。事实上,这些指责严重夸大了根植于可观察事实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真正担忧。例如,虽然由中国提供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和发展援助贷款的几个国家正面临严重的还款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是由双方的草率行为和缺乏经验的做法造成的,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中国故意让受援国陷入债务问题以获得对其资产、政策等的控制。“债务陷阱外交”论点的支持者通常将其结论建立在单一案例基础上,如对于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存在的相关问题,忽略了中国正在通过其他方式来处理双边债务问题的努力。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公开信息表明,当中国进出口银行向斯里兰卡提供第一笔贷款支持该项目时,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中国获得开发和经营港口的特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