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中医膳食指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如何评价肿瘤患者的营养状态

一、自我评估

根据全身状态及消化道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营养状态。

1.全身状态

近半年内体重有无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是否有头晕、乏力等贫血的表现;有无长期疼痛影响进食及睡眠;有无发热,发热可导致代谢消耗增加;有无胸腔积液、腹水等流失情况,营养物质可随积液一起流失;有无慢性出血;有无低蛋白血症导致的双下肢水肿等。

2.消化道症状

食欲是否下降,进食量有无减少,有无呕吐,有无长期的便秘、腹泻等。

二、专业评估

1.营养筛查

营养筛查是为了及早发现患者的营养不良相关风险并进行及时处理。目前应用最多的是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法(NRS-2002),主要从疾病严重程度、营养状态受损及年龄三方面进行评分,如总评分高于或等于3分,表明患者有营养风险,需进一步评估及治疗;如低于3分,则每周复查,进行营养评定。

2.营养评估及诊断

营养筛查认为有营养风险者,应进一步接受评估,以明确是否需要营养治疗,中国抗肿瘤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推荐使用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法(PG-SGA)。

PG-SGA由患者自我评估及医务人员评估两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包括体重、摄食情况、症状、活动和身体功能、疾病与营养需求的关系、代谢方面的需要、体格检查7个方面。患者自我评估前4个方面,如体重一项,需记录目前、1个月前、6个月前的3个数值,根据体重变化以及变化的轻重程度评分;医务人员进行后3个方面的评估,如体格检查,包括脂肪储存、肌肉丢失情况和水肿情况,三者中肌肉丢失情况最为重要。

评估完成后将分数相加汇总,即为总分。通过上述评估,临床上可以将患者定性分为营养良好、可疑或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3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相应的营养干预及治疗。0~1分时不需要干预措施,治疗期间保持常规随诊及评价;2~3分由营养师、护师或医师进行患者或患者家庭教育,并可根据患者存在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进行药物干预;4~8分由营养师进行干预,并可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医师和护师联合进行营养干预;9分急需进行症状改善和(或)同时进行营养干预。

三、实验室检查

提示营养不良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有:血红蛋白减少,血脂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降低,血肌酐减少,维生素和常量元素(如维生素B12和叶酸、钙)偏低等。